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由校的聲音落下,立刻就有兩名大漢將軍從殿外大步走了進來,來到大殿上不由分說便將那王恒壯按倒在地。

王恒壯大驚,一邊掙紮一邊高喊:“陛下,陛下……微臣一片赤膽忠心,完全是為了陛下為大明著想啊!”

朱由校冷笑道:“為朕著想?王恒壯,你身為禮部郎中,本應知書達理,可朕卻沒從你身上看到任何一點知禮之處。你適才也說了,信國公這些年為大明東征西討,北滅建奴、南收台灣,拯救大明於危難,可謂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卻因為你一句莫須有的江寧軍隻知有楊峰而不知有朕,便要將其調回京城革職查辦,你等就是這樣對待功臣的嗎?

你有沒有想過,若朕真的聽了你的話,果真將信國公革職查辦會有什麽後果?輕者整個江寧軍將會群龍無首,導致江南流寇可以放開手腳肆虐江南。

屆時整個江南勢必會落入流寇之手,一旦江南這般富庶之地落入流寇之手則大明危矣?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你這個蠢材!”

聽著朱由校的話,文華殿裏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看著站在寶座上怒目圓睜的朱由校,眾人的心中升起了一股陌生的感覺,這還是那位隻知道在宮裏擺弄木頭,遇事隻知道和稀泥的木匠皇帝麽?

“來人!”

隻聽到朱由校喝了一聲。

“喏!”

下麵的兩名大漢將軍則齊齊應道。

朱由校指著王恒壯冷聲道:“將這廝的官袍官帽給扒了,拖下去給朕重重的打!”

大漢將軍沒有二話,一個人一把扯掉了王恒壯的烏紗帽,另一個人則是扯下了他的官袍和腰帶,隨後便將他拖了下去。

“陛下,陛下,微臣冤枉啊!陛下……”

聽著王恒壯那越來越遠的聲音,文華殿裏一片寂靜,不少官員噤若寒蟬。

良久站在下首的魏忠賢輕聲問道:“陛下,不知要責打王恒壯多少庭杖?”

朱由校冷笑道:“朕聽聞,自打神宗以來,咱們大明的官員挨了庭杖後不但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既然如此,朕就成全他們,傳朕旨意,狠狠的打,什麽時候打死什麽時候停!”

而文華殿上的群臣們則一個個麵色大變,就連孫承宗、朱國楨、韓爌等三名閣老也被嚇了一跳。

孫承宗趕緊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啊,朝廷自由製度,庭杖最多隻能打一百下,陛下此舉實在不妥。”

朱由校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既然如此,魏忠賢那你就親自去監督庭杖,著實用心的打一百下,明白嗎?”

“喏!”

魏忠賢應了一聲,冷笑著看了孫承宗等人一眼,大步走出了文華殿。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始於東漢明帝。

到了明朝,庭杖已經形成了一種製度,按理說被皇帝老子處罰應該是一種恥辱,但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卻變了味道。

在明朝的史料中有這樣的記載:“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

大明的庭杖從朱元璋時期便開始,前後持續近三百年時間,期間死者無數。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大明的官員們對廷杖這種事,由最初的畏懼竟然漸漸地變成渴求。尤其是中後期,臣子們紛紛以受過廷杖為榮。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到了明朝的中後期,明朝的皇帝為了避免被史書或是後人病兀,庭杖之時通常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被庭杖的官員們鮮有被打死的。

這樣一來庭杖的味道就變了,官員們迅速發現了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便可以快速出名的方法,隻要想辦法觸怒皇帝,讓自己挨板子,挨完了板子,隻要修養個兩三個月就又可以活蹦亂跳了。

而一旦有了挨庭杖的經曆,自己立馬就會搖身一變稱為天下人敬仰的名士,成本小而收獲大,這樣的買賣隻要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麽選擇,試問這樣的事情怎麽不受到官員的喜歡呢。

不過今天這件事卻變了,文華殿裏的官員隻要眼睛不瞎就知道朱由校已經動了殺心。

雖然就象孫承宗說的,庭杖最多隻能打一百下,但通常皇帝下旨打庭杖也就打個二三十下而已,今天朱由校卻一反常態的指明了要打滿一百下,這簡直就明著要王恒壯的命啊。

雖然明知道朱由校動了殺心,可孫承宗卻還不能說什麽。韓爌有些不忍,想要站出來說話,卻被朱國楨給拉住了,他對著韓爌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在這個時候再去觸怒皇帝。

王恒壯被打了庭杖,那些站出來支持他的官員們開始慌了神,不知道這時候是繼續出言反對還是趕緊縮回去。

不過也輪不到他們考慮了,朱由校已經看向了他們,問道:“現在,爾等還堅持將信國公革職查辦麽?”

“這……”

朱由校的話把這些官員們逼到了牆角,從這件事裏他們已經看出了朱由校對於楊峰的回護之心是多麽的重,王恒壯已經為此丟了小命,他們若是再繼續堅持處置楊峰的話搞不好就要步王恒壯的後塵。

可若是現在改口,後果就更糟糕了。

一旦改口,他們的名聲就全完了,試問一個在威脅之下便能當著皇帝和滿朝百官的麵隨意改變立場的人,有什麽資格繼續穿這身官服呢。

思慮了良久,這些官員最終一咬牙做出了決定,反正咱們有那麽多人呢,皇帝就算是再殘暴也不可能把咱們全都打死吧,他還要不要名聲了?

很快,文華殿上便響起了一陣整齊的聲音。

“臣等依舊堅持,應當立即將信國公召回京城,革職查辦!”

“好……好嘛!”

朱由校被氣樂了,他點了點頭:“真不愧是大明的棟梁之才啊,一個個的骨頭都這麽硬。既然如此,朕便成全你們,來人啊。”

“喏!”

“前些時候信國公來信抱怨說南洋官員太少,希望朝廷多派些官員去南洋麽?真做主,將這些人全都送到南洋去,讓他們和江寧軍一塊教化那些南洋的土著和蠻夷,讓他們也享受一下大明的恩典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