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見他們二人確實不甚在意, 並且好似並不清楚這兩件東西的作用,還是開口寬慰著。

“成安, 阿瑤, 你們的心意我自然是知道的,這件事待我告知父皇之後,定會為你們商議些好處的。”

太子似乎是覺得這兩個弟弟妹妹年紀還小, 還不明白這東西的重要程度,也不願強奪了他們的東西。

心裏其實是在暗自思索著, 等自己和父皇商議後,看看是否要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帶回去, 在昭地先試驗著種植下去。

另一部分便交由農署,讓他們看看, 這玉米和土豆, 究竟該如何種植,又適合在那些地裏種, 再將這些東西推廣到其它各處去。

世子見他這樣寬和的樣子, 原本有些焦躁的心也不由得沉靜下來,這短短的幾日相處下來,他也摸清了,太子堂哥實在是個謙和孝悌之人, 知道他的人沒有不對他交口稱讚的。

因此他也願意相信對方, 不是那樣強取豪奪的人, 便也對著太子露出笑意來,“阿瑤也是宣家人, 這東西交給伯父, 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

太子原本就因他們早早喪父有幾分憐惜, 如今聽得這話,更是覺得這兩個孩子果真念頭通達,是個為人著想的好孩子。

一旁的宣瑤卻沒仔細聽他們的來回對話,隻是在心裏暗自回味起剛剛吃的那兩種食物來。

真的好好吃啊,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吃了,她瞧了太子哥哥一眼,雖然她把這東西送出去了,但是如果想再拿一兩個嚐嚐味,應該也可以的吧。

不知道這東西好不好儲存呢,她還想帶著這兩樣好吃的回昭地,讓母親也嚐嚐呢,想必母親也沒嚐過這些國師拿出來的東西吧。

而且那個叫玉米的東西,還是甜甜的,很合母親的口味,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去府裏種上許多呢。

接著,幾人便向國師辭行,並且還讓下人仔細地將這些東西全部移栽出來,連根須也不要破壞,就這麽送去宮中的農官那裏。

回到皇宮之後,太子便立馬前去覲見了宣文帝,並且仔細告知了今日發生的所有事情經過。

在聽到太子和世子都沒有看見眼前的東西,反倒隻有宣瑤看見的時候,宣文帝不禁有些心中提了一下,這種神異的經曆實在是讓他容易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來。

但是聽到後麵國師講述起這兩種作物,並且太子還刻意強調了其中畝產以可以在貧瘠山地種植的事之後,他便立馬將之前的想法全都拋之腦後,噌地一聲站起身來。

“這麽一說,這兩樣東西可真是寶貝了。”

宣文帝也很清楚,如今開墾出來的良田其實並不多,更多的還是那些荒地以及山間難以種植的地,若是有了這兩樣東西,又能不占良田,又能增加兩種高產作物,實在是個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東西。

他也開始誇獎起宣瑤來,“朕就知道,阿瑤看上去就是個好福相之人,如今看來,果真如此啊。”

宣文帝很快便打算著賜一些珠寶賞賜給她,以示嘉獎,如今也是真正上了心,看對方著實滿意得很,想在京城為她挑一門好婚事了。

之後,他又聽得太子開始講述起三人品嚐的玉米和土豆的滋味來,聽得他也不由得想要嚐嚐看,這從國師手中得來的東西,是否味道真如太子所說這般美味,難道這也是仙人品嚐的東西嗎?

太子也很理解他的意思,便吩咐了人,依舊按照方才的做法,照做下去,自有隨身侍衛在國師府聽過那做法,在旁指導的。

很快,宣文帝也嚐到了這兩樣東西的味道,也不住地點頭同意太子的看法,這兩樣東西實在是不錯,好處多多,味道又不遜色,確實該好好推廣。

因此,二人仔細商議過後,宣文帝也同意了太子的想法,將這些東西分作兩部分,一部分便交由成安帶回昭地去,畢竟這兩樣東西是國師贈給宣瑤的,總不能全都攏在自己懷裏,那豈不是跟小輩搶東西了。

當然,更大的原因還是,從國師府帶出來的玉米土豆不少,即便分了一半出去,也足夠農署種植的了。

因此,宣文帝很快便下了令,讓農署的人試驗這兩樣東西的做法,國師府還派人送來信來,指點了兩句關於玉米和土豆的種植法,以及告知,若是土豆生了芽,身上或便帶了毒性,就不可以再食用了。

這還是薑虞剛剛想起來的,雖然土豆生芽並不一定絕對會中毒,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要說出來的,萬一有人真不小心吃到了,那可就糟了。

因而聽聞之後,其他人對土豆的態度就更加小心翼翼了,生怕一個不小心出了什麽差錯。

另一邊,世子知道宣文帝將那兩件東西都分了一半給自己,心裏也是頗為訝異的,他還以為,自己應當會收到一些錢財補償呢。

沒想到,伯父兄長他們,都是這樣磊落的人。

第二日,在他告知這消息之後,便見到原本一直都泰然自若的明先生,看上去一副喜不自勝的樣子,世子也頗為驚訝。

“先生,你這是?”

明先生很快便收斂了神色,速度極快,又恢複了以往波瀾不驚的樣子,假意咳了一句,“無事。”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長呆在京城了,也可收拾收拾準備回昭地了。”

他對於那兩樣東西實在好奇得緊,迫不及待地想在貧瘠的昭地試試,看看是否真能種出點名堂來。

若當真如此,那麽建設昭地,讓那裏變得更加繁華的想法,便不再那麽遙遠了。

隻要百姓能有東西種出來,能填飽肚子,那便是一處地方最重要的根基了。

之後生活逐漸寬裕了些,他們不必再為了填飽肚子而耗盡心力,自然也會開始有餘力,有餘閑,做些其它活計,如此自然也能讓更多的人住進來,更多的人有活幹。

這裏才會成為商人願意主動前來,而不是因為一些優惠政策來的地方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