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值得去

“大人,請吩咐。”

看了一眼前麵的兩人,點點頭:“何餘,平紹,你二人即可啟程前往應天府,調查應天知府陳無名,同知楊柄的情況,盡量詳細一些,調查清楚之後立刻回來匯報。”

“是。”

二人對要調查的對象不在乎,他們隻知道完成梁奕交代的任務即可。

而梁奕隻需要調查這兩人即可,至於手下的那些人參差不齊,總不可能一個一個的去調查,那樣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再者隻要這兩人是清楚的,那麽他們所結交的不會差到哪裏去,看走眼和梁奕的關係又不大,毫不誇張的說有些不需要去結交。

何餘在這方麵不會失手,加上平紹的配合最多半月就能夠有結果。

當初剛回到西州,梁奕就讓他們四人輪流著回家一趟,同時帶回去這些年應該得到的,雖然隻是小小的舉動,不過在他們眼裏就是難得的機會,在西州的這段時間,梁奕不需要他們打探敵情,也不需要保護,所以回家的次數不隻是一趟,甚至他們早就想有事情可以做。

三月十七日,兩人帶著結果回到了西州,第一時間就去匯報。

“大人,陳無名和楊柄的情況已經調查清楚。”

“哦?一來一回就要耽誤十日時間,正好過去二十來天時間,十日時間打聽清楚效率還是不錯的。”

“謝大人誇獎。”

梁奕看的出來,兩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少,不是目標太難調查就是想要盡快趕回來,否則不會這麽的憔悴。

這兩人好歹是從二品和正三品的官員,豈是那些小官可以相比的,將方方麵麵都要調查清楚不是一件容易事,最主要的是初步調查結束後還需要核實這些信息,畢竟初步的結果有聽說的,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還有從其他地方打聽來的,這些消息魚龍混雜,不篩選和核實很容易收到假消息,這不是小事必須要認真對待。

按照何餘自己想的和梁奕提出來的建議所製定的偵查計劃,還要進行最後一步的終審,最終得到的結果才會匯報到梁奕這裏來,至於過程如何隻有何餘自己知道。

梁奕身邊的四人各司其職,在各自的領域裏都是頂尖的高手,不會抱怨其他的,畢竟四人所做的事情都不是容易的。

比如說看似平紹最輕鬆,隻需要將抓住的人審問出結果借口,但是審問的這個過程卻是折磨人的,得先知道被審問人的性格才知道如何下手,有時候為了審問出重要的東西,他三天三夜不睡覺,就為了和別人耗著。

再說說龐鑫,相當於是梁奕的保鏢和打手,真正出手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時候都是能夠自己應付的,然而一旦出手的時候極有可能接觸的就是關乎性命的事情,一個不不小心將性命搭進去也是可能的,並不是表麵這樣輕鬆。

“將打聽到的詳細道來。”

“是。”

隨後由何餘開口道:“初步調查過後經過三次的核實,和試探過後陳無名和楊柄二人在百姓們口中是好官,也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陳無名還不是知府的時候,有一年發大洪水他前去賑災,差點兒被突如其來的洪水給衝走,也經曆過被流民圍堵的事情,不過最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六年前應天府的一場大地動,此人也是親自前去,好幾次將性命丟失……”

這些都是何餘收集到關於陳無名和楊柄好的一方麵的消息。人無完人,伴隨著就有不好的消息。

“兩人都一心為百姓著想,為何至今都還是應天府的官員,去朝廷應該更好一些才是。”

南齊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更注重百姓,到了董高逸這裏已經將百姓視為根本,所以每次出現天災**都在第一時間派官員,從國庫拿銀兩去賑災,而且要求賑災的官員時時刻刻都要匯報賑災的消息,這也是為何同樣貪墨的官員,林仁釗要比其他人判的更重一些,就是因為他貪墨的是賑災用的賑災銀,這是朝廷絕對不容許的。

沒辦法,在官員們眼裏賑災銀是最好貪墨的,數目大,動輒就是上百萬銀兩,各級官員多少拿一些反正到百姓手裏還剩下不少,到時候隨便找個東西做賬目交上去糊弄就行,反正找不到源頭去調查,然而其他的銀兩就沒有這麽好拿走,畢竟有些東西朝廷同樣可以計算,到時候派人來一查就會露餡。

