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同意談判的結果

離開皇宮之中,梁奕就將談判的結果一五一十讓人傳信回去,至於董高逸會不會答應他目前也不知道。

接下來的時間內,西涼和北魏的皇帝先後到來,至此,為了不引起懷疑和麻煩,梁奕和南齊官員都減少了出門的次數,當然在這期間,想要造反的消息依舊很隱蔽,而這群人也在忽悠之中延長了造反的時間,這給了兩人很好的緩衝機會。

西涼和北魏這邊就如同猜測的一樣,兩人白日還笑嘻嘻的,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大發雷霆,無非就是咒罵呂恒不受信任,讓他們白白的跑一趟,然而沒有任何人發現這其中的問題,至少一切還在掌握之中。

因為關係的突然惡化,原本結盟的可能性已經是微乎其微,這讓大部分東漢官員很是不解。

按照皇上的意思,和這兩國的結盟是板上釘的事情,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情誰都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以至於一些前期的準備現在不得不推翻重新來過,雖然有怨言,但是都不敢說出來。

十二月一日至三日期間,西涼和北魏的使臣先後離開了東漢朝,鬧得火熱的結盟就此終結。

南齊的使臣依然沒有離開,這讓一些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再結合之前梁奕進攻麵見過皇上,他們有些人猜測可能要和南齊重歸於好。

這樣的想法一出很多人都嚇了一跳,誰都知道這兩國的合作已經不會再有,現在突然出現這種趨勢,至今都沒有人清楚其中的原因,不過已經有一些膽大的官員開始慢慢的接觸。

還有一部分官員平日裏遭到了嚴重的打壓,認為這是一次不會的機會,決定賭一賭,成功了或許能夠就此翻身,哪怕失敗了影響也不大,反正如今已經失去了上升的機會。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東漢這邊有爭議,南齊這邊同樣有爭議。

最先傳回來的消息是東漢可能和西涼以及北魏結盟,也談到了東漢要結盟的原因,就是可能要發生大規模的動亂,當時南齊朝廷商議的是如何才能阻止其結盟。

一部分官員的意見是暗中出手相助這群要造反的,事後可以從東漢分得地盤,也可以選擇提前拿一些好處。

還有一些的意見則是先阻止其結盟,讓東漢朝內部自行處理,無論是誰取得了成功,都立刻出兵攻打,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

兩種辦法各有好處,同樣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弊端,短時間沒有一個好的意見拿出來,但是董高逸明白拖延不得。

就在準備決定一個方案的時候,梁奕又傳回來消息,一舉打破了之前的衝突,因為這一次傳回來的是實質性的方案,然而這個方案又和之前商議的都不符合,再次掀起了軒然大波。

現在擺在麵前的就兩種,第一就是無視梁奕的意見,按照之前的布置進行下去,最簡單的肯定是直接同意梁奕的做法和商議的結果,但是大臣們不同的意見讓董高逸沒有立刻做出決定。

朝堂之上,董高逸簡單的說了兩句之後,就讓下麵的大臣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不宜和東漢朝和解,眾所周知,這幾年來和東漢朝之間是矛盾不斷,前些年打了兩次過後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先不說從東漢得到的這幾座城池,就是其他的因素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地步,如果真要按照這個方案進行的話,一旦東漢朝臨時反悔,會讓我們陷入被動,到時候問題會更加的嚴重。”

“其二,近幾年東漢朝是實力在不斷的倒退,而我國的實力儼然已經將其超越,是完全可以趁著這次機會奪下更多的城池,到時候的東漢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是無暇於反抗的,據梁奕所言,東漢和西涼,北魏之間的結盟已經瓦解,這兩國現在肯定不舒服,如果能夠將其聯合在一起,瓜分掉東漢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天下人都知道我們與東漢素來不合,雖然有趁人之危,但總的來說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說這話的是朱辰,放在之前的話,他是讚同梁奕這樣的做法的,不花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得到十餘座的城池,何樂而不為,然而現在的他是堅決反對的。

