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離開都城

過完年很快就是開春之際。

梁奕在兵部待了已經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董辛多次邀請他前往府邸,不過每次都是拒絕的,這樣引得董辛大為惱火,認為這是不給他麵子,不過現在他還沒有辦法,因為這樣的局麵出現,他已經做好二弟要招攬其的舉動。

實際上董辛根本不知道梁奕拒絕的內情,還以為是他自己的想法。

那次拜訪之後,梁奕第二日就將見麵的情況粗略的給董高逸提了一遍,當時並沒有說什麽,還以為日後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接觸。

然而就在第二日邀請的時候,董高逸明確的提出讓梁奕拒絕,當下不是做這事的時候,應該將心放在自己的職責上,不要一天總想著其他的事情。

如此明顯的敲打讓梁奕明白,日後的邀請隻能夠選擇拒絕,隻有等皇上改變主意的時候可能才能再次前往,不過這對他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就算皇上不提出,久而久之同樣是會拒絕的,畢竟次數去的太多,就沒有合適的理由拒絕。

和豐八年三月十九日,南齊朝二皇子董焱被冊封為禹王,同月的二十二日,開始負責禮部的一些事情,這和之前的猜測一模一樣。

同樣的,梁奕繼成為永王拉攏的對象之後,現在又成為了禹王的拉攏對象,就是不知道誰會更勝一籌。

月底,皇上在行宮召見了梁奕。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起身把。”

“多謝皇上。”

說完之後董高逸沒有說其他的話,而是很認真的看著手裏的奏折。

原本他是不會召見梁奕的,實在是近日發生的事情超出了他的猜想,方才召見梁奕吩咐一些事情去做,而手上現在拿著的折子正是關於這些事情的。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https:// https://

許久之後他才抬起頭開口道:“梁奕,想必近日發生的一些事情你應該有所了解,說說你的看法如何。”

梁奕一開始就不認為董高逸會無緣無故的見他,現在詢問的雖然沒有說清楚,但心裏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至於讓他如何選擇,說實話的話根本還沒有想法,一般來說都是直接吩咐就行,所以根本沒有想這麽多,現在問起來隻能當場思考。

“回皇上話,微臣知道該如何做,接下來還請皇上明示。”

“你現在的確不適合留下來,這樣,你去找戶部,讓其給兵部撥付三十萬兩銀子,上一戰將士們都比較幸苦,你拿著這些銀兩去安撫一下將士們,順便協助將領們對將士進行訓練,你可清楚?”

“微臣明白。”

“明白就好,去吧。”

“是,微臣告退。”

這已經是當下最好的選擇,隻要梁奕沒有留在都城內,兩人招攬的心思就會逐漸淡去,畢竟兩人現在都要留在都城人,派人專門去軍中接觸梁奕,這對董高逸來說肯定是要製止的,想必兩名應該明白其中的利弊,不會傻到真的跟著前去。

第二日,梁奕就帶著幾名兵部和戶部的官員前往將士們駐紮的地方,這一次既不是出兵打仗,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安撫將士們隻不過是個名頭而已,隻要將這些銀兩發放下去即可,至於何時回去就要看兩位王爺爭奪的結果如何,等待梁奕的影響力下降之後再回去也不遲。

所以這一次劉雨跟著他一同前往,至於居住的地方戶部的官員已經先行一步去安排,梁奕到了之後直接住進去就可以。

很快梁奕要離開的消息就傳了出去,大臣們很清楚皇上這樣做的原因,有梁奕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在,隻要誰將其招攬,那麽就占據了上風,然而在這種誰都無法招攬的情況下,對朝廷和大臣們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

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知道不能將其招攬,那麽就會想辦法阻止對方進行招攬,對二品以上的大臣或許影響較小,畢竟他們選擇誰會經過一番的觀察以及思考,兩人就算是王爺也不可能讓其他的大臣必須接受招攬,反之,像是六部的尚書,監察院的左右禦使,等等一些官員都是可以先不搭理招攬的,等到羽翼漸豐的時候再做決定也不遲。

然而對於二品以下的官員就做不到這樣,比如說正三品的六部侍郎,整個朝廷就有二十來人,董辛和董焱想要招攬的話,除非有堅實的後盾,否則隻能選擇招攬,不過像這樣的官員兩人最多也就需要三四人即可,所以影響並不是很大。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實際上董辛和董焱在接觸梁奕的時候並沒有太張揚,也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鬧得太多,對誰都沒有好處,總不能做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舉動,那樣對誰都是不劃算的。

