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誤會

親娘第一次求她,李麗質縱使很舍不得也隻能同意。

眾人正欣賞這幅畫的時候,李世民和嶽山兩人也終於談好了政務上的事情,來到後院。

李世民看到這幅畫那眼神就別提了,恨不得把它吃下去。不過還好,他臉皮還沒厚到搶自家女兒的寶貝的程度。

不過對於長孫無垢把畫借走觀摩的事情他是舉雙手讚成,心中已經做好了打算,馬上找人臨摹。

就算拿不到原畫,名家臨摹也能聊以慰藉。

長孫無垢又問起金屋藏嬌這部書的事情:“你是怎麽想到寫這部書的,警示皇家嗎?”

嶽山搖頭無語,土匪進門啊,有點啥東西都保不住:“當時倒是沒想那麽多,就是翻看漢武故事的時候臨時起意,後麵就寫成這個樣子了。”

長孫無垢道:“雖然你是無心寫就,但確實可以為皇室和權貴引以為戒。”

李世民疑惑的道:“你們在說什麽?什麽金屋藏嬌漢武故事?”

長孫無垢道:“翠嵐寫了一部傳記小說,講漢武帝的孝武陳皇後的。”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道:“哦?翠嵐還有閑情雅致寫這種小說,我倒要好好拜讀一下。”

長孫無垢道:“寫的確實很不錯,發人深省,我以為可以廣為刊印讓皇室和權貴都讀一讀。”

關於這本書的來曆,嶽山還真沒說謊,就是讀漢武故事的時候產生的想法。

在人物設定上參考了法國的斷頭皇後……當然,沒有給她安排一段婚外戀就是了。在寫作手法和劇情設計上借鑒了紅樓夢。

這種小說對於唐朝的文壇來說堪稱是劃時代的,要是流傳出去,不說別的,小說家肯定會把他當成祖宗一般看待。

至於朝廷會不會把它當成禁書……真以為唐朝風氣開放隻是男女關係方麵嗎?那是全方位的,隻是大家習慣性的把注意力放在了男女關係之上而已。

這書可是他嶽山寫的,就算有借古諷今的意思,李世民和長孫無垢也隻會以為這是在自省自警,隻會支持而不會搞成禁書。

再說了,要論奢侈皇族誰能比得上夏國公府?娶個老婆就搞了個貨真價實的十裏紅妝,一場婚禮花費數十萬貫。

要真是罵人,罵的也是嶽山自己,其次才是罵別人。

今天是女人的主場,李世民也不好紮在這裏,剛好借著這個機會躲到書房拿起那本金屋藏嬌翻看起來。

一邊看是一邊嘖嘖稱奇,對嶽山說道:“既然你都寫了金屋藏嬌了,什麽時候也寫一部漢武帝的傳記。”

嶽山笑道:“還是算了吧,我怕有人用我寫的書罵你。”

李世民不在意的道:“現在我被罵的還少嗎。我以秦皇漢武為目標,也想多了解一下他們的事情。”

“你看待事物的目光和他人不同,我想看看你對漢武帝時期的理解,從中尋找經驗教訓。”

嶽山沉吟了一番道:“也好,最近我的研究陷入了困局,就換個研究方向換換腦子。”

李世民點點頭,又問道:“你這次閉關在研究什麽東西?一年多了還沒一點消息,現在又說陷入了困境。”

嶽山道:“還是關於華夏文明和諸子百家的關係,我要論證的結果是諸子百家並不是被打敗傳承斷絕,而是完成了曆史使命自然退隱。它們的思想也沒有消失,而是融入了華夏文明。”

“隻是百家典籍散失太嚴重了,缺少更多資料佐證,後麵我要花費更多時間去收集資料才行。”

李世民道:“你還真是……怎麽驚人怎麽來。”

嶽山笑道:“你不是想超越秦皇漢武嗎,僅僅是武功可不夠,文治也不能拉下,我這也是為您成為千古一帝添磚加瓦。”

李世民政務繁忙不可能在這裏逗留太久,很快離開了。金屋藏嬌和十裏紅妝圖自然被長孫無垢都拿走了。

回去的車輦上,李世民看了一眼抱著書本不撒手的媳婦,欲言又止。

好一會兒之後長孫無垢才察覺到,就放下書本說道:“聖人有心事?”