如果真如調查的所說,這兩人一直都心係百姓,早就到朝廷做官去了,像陳無名馬上就是六十歲,不說做到尚書的位置,做個左右侍郎還是沒有問題的。

“回大人話,據我調查,楊柄是陳無名的學生,陳無名中了進士之後要求去地方做官,當時戰亂剛剛結束正是缺人之際,隨即就去做了縣令,三年後楊柄也中了進士,和他老師一樣同樣去地方做官,官職一樣都是縣令,不過陳無名的三年考察期到了,被皇上認同直接升了官,也就是這時候兩人再次相遇,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兩人又走到了一起,不僅是師生關係還是上下關係。”

“陳無名做州同知時,楊柄做縣令,前者做知州的時候,後者就做了同知,且任職的州,縣都在同一地方,不得不說這兩人一同治理的地方百姓們無不稱讚,後來兩人一個去了水寧府,一個來了應天府,隨後陳無名由水寧同知調任應天知府,楊柄則直接升任應天同知,就這樣兩人再一次一同共事。”

“楊柄之所以落到這個地步是因為一直和張啟鍾不合,據了解,張啟鍾做知府的時候,楊柄曾經多次麵對麵嗆聲他,也不願意和這樣的人接觸,久而久之越來越疏遠,因為得罪了知府大人,應天府大部分官員都和他沒有來往,在皇上哪裏也失去了露麵的機會,好在後來張啟鍾一調走,這個問題就不複存在。”

對於他,梁奕是比較熟悉的,當初那個人正是楊柄,因為得罪了張啟鍾遭到了打壓,在位置上一待就是幾年的時間,既不上升也不會被貶,那個時候的梁奕不入任何人的法眼,和他之間自然沒有來往,而楊柄遭到打壓的第一件事就是因為,和張啟鍾一個比較好的官員被查處貪墨的行為,當時張啟鍾要求監察衙門不必上報,在楊柄的堅持之下這人被判處重罪,張啟鍾就將他視為打壓的名單。

那會兒李哲和他的遭遇是一樣的,不過李哲的運氣好在有梁奕的幫助,成功讓張啟鍾轉變了想法,楊柄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加上在朝廷的關係也不是很深,自然對付不了張啟鍾。

隨後何餘將陳無名的情況也詳細的說了一遍。

這時候梁奕才知道為何陳無名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也會是這般模樣,剛做官的時候他隻是個縣令,戰事剛剛結束,一縣之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本來得到皇上賞識可以升官,但他放不下百姓堅持留下來,直到一道聖旨下來他才沒有拒絕的機會。

隨後官職的升遷,陳無名為百姓的想法更加深刻,吏部多次有調任他的想法都被直接拒絕,同樣的因為正直和‘不近人情’他得罪的人不想楊柄這麽大,但是招架不住人多,後來他才發現有自己存在的時候這些人不敢有任何動作,那要是等到自己不是知府的時候該怎麽辦。

陳無名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從小就不喜歡學習,最終隻有二兒子和小兒子隨著他考取功名做了官,兩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和帶領下,一直都有他當年的模樣,自然而然的會得罪人,如今官職僅僅是一州知州就得罪了不少人,日後豈不是得罪的會更多,他這才想到尋求梁奕的合作,他相信有梁奕在,至少不會被那些人給報複。

梁奕覺得,陳無名要是像林仁釗那樣的官員,這個時候恐怕早就是一部尚書,豈會在在應天府這樣的地方待著,這樣的官員做到那樣的位置,對南齊朝來說肯定是一顆毒瘤。

以他的頭腦在這些官員中左右逢源,到時候勢力錯綜複雜,再想要收拾他除非有確鑿的證據,就如同當初禮部尚書陳於一樣,董高逸是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奈何一直沒有機會,還是好不容易找到足夠證據才讓其服軟的,還有就是林仁釗,如果不將他貶職調入朝廷,又怎麽能夠放心大膽的去調查他貪墨的案子。

想到這裏梁奕認為這二人還是可以結交的,不過想要用客棧來結交梁奕還需要斟酌一番,不過這時候他孫元浩和孫元逸兩兄弟,梁奕其實並不是和孫家合作,而是和這兩兄弟合作,這一次去參加陳無名老母親的大壽,或許還可以問問這二人的意見,想必他們是願意的,好歹也是知府和同知。

梁奕還在猜想,調查或許還有這二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