隻是沒有想到盡管這樣做,還是引起了父皇的注意,結果就是梁奕被派去了將士駐紮的地方,這讓他們二人不得不選擇放棄招攬梁奕,畢竟現在都還沒有被允許可以接觸軍隊。

梁奕離開之後,二人將招攬的心思放在了正三品,從三品官員的身上,自然而然的動靜就小了許多,而梁奕也獲得了久違的安靜和輕鬆,畢竟要在兩位王爺之間平衡的周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是傾向於其中一人,另外一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破壞可能存在的關係,然而又不能得罪其中任何一人,這讓梁奕一直很憋屈。

其實他早就想要主動提出外出,不過擔心董高逸的想法還是忍住了,直到主動召見並且說了這事。

利州,之前是東漢朝的城池,現在已經屬於南齊朝,至於城中的百姓大多數還是東漢朝的,隻不過官員都已經換成了南齊朝的官員。

對於百姓們來說,是哪國的百姓其實並不是太重要,隻要生活能夠和往日一樣即可,對於他們來說,現在的南齊朝和東漢朝已經不在一個層次,就算突然成了南齊人也沒有太大的波動。

南齊朝現在的將士人數已經達到八十多萬人,這還沒有算上散兵的人數,如果算上的話恐怕已經有一百多萬,但是這對擁有三千多萬人口的南齊朝來說,將士的人數並不算太多,甚至是剛剛合適的。

不得不說軍隊的開支在平日裏看起來不算太多,但是打起仗來消耗是特別的巨大。

整個軍隊現在有十萬人駐紮在東吳國,幫助其恢複戰爭帶來的影響,同時防止東漢朝的突然反撲,要知道真正屬於東吳國的將士人數僅僅隻有三萬人,還是這段時間緊急招兵訓練出來的,如果沒有南齊和南疆的將士駐紮,東漢朝一旦打過來,不出半年時間所有的城池都守不住的。

北疆國在這一次過後變得沉寂起來,暗中和東漢朝的關係越來越遠,因為北疆王明白,這一次過後東漢朝想要徹底恢複到之前的狀態至少也要二三十年時間,到那時候誰知道中途會不會還有其他的意外。

而且現在的南疆國在南齊的幫助下,在實力上已經穩穩壓過了北疆國,再像之前那樣高調的話,麵臨的結局必定是慘烈的,還不如趁著東漢朝休整的這段時間脫離出來,畢竟每年上交給東漢朝的銀兩不是一筆小數目,省去這一筆開銷就可以用來壯大自己的力量。

最開始的時候,董高逸還想過暗地裏幫助南疆國出兵攻打北疆國,以此來擴大友盟的實力,但是現在他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

原先的想法是擴大其實力,現在的想法則是穩定現在的實力即可,目前的南疆國實際上和北疆國的實力是相當的,一旦幫助其消滅北疆國,那麽南疆的實力勢必會增強,附屬國一旦實力變強,難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這樣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根據記載,數百年前就有一個朝代,因為不在乎,看不上附屬國的實力,任由其隨意的發展,最後附屬國竟然成長到能夠與之抗衡的地步,然而這個時候反應過來已經為時已晚,附屬國的實力已經發展了起來,要麽選擇打,就是兩敗俱傷,要麽選擇承認對方的實力,然而和平共處,董高逸不想南齊到時候同樣落得個這樣的局麵。

如今看起來南疆國完全歸順於南齊朝,但是在真正的利益麵前是否能夠保持這樣那可就說不一定,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

這是對南疆國的態度,之所以對梁奕沒有太多的防範,是因為現在的梁奕根本沒有自立山頭的意思,如果有的話早就顯現出來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梁奕在視線之中是可以控製的,南疆國距離比較遠,是不一定可以控製的,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梁奕終究隻是臣子,想要造反也要有軍隊才行,而軍隊的調度隻有董高逸一個人才行,除非得到授權。

然而有了這個和南疆實力相當的國家,就可以利用兩者之間一直存在的矛盾,使其一直處在對立的狀況下,這樣的話完全可以不用擔心南疆國的壯大,除非這兩國國家合並在一起,但是誰又願意放棄王位,這也是董高逸相信他們不會重新合並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