第三百五十九章 疑問

“啟稟皇上,微臣要說的策略正好和這個有關。”

“首先,根據目前實際的情況,我國能夠調遣的將士並不是很多,分別是我國三十萬將士,還有就是東吳國以及南疆國最多能夠調遣十萬大軍,意味著組成的聯軍隻有四十萬左右,至於東漢朝可以說是一個十分不確定的因素,以微臣之見,想要靠著東漢朝來解決當下的問題並不是上上之舉,最好的辦法還是繞過其動手,這樣才不會有不確定的因素。”

梁奕一開口就闡明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對於盧穀以及汪同都提及的與東漢結盟表示否定,並且堅決的指明,想要避免這些不確定的因素,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避開,但這樣一來南齊就沒有盟友,肯定需要一個理由來說明這樣做的理由,至少理由要說服董高逸和其他大臣才行。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和東漢朝合作無疑於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大多數的討論都是圍繞著怎麽合作來進行的,討論的是究竟要從東漢朝繼續得到利益,還是根據所出的力來決定。

其實,董高逸第一想法也是和東漢朝合作,兩國有糾紛沒有,但到了這樣的關頭,以前的恩怨並不是不能放下,這才是最正確的決定,至少在麵對共同敵人的時候不能再這樣做,有句話說的很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和如今東漢以及南齊的關係正好符合。

“為什麽說東漢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最好不要選擇與其結盟,原因如下。”

“最重要的一點,我國現在的漢州和治下九縣,利州和治下五縣以及永州治下十縣,三州二十四縣共計二十七座城池都是從東漢朝奪取來的,加上還賠償了一百多萬兩銀子都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即便說之前也是戰爭不斷,但割讓城池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數都是賠償銀兩而已,這一點還是能夠承擔的,奪去了這麽多城池呂恒作為東漢國君心中肯定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畢竟出了這樣的事情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上一次雖然有過短暫的合作,但是對東漢來說卻是不可避免的,相信如果不是因為無可奈何,呂恒是覺得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當時是微臣在與其接觸,清楚的感受到呂恒的抗拒,想必這一點元於將軍應該是有感覺的。”

一旁的元於點頭認同梁奕的說話,盡管當時呂恒表現出來的很正常,對南齊朝的將士表現出來的也很熱情,實際上一切隻不過是裝出來的而已,感覺連臉上的笑容都是強顏歡笑而已,當然兩人隻是看破不說破。

“既然呂恒心中根本就沒有真正想要和我南齊朝合作,那麽有沒有在此合作之後會在背後捅刀子,據了解,呂恒有接觸西涼和北魏的想法,同時還想派出官員到我南齊朝來商議結盟一事,從這裏就可以看出東漢並非和想的一樣,是有可能會選擇與敵軍合作的,而合作的基礎並非我國的逼迫。“

“道理很簡單,如果敵軍先進攻東漢,在沒有我國相助的情況下滅亡是遲早的事情,就算反抗給敵軍帶去的傷亡不會太嚴重,還有精力繼續出兵於我國,然而首先進攻我南齊朝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一旦打起來無論是敵軍還是我國都占據不到任何的好處,就算最後敵軍僥幸戰勝,那麽也沒有機會再繼續進攻東漢,徹底休養好花費的時間並非一朝一日,這時候東漢朝就有緩衝的機會,想來盧穀將軍領教過東漢盧不敘的實力,應該知道這名將領隻要給時間,發展起來不是問題,而東漢可以先付出一些代價,比如割讓一些城池給兩國換取緩衝的機會,我想敵軍是很容易答應的,畢竟白得十餘座城池和出兵攻打占領十餘座城池是不一樣的,轉而進攻我南齊的幾率就會加大,意味著現在的東漢朝其實有多條路可以選擇,並非與我國合作這一種。”

“但是盧將軍所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和我國合作的確是最佳的選擇,就要看呂恒是如何想的,東漢朝的大臣以及將領是如何想的。”

對於最後的吹捧盧穀並沒有在意,先前說了這麽多都是在貶低這個想法,就算最後挽回一下又有何作用,反正前麵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的是梁奕說的這個是有可能發生的,比起自己所說的選擇相差無幾,還有一點就是呂恒究竟是怎麽想的到目前還不知道,一切寄托在不確定的因素上麵的確是兵家大忌。

