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

“好,既然你已經答應,朕就給你兩個選擇,至於如何選擇是你的事情,但是無論是選擇哪一種,最好是能經過仔細的思考,然後做出慎重的決定。”

“微臣明白。”

看著站在下麵不卑不亢,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貌似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的梁奕,董高逸還是忍不住點了點頭,他之所以會欣賞,這方麵就占據了較大的原因,若是其他的人在這個時候恐怕早就在胡思亂想,畢竟不知道接下來的選擇究竟是有什麽樣的利弊,他則是完全不同,根本不在乎選擇,反正都是在能夠解決的範圍內的。

其實剛才那番話聽著的確是已經生氣的樣子,實際上董高逸知道那隻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以他對梁奕的了解程度,以及看似很狂妄的請求,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真的有比盧穀更好的策略,至於為何在說之前還要先評價兩人的策略,估計其中肯定有他的道理,而這在董高逸看來正好是一次不錯的機會。

在梁奕回來的前一個月,董高逸就有簡拔他的想法,奈何剛從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右侍郎才一年時間,最主要的是這一年的時間內梁奕根本沒有任何的理由可以再次簡拔,除非能夠再次立下大功勞,但這是何常容易的事情,直到收到這個消息之後。

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曾經說過的豪言壯誌,而眼下正是一個時機。

首先是四足鼎立之時南齊朝的實力一直處在弱勢,可以說是四國之中最弱小的一個,不僅要麵對來自東漢朝的威脅,還要警惕西涼朝這個虎視眈眈的國家,如果不是四國之間一直存在比較默契的配合,恐怕早就成了今日的東漢朝。

自從接連兩次從東漢朝獲得十餘座城池,加上軍隊的實力越來越強,將領們不再像之前那樣不堪,董高逸逐漸看到了希望,特別是不久前和東吳國的一次合作,讓董高逸覺得不能夠再坐以待斃,必須要主動出手才行,正好西涼和北魏結盟的消息傳來,讓董高逸明白,不僅僅是自己這樣想的,這兩個國家已經付出了實際的行動,想要在這場混亂中獲利不是容易事,一定要提前有所準備才行,而軍隊自然成為了關鍵。

而這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梁奕,可以說南齊朝能夠有今日,和他是分不開的,要是當初沒有梁奕的計策,想要圍困盧不敘簡直是天方夜譚,甚至還會傷亡慘重,就因為這一次過後南齊朝就有崛起的趨勢,隨著後麵的一戰,更是在正麵戰場上打敗東漢朝,而曾經最強國就有衰敗的跡象。

以現在東漢朝的情況,想要再回到當初那樣的實力估計已經是不可能的,加上新建立的東吳國,曾經持續了足足兩百多年之久的四足鼎立局麵可以說已經不複存在,從而取代的是西涼,北魏和南齊三個大國,東吳,東漢兩個實力較次的大國,至於剩下的像是南疆,北疆國一類的不再是首先爭奪的對象,局勢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董高逸清楚和西涼以及北魏兩國早晚都有一戰,與其讓他們進攻東漢和東吳兩國,還不如主動出兵相助,不至於到最後沒有盟友。

但是總不可能直接出兵幾十萬去迎戰,首先就是主帥,按照正常的做法,超過三十萬大軍能夠做主帥的目前隻有盧穀,公孫岩,元於三人,其他人能力再強都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這三人其實單獨拿出來說,董高逸覺得都是能夠獨擋一麵的,比如說元於,在還是上將軍的時候就能夠做三十萬大軍的主帥,這可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做到的,要根據戰場隨時變化的局勢而做出正確的決定,反正元於做主帥這麽久還沒有出現過大錯誤。

再說盧穀,從小就習武長大,父親,爺爺一輩都是南齊朝曆代有名的將領,而他十五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入軍,是一步一步從一名普通將士做到大將軍的,打過仗是不計其數的,雖然他的父親以及爺爺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正二品以上的將領已經不是任何人可以幹涉的,唯一能夠做決定的就是當今聖上,而他能夠成為大將軍能力肯定是有的。

