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新出土文物修複工作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不僅時間緊,任務重,而且如果出現特殊情況,還需要下到古墓中去工作。

比如幾年前向南第一次來到荊楚一個縣裏參與古墓葬出土文物修複工作時,由於在古墓的墓室和墓道當中發現了大量精美的壁畫,就連他也下到古墓當中協助修複壁畫去了。

向南還清楚地記得,當時還是天氣酷熱的夏季,為了讓壁畫保持幹燥,他和幾個壁畫修複師躲在密不透風的墓道裏麵且不說,還要用炭火將裏麵的濕氣排幹,那種滋味,簡直就像是坐在火山口裏一樣,又悶又熱,渾身上下汗水淋漓的,別提多難受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向南排斥參與古墓葬出土文物修複工作,事實上,從古墓葬新出土的文物中,還能發現不少以前從沒出現過的古董,這對於向南來說,反倒是一種新體驗。

將有些發散的思維收攏回來,向南開口問道:

“那顏大哥的意思是?”

“這次就不用麻煩你親自過去了,川蜀博物館那邊會派一位文物修複老專家主持出土文物修複工作,我的意思是,你這邊能不能派兩位青銅器資深修複師過去支援一下?”

顏文聰頓了頓,又接著說道,“你也知道,現在已經到年底了,不少大型博物館這邊都安排了元旦大型展覽活動,很多修複師都在忙著修複即將參與展覽的展品,一時之間都走不開,能抽調的修複師就一下子少了許多,所以,我就隻能這邊湊幾個,那邊湊幾個了。”

向南想了想,笑道:“可以,沒問題!我們公司的文物修複師什麽時候出發?到哪裏匯合?顏大哥最好能夠給一個接頭人的聯係方式,這樣我們的修複師到了目的地後,就可以直接過去了。”

“這兩天出發就可以了。”

顏文聰聽了向南的話後,頓時笑了起來,說道,“接頭人的聯係方式一會兒我就發到你手機裏好了。”

聊完了正事,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約好明天中午到王府井附近的一家餐廳裏聚一聚,就掛斷了電話。

掛了電話之後,向南又拿起手機給許弋澄打了個電話,將顏文聰這邊的事情說了一下,讓他安排兩個人到川蜀那邊去幫忙,許弋澄自然沒意見,一口就應了下來。

說完這事後,許弋澄忽然問道:“老板,咱們現在是要開始籌建博物館了嗎?這博物館的規劃書是等你回來再做,還是我這邊先安排人做,等做完了再交給你看?”

向南愣了一下,問道:“這事是誰告訴你的?”

“幾位老爺子都回來了,你還打算瞞著我呢?”

許弋澄“嘿嘿”笑了兩下,又說道,“這博物館早晚都要建的,既然這樣,趕晚不如趕早。而且,等博物館建起來之後,咱們文物修複公司到時候就可以直接搬進去了,這樣也算是有了個固定的工作場所,這可是好事啊。”

籌建一家博物館,對於向南而言,是一直以來的夢想,他最渴望的一個場景就是,在自家博物館的修複室裏放著一陳列台的殘損文物,然後自己一個人躲在裏麵,安安靜靜地修複著文物,偶爾碰到感興趣的文物,就用“時光回溯之眼”回溯一下這件文物的曆史,看一看它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長留於世的,在它的背後,又蘊藏著什麽樣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想到這裏,向南一向古井不波的心裏也忍不住泛起了漣漪,他想了一想,這才說道:

“行吧,你什麽時候有時間,就和康正勇、姚嘉瑩他們幾個討論一下。”

“好嘞,老板你就瞧好吧,我肯定給你拿出一份精彩紛呈的博物館規劃書。”

許弋澄沒有想到向南的心弦陡然間被撥動了一下,立了一個Flag之後,就頗為興奮地掛斷了電話。

打完電話以後,向南將手機放好,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喉嚨,就繼續開始修複昨天沒修複完的一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dié])紋蟋蟀罐。

在華夏曆朝曆代的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時期景市禦窯廠燒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負盛名。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有名的蟋蟀天子,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因此在宣德年間,朝野上下玩蟲之風日盛。為了滿足宮廷養蟋蟀、鬥蟋蟀的需求,宣德皇帝下令禦窯廠燒造了大量蟋蟀罐。

景市製瓷業在宣德年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再加上禦窯廠燒造的蟋蟀罐工藝精良,紋飾新穎多樣,因而成為了一代名品。

向南正在修複的這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紋蟋蟀罐,罐體呈圓柱形,口沿及底部略微收斂,罐內子口形成“坐蓋式”,此外,胎釉結合處火石紅線清晰可見,胎體厚重,釉層肥厚,白中發青,呈現出明顯的宣德朝器物的特征。

瓜瓞紋是明代瓷器裝飾中常用的一種吉祥紋飾,其中大的為瓜,小的為瓞,稱之為瓜瓞綿綿,寓意子孫昌盛。

向南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將這件明宣德款青花瓜瓞紋蟋蟀罐修複好之後,也算是完成了夏振宇老爺子交給他的“任務”。

在他將修複室收拾幹淨,準備離去時,得知消息後的夏振宇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喜笑顏開地將幾件修複好的古陶瓷器一一看過之後,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他拍了拍向南的胳膊,笑著說道:

“向南,這次可真是辛苦你了,今晚咱爺倆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喝一杯!”

頓了頓,他又說道,“對了,這修複費用你還是得照常收,要不然,我可不讓你走。”

向南本來就沒打算收費的,畢竟夏振宇老爺子一直以來對他幫助甚大,無論是當初文物修複工作室剛剛成立之時,還是文物修複培訓學院掛牌,老爺子前前後後都給自己捐了兩三批殘損古董了,這人情欠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而如今,向南隻不過是幫忙修複了兩三件殘損文物,又怎麽好意思收取修複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