李世民心道,都擺臉上大半天了,你才看出來啊。算了,不和你計較了。

“是淑兒。”

長孫無垢問道:“淑兒怎麽了?她的病情不是好轉了嗎,之前我們派人過來問孫道長也是這麽說的。”

李世民道:“就是因為她病情好轉我才擔心。孫道長是怎麽回複我們的,治療方法沒有大的改動,病情卻莫名其妙的好轉了。”

畢竟是心意相通的夫妻,長孫無垢馬上就明白他話裏的意思了,道:“您是覺得翠嵐有事情瞞著我們?”

李世民搖搖頭道:“沒有,我相信他不會說謊,但有沒有可能他身上還有著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長孫無垢也遲疑了:“這……”

李世民繼續說道:“他的師父是神仙,給土地留下更多後手的可能性很大,要不然淑兒的事情根本就無法解釋。”

“而且這樣的事情還不是第一次了,當年我中毒臥床動彈不得,他去了之後我第二天就好了。這次又是淑兒……”

長孫無垢擔憂的問道:“您準備怎麽做?”

李世民歎了口氣道:“你相差了,我不想拿翠嵐怎麽樣,也不會拿他怎麽樣。”

“他是你的義弟,又是我們的女婿長樂的駙馬,青雀又娶了他妹妹水兒,承乾和武暢都是他的弟子,象兒也是他的徒弟……”

“我要動了他就真成孤家寡人了,再說這麽多年相處我對他又豈會沒有一點感情,所以你大可以放心。”

長孫無垢愧疚的道:“是我錯了,不該冤枉二哥。”

李世民道:“咱們夫妻這麽多年無需說這些見外的話,我擔心的是淑兒。以後……她該怎麽辦。”

長孫無垢終於知道他在想什麽了,神情也變得難看起來。

如果李淑是被醫學院治好的,天大喜事。可醫學院那邊給的消息是沒有改變治療方案,她在嶽山家住了一段時間病情卻轉好了。

這很難不讓人往仙神手段上想,當初他們讓李淑搬到夏國公府不就是抱著這方麵的想法嗎。等事情真的按照預期發展了,他們又覺得棘手了。

李淑怎麽辦?

從夏國公府搬離會不會病情複發?讓她永遠住在這裏?小姨子在姐夫家住一輩子……不用一輩子,三五年外麵就會流言四起了。

夫妻倆相視苦笑。

“再等等吧,也許這兩年孫道長他們就研究出特效藥了呢。”

“也隻能如此了。”

如果嶽山聽到他們的話,一定會好好的給他們講一講前世那些抗癌奇跡的故事,很多時候精神力量真的能創造奇跡。

當然,這裏的精神力量值得不是求生欲,而是樂觀的心態。

李淑在皇宮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

門都出不了,一個朋友都沒有,周圍人都把她當成將死之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生怕她出問題。她要是能樂觀起來才見鬼了。

說難聽點,在那種環境下她沒抑鬱而死已經是性情豁達了。

到了夏國公府呢,嶽山是知道如何對待病人的,盡量把她照顧好,但又不能把她當病人看待。

平時該幹啥幹啥,出去逛街遊玩,和李麗質一起參加貴婦人的聚會。還有李象這個搗蛋鬼,嶽千樹和嶽玉壺兩個小不點……

還不隻是心態和精神上的變化,逛街遊玩、參加聚會可是個體力活,一天運動量算下來不比鍛煉身體少多少。

鍛煉多了,體質也會提升。體質好免疫力就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就強。

種種條件結合在一起,才有了她病情好轉的情況。

但這並不代表她就真的能康複了,心情和自身鍛煉隻是一方麵,真正想治好病,還要看醫學院那邊的研究。

畢竟抗癌奇跡之所以是奇跡,就是因為發生的概率太低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種虛無縹緲的可能上麵。