公孫岩是最低調的一個,既沒有元於那樣是靠著打勝仗,也不像是盧穀這樣有顯赫的身份背景,他家中雖然不是普通百姓,但家族中擔任過最高的官職也不過是兵部左侍郎而已,像是他的父親不過是個正四品的將領而已,能夠提供的幫助是少之又少,不過最後還是憑借著自己做到了左將軍這個位置,能力肯定是有的。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意味著南齊朝的將領中這三位都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具體派誰去肯定是盧穀最合適,但是這時候董高逸突然想起了梁奕,直接派人將其叫了回來,目的就是為了這件事。

可以說此事本來早就能夠得到解決,就是一直在等待梁奕的回來,而昨日剛回來都城,今日就被召見而來,可見其主要就是為了梁奕。

但是董高逸知道這麽大的事情不可能他一個人就能夠決定清楚,梁奕無論是從哪方麵來說,都是做不了三十萬大軍的主帥,除非能夠拿出讓大臣,將領們都信服的理由來,僅僅靠之前那點兒戰績對於這麽大的事情肯定是不夠看的,就算和梁奕關係不錯的將領都不一定會選擇支持,所以董高逸就要想辦法才行。

而想出來的辦法就是,讓每位將領都說說自己的策略,然後從中選出一個都認為最合適的策略來,誰想出來的策略肯定要比其他人都要熟悉的多,意味著隻要是梁奕提出來的策略最好的話,那麽讓他做主帥就是順理成章的,其他大臣就算是阻止也沒有太大的用,這是他最首先和肯定的想法。

現在梁奕給了他一個很大的驚喜,僅僅是靠誰的策略誰就做主帥,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有一定問題的,總不可能一個正五品的將領提出來一個想法,就可能讓其率領三十萬大軍,加上這樣一來就算強行定論,大臣們或者是軍中將領們還是有一定意見的。

這些年來梁奕和軍隊的接觸在逐漸的減少,也就是和元於,公孫岩,田哲等將領來往的比較密切而已,和將士們的接觸是少之又少。

在最開始的時候,將士們還知道有這麽一位正七品的將領,憑借著自己的計謀和策略打敗了東漢朝的“戰神”盧不敘將軍,這在當時不僅僅是南齊朝的軍隊,就連西涼和北魏兩國都知道了此事,可以說在震驚之餘更多的是好奇,如果是南齊朝的大將軍打敗了盧不敘,還是有可能的,但是一個正七品的將領又是如何做到的,他又是如何讓當時的主帥大膽的相信,這都是好奇的地方。

對於南齊將士們來說則是更加的好奇,有幸見過梁奕的將士對其是非常認同和讚賞的,都覺得這名將領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從能力和其他方麵來說是很好的,能夠再次麾下應該是很不錯的。

很快梁奕就離開了軍隊,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力自然會逐漸的下降,直到後麵梁奕再次率軍打敗東漢朝的時候,再次進入軍隊將士們的視線,然而和第一次一樣,僅僅是做了短短幾個月的主帥而已。

但是這兩次使用計謀都有一個相同的情況,第一次戰爭的主帥是元於將軍,大多數時候的決策還是從元於這裏發出的,梁奕也隻是扮演一個副將的角色,雖然策略和計謀都是從他這裏說出來不的,實際在操作過程中還是元於在謀劃,這和他本質上做主帥還是有區別的。

第二次雖然是名義上麵的主帥,實際上董高逸對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的,所以派了對東漢朝比較熟悉的田哲做副將一同前往,還暗地裏吩咐過田哲,隻要梁奕有一意孤行或者是有不利於軍隊的事情都要及時的阻止。

換做其他的將領做主帥,卻暗地裏吩咐副將這樣的事情,到最後肯定是行不通的,畢竟到了戰場上主帥做出來的事情,除非都覺得有問題,否則誰又能成功的阻止,但是梁奕不同,董高逸知道他對自己有恩,有緣的人從來都是以禮相待,對於自己犯的錯誤同樣能夠進行很好的認識和改正,這一點是很多將領都不具備的。

同時梁奕又不是那樣軟弱之人,隻要是自己覺得有道理的同樣十分的強勢,這兩種做事方法加在一起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這是董高逸欣賞他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所以當梁奕說出這番狂言的話來,董高逸就知道機會來了,隻要處理的好,那麽接下來的事情都會在掌握之中,就算處理的不好,反正帶來的影響不會太大,他相信梁奕是能夠做出最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