董高逸也伸手示意梁奕先停下,開口說道:“梁奕,你剛才所說的那種可能先前的確是遺漏了,並且還有幾分道理,呂恒這個人朕十分的了解,除非是萬不得已的地步一般不會選擇更加冒險的決定,然而現在東漢麵臨的是亡國的危機,已經是不得已的地步,可以說這個可能要比與我國合作在這會兒更有可能,這樣一來先前盧穀將軍的策略的確要考慮一下才行。”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聞言,盧穀心底一沉,這句話就代表著自己的策略已經被暫時的否定,隻是沒想到梁奕居然考慮問題會如此的全麵,這個他之前確實沒有想到,不過也不是徹底失去了機會,至少到目前為止梁奕究竟是什麽策略還沒有明朗,或許隻是分析問題更為仔細呢,這不是不可能,要到最後才能夠分出勝負。

“梁奕,你接著說。”

“是。”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適合於兩者有著共同的矛盾,並且這兩者之間沒有太多的矛盾,否則就算二者有共同的敵人,然而本身就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就算結盟也要時刻提防著,又何必如此,我國現在和東漢朝的情況現在就是這樣,雖然有共同的敵人西涼和北魏,但是我們之間本來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又為何一定要結盟才能迎戰,加上東漢朝有多種選擇,我們又不能夠對此進行太多的幹涉,這便是不合作才是最佳選擇的第一個原因。”

“接下來,盧穀將軍還說過可以屯兵在邊境進行威脅,傳達一種隨時要進攻的可能,但是這同樣是有很大弊端的,首先根據分析,與東漢朝結盟的話最多派出二十五萬大軍,這是因為沒有亡國的危險,隻需要留下十萬將士駐守,而我國威脅或者進攻的話,東漢就會提前麵臨亡國的可能,那麽剩下的十萬將士肯定會投入到大戰中來,意味著就有三十五萬的大軍。”

“可以對其采取圍攻的戰術是沒錯,然而我國三十萬大軍,東吳國十五萬大軍,加上南疆國十萬大軍不過才五十五萬大軍而已,難道僅僅憑借著五十五萬大軍就一定能夠將擁有三十五萬大軍的東漢朝給滅掉?另外,在北魏的南州和西涼的趙州各有五萬大軍,東漢是完全可以提前請求增援的,到時候我國麵對的可就是四十五萬大軍,就算再增派將士又何妨,難道西涼和北魏兩國會眼睜睜的看著已經瓜分好的東漢朝落入我國的手中?這是微臣不建議和東漢合作的第二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微臣剛才所提及的要兼顧更多的利益,從這方麵來看,選擇不合作才能夠兼顧更多,否則是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

說完之後,董高逸再次示意停下,梁奕便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一次他沒有再點評這個分析,而是看向了另外幾人開口道:“有問題的話都可以提出來,梁奕你稍後就做個解答。”

“是。”

“這一次還是盧穀將軍你先來吧。”

盧穀點頭,看了一眼梁奕之後詢問道:“梁大人,你所說的幾點關於為何不與東漢朝合作我有幾個疑問還請回答,首先就是不與東漢朝合作的話,那麽我國就要麵對三國聯軍,將士人數至少在八十萬左右,而我國能夠出戰的將士人數在四十萬左右,畢竟不和東漢朝合作,東吳和南疆都要留有一定的將士防止東漢朝突然的進攻,在將士人數上就足足差了一倍之多,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梁奕笑了笑,他就知道盧穀會問這個問題,算是對自己策略的一種反駁,回話道:“盧穀將軍的擔心是完全多餘的,我軍將士的實力有目共睹,難道盧穀將軍真的認為敵軍八十萬就百分百能夠戰勝?這一點恐怕連盧不敘都不一定能夠做到。”

他當然有這個自信,第一次和盧不敘交戰的時候,南齊朝將士的人數不僅處於弱勢,就是在其他方麵都是處於弱勢的,唯一的優勢就有守城,這會讓敵軍傷亡慘重,對每一次的進攻會更加的謹慎,但是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不是小勝,而是大獲全勝。

同樣的第二次,元於將軍憑借著相同的兵力也拖住了盧不敘,意味著不一定就會戰敗,這讓盧穀不知道該如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