原因很簡單,近年來董高逸對他是越來越不滿意,如果不是沒有合適的機會,恐怕早就回家養老去了,這還是好的結局,若是運氣不好,可能還會落得個和陳於一樣的下場。

其實他根本不會落得今日這個地步,最主要的原因是前段時間,刑部在調查一個官員的貪墨時發現了巨大的問題,雖說在董高逸的命令下聯合監察院深入調查,最後查出官員二十多人,其中一大半都來自兵部,並且這些人和朱辰的關係不錯,走的也比較近,這樣一來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

雖然董高逸沒有讓繼續深入的查下去,但是朱辰明白,一旦較真的話,自己是脫不了幹係的。

之所以堅決反對,而讚同出兵東漢朝,是因為這樣一來,他就能夠從中扭轉董高逸的看法,說不定還會因為這事得到嘉獎,這段時間就不用再擔心。

按照梁奕的方案進行下去的話,無論怎麽看都和他這個兵部尚書沒有太大的關係,到頭來頭功自然是梁奕的,而他連一絲絲的功勞都得不到,這隻會引發更多的不滿。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之前的梁奕沒有明確站在那一邊,朱辰認為可以和他拉近關係,能夠拉攏這樣的人是值得的,但是後麵發生的事情讓他失去了興趣。新八一中文網首發 https:// https://

原本朱辰以為走不到一起的原因是梁奕和元於的關係,會讓他和劉長生等人走的比較近,後來才發現梁奕和任何人都沒有太好的關係,直到新任的禮部尚書呂新則上任之後,朝廷的大臣們才知道梁奕這個做官不到幾年的少年已經成長到獨當一麵的地步,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他們也知道今日這一切是離不開董高逸支持的。

盡管是這樣,朱辰今日還是想要賭一賭,他所說的肯定要比梁奕的方案更好,南齊得到的利益也會更多,他倒要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會對梁奕鼎力支持,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朱辰不得不想好退路,隻要在董高逸出手之前他自己做好決定,或許還不會追究到底。

隨後和朱辰關係不錯的幾個大臣以及將領都讚同這樣的做法。

對於元於來說,他沒有立刻拿定注意,身為將領不得不承認朱辰的方案是最佳的,梁奕的方案反而顯得不怎麽樣,畢竟現在的南齊朝已經不是東漢朝可以比擬的,還要合作很多人看來都是不理解的。

不過無論怎麽說,以他和梁奕的關係,哪怕這個方案顯得不怎麽好,他都是要鼎力支持的,因為以他對梁奕的了解,這樣的決定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啟稟皇上,以微臣之見,朱大人所說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梁大人的方案才是比較合適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東漢朝已經有危險的跡象,不過大部分的軍隊力量還是掌握在呂恒的手中,加上還有盧不敘這樣的將領,就算三國聯軍進攻,估計也會有很大的損失,再有就是西涼和北魏不一定會合作,所以不確定的因素會十分的多,不過梁大人的方案付出的很好,同樣能夠得到城池,畢竟現在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深入的了解。”

元於說完之後,劉長生等人也符合他的說法。

他們雖然和梁奕沒有太多的交集,不過和朱辰等人比起來,他們寧願幫助梁奕說話,除非現在還能夠拿得出第三種方案來。

董高逸是欣賞梁奕沒錯,不過在利益這方麵他必須要慎重才行,但是不得不說朱辰和元於二人已經清楚的說了各自的利弊,從利益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朱辰肯定是沒錯的,綜合考慮的話梁奕的做法才是最佳的。

“看來諸位愛卿還是有不同的看法,元於你說的很對,西涼朝和北魏不一定會與朕結盟,東漢朝要造反的那些人也沒有進行太多的接觸,和呂恒比起來變數更多,加上還有盧不敘等將領,如果東漢抱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會讓我國損失慘重,給另外兩國趁虛而入的機會。”

“不過朱辰你說的同樣有道理,隻有這樣我國才能壯大實力,但是綜合起來考慮還是梁奕這種做法是不錯的,至少這樣不用將我國的安危完全的暴露出去,不知諸位愛卿是否還有其他的建議。”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再發表其他的想法,董高逸的話已經很清楚,除非能夠拿出比這個更好的,否則就不用再說出來,說實話大臣們接觸的都很少,哪裏還有更好的想法。

退朝之後,平紹帶著聖旨重新趕了回去,不久梁奕在收到之後通知了呂恒,做好了對造反之人動手的準備,同時和這群人接觸的官員也紛紛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