送走李世民等人後,嶽山發現李麗質有些魂不守舍,略為一想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了,安慰道:

“別擔心,娘娘那邊自有分寸,很快就會把畫還回來的。”

李麗質道:“我知道,就是突然被取走有些放心不下,哥哥不用擔心我。”

嶽山牽著她的手說道:“你呀,就別嘴硬了,我還不了解你,六年心血不舍是正常的。”

“不過你也不能總沉浸在那副畫裏走不出來,我反倒是覺得暫時把它拿走是好事,這樣你也能冷靜下來開始新的創作。”

李麗質倚在在他身上,道:“我聽哥哥的,可是實在想不到要畫什麽,不若你給我出個主意?”

嶽山道:“你最擅長畫人物畫,要麽就畫這種,可以以長安城為背景,把長安百態畫下來。”

“要不然就徹底放棄人物畫,改畫山川河流花鳥魚蟲也行。想畫什麽就畫什麽,作畫最重要的是喜歡。”

李麗質大為意動,道:“我好好考慮一下。”

“嗯。”嶽山點點頭,眼珠子一轉伸手把她抱住,在她耳邊說道:“剛才聖人還催我們多要幾個孩子好報銷朝廷呢,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一下了。”

李麗質羞不可耐,但又略帶嫵媚的看著他道:“是哥哥你一直說要再等等的……現在又和我商量什麽。”

嶽山壞笑道:“那好,不和你商量了,今天開始咱們就好好努力。”

……

回到皇宮後李世民馬上就去了內閣,下達了幾條命令讓他們去收集相關信息,並給出可行性方案。

李世民並沒有把內閣變成軍機處這樣的機構,反而更像是前世的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和合體,但權力又比兩者要大。

同時這也是李世民儲備人才的機構,他看重的一些年輕官吏就會放到這裏麵培養。

內閣眾人隻是看看這幾道命令的標題就知道事情有多總要,連夜展開研究,一周後把材料準備完成。

李世民審閱沒有問題之後就召集政事堂諸位宰相開會。

“三件事,咱們一件一件商議。第一件事,你們應該有所耳聞,工部正在召集各行各業的精英為修鐵路獻計獻策……”

“修築鐵路乃大唐第一要務,為了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於其中,我準備設立博物院,招賢納才為國效力。”

又設立新機構?眾人心中一突,跟著這樣的皇帝有好處,能名垂青史。也有壞處,動不動就來一手突然襲擊,動不動就來一場變革。

長孫無忌問道:“敢問聖人,博物院招募的都是哪些類型的人才,又要定合品級?”

李世民道:“任何類型的都可以,修橋、鋪路、治水、耕田、造火車、造船等等,皆可入內。”

褚遂良道:“這豈不就是和當年的匠籍異曲同工嗎,聖人前些年剛廢除匠籍,政令反複恐惹非議啊。”

李世民道:“不一樣,匠籍已經演變為對匠人的剝削和束縛,實與奴籍無異,理當廢除。”

“博物院招募的皆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不限於工匠。例如渭水書院的理學院師生,醫學院的優秀郎中……”

“此等人皆有大才,掌握的技能又利國利民,豈能以等閑工匠視之,所以博物院招納的賢才皆為官身。”

頓時場上皆驚,官身?給一群工匠官身?這……這是要翻天啊。

“聖人,萬萬不可呀。”劉洎第一個站出來,痛心疾首的道:“士農工商乃聖人所定,此等奇技**巧之輩安能位列朝堂之上與諸君子並列。況為天子牧民行的乃聖人之道,彼輩不通教化,如何能擔當大任。”

褚遂良也說道:“臣亦以為此事不妥。”

岑文本、楊師道皆反對。

九位宰輔,除了李績和劉弘基是樞密院正副樞密使為軍職,不方便說話外,剩下的七個裏麵有四個反對。隻剩下長孫無忌、馬周和房玄齡沒有表態。

對於他們的反對李世民早有預料,並不覺得奇怪,而是譏笑道:

“奇技**巧?造火車是奇技**巧嗎?治病救人是奇技**巧嗎?輪船、戰馬、生產糧食,這些都是奇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