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重訂度量衡

從皇宮出來嶽山就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的騎馬回四姓坪過年。今天大年初一,他這個當兒子的必須要回家陪父母過年。

回到家和家裏人一起吃飯的時候順嘴把武暢產子的消息告訴了他們,然後他就後悔了。

嶽山娘一臉驚訝的道:“真的?聖人和娘娘肯定很開心吧。”然後狀似不在意的道:

“太子妃今年才十三歲吧?比麗質還要小兩三歲。這麽小就生孩子,太危險了。”

嶽山心中頓時大叫不好,這哪是在關心武暢的身體,就差直接質問為啥別人小的都能生,你不能生。

再看李麗質,臉上的笑容變得僵硬起來,說了句:“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說完起身就離開了。

嶽山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很後悔為什麽要提這回事兒。他娘哪裏都好,就是對待下輩人方麵太過於古板。

兒子結婚就迫不及待的想抱孫子。尤其是聽到誰家媳婦懷孕生孩子,都能給自己慪半天氣。

他給她解釋過年齡小產子太危險,在血淋淋的事實麵前她總算消停了一些。可還是不能再她麵前提孩子的事情,要不然她就會控製不住自己。

平時嶽山從不在她麵前提孩子什麽的事情。但太子妃產子是一件大事,對他們家來說也是一件喜事,就順嘴提了這麽一句。

在他想來,她在想要孫子也要看看場合吧,總不能大年初一喜慶團圓的日子鬧不愉快。

但事實是他還是低估了自家母親對下一代人的渴望,都近乎魔怔了,真的當場就鬧的讓人下不了台。早知道說這個幹嘛。

他搖了搖頭,道:“你們吃,我去看看。”說完也放下筷子去追李麗質。

“哎哎哎,你們幹什麽這是,飯還吃不吃了。”嶽山娘還在後麵喊道。

“啪。”一直默默不語的嶽老四猛的把筷子拍在桌子上,沉著臉道:“現在你滿意了吧?”

嶽山娘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但嘴上卻不認輸的道:“這怎麽能怪我,我說什麽了我。”

嶽老四道:“別裝傻充楞,說什麽了你自己心裏不清楚?整天就想著抱孫子抱孫子,我看你都魔怔了。”

嶽山娘兀自嘴硬道:“我想要孫子怎麽了,難道你就不想要?誰家結婚這麽久了還不要孩子的,隔壁陳十三的兒子才十七歲,已經給他添了倆孫子一個孫女了。”

“你兒子都二十好幾了到現在一個孩子沒有,我為什麽不著急。你就不怕哪天突然死了沒辦法給祖宗交代。”

嶽老四被氣的直哆嗦,指著她道:“你……你胡說八道些什麽。今天是什麽日子,大年初一,有什麽事情不能改天再說?”

“我看你是好日子過多了忘記自己是誰了。”

“咱們家有今天是靠誰?靠你嗎?靠的是兒子自己。他從小獨自一個人一拳一腳打拚才有偌大的家業……他做事自然有自己的主見,你瞎摻和什麽?”

“麗質是誰?是公主,聖人和娘娘的嫡女。萬一……咱們家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

“你是不是好日子過多了想重新過回以前那種連飯都吃不飽的日子?等兩年又怎麽了,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不比什麽都重要。”

當年那種吸心般的饑餓感再次被憶起,嶽山娘也慌了,道:“我……我聽你的還不行嗎,你說現在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涼拌。”說完嶽老四也氣哼哼的起身往外走。

“哎,你怎麽也走了,吃飯呢。”嶽山娘喊道。

“吃什麽吃,氣都被你氣飽了。”嶽老四丟下這句話頭也不回的走了。

隻留下嶽山娘看著一大桌子菜不知道該怎麽辦,此時她心中也充滿了懊悔,忍不住打了自己一下,道:“怎麽就管不住這張嘴呢。”

……

且說嶽山一路追到自己的房間,在臥室裏找到了趴在**低聲抽泣的李麗質。

他過去在她身邊坐下,伸出一隻手搭在她肩膀上道:“都是我不對,讓你受委屈了。”

然而李麗質卻毫無反應,好像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嶽山心中知道,她應該是真的被氣到了,否則不會這樣。

“娘今天確實過分了,怎麽能說這樣的話……”

然而聽到這句話一直沒有反應的李麗質卻一下子從**坐起,抹著淚珠道:“你以為我是生娘的氣嗎?”

“不是嗎?”嶽山疑惑的道。

“娘的想法很正常,換成我兒子成婚這麽長時間都不要孩子,我一樣會著急。”李麗質道。

“這……那……那你這是……”嶽山迷惑了。

“你說我在怪誰?”李麗質杏眼圓睜,瞪著他質問道。

“呃……”嶽山懂了,鍋最後還是扣在了他的頭上。是他一直不想要這個孩子,才有了後續的種種矛盾。

可他也覺得冤枉啊,他是真的為李麗質的身體考慮。隻是這個時代……

“今年是我的及笄之年。”李麗質又補充了一句。

嶽山知道她是什麽意思,眼神不停閃爍陷入思索,過了好一會兒似乎做出了決定。什麽話都沒說,起身大步來到門口對守在外間秋兒叮囑了一句:

“有人過來就說我身體不舒服已經睡下了,不要讓任何打擾。”

說完‘啪’就把門關上,幾步來到床前‘惡狠狠’的盯著李麗質。

“你……你想做什麽?”李麗質有些慌亂的道。

“你說呢。”

“你……你不要過來……”

“不過去怎麽生孩子。”

“啊……天還沒黑呢。”天才一秒記住噺バ壹中文8/1/z/o/m/

“生孩子誰還管天黑不黑。”

“……”

嫡長孫的出生確實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因為國喪略顯冷清的皇宮重新變得熱鬧起來,總算是有了過年的氣氛。

百官紛紛上表祝賀聖人得嫡長孫,恭喜太子得嫡子……在京城的官員隻要級別足夠的都準備了一份賀禮,不在京城的後續肯定還是要補上。

百姓們也由衷的為朝廷感到開心。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百姓們都不希望大唐出現動亂。

經過李淵李世民兩父子的治理,天下元氣已經恢複,說一句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問題。

好不容易過幾天好日子的百姓自然希望大唐國祚綿長,讓他們能多過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皇室有合適的繼承人出現,就是一個好消息。

不少百姓自發的為嫡皇孫祈福,祈禱他健康成長,將來成為和他祖父一樣的明君。

對於百姓來說嫡皇孫僅僅代表著皇權的延續,對於李世民和朝中大臣來說這孩子更加特殊,是吉兆。

李承乾動手術前一刻,恰好他被診斷出來到這個世界。然後李承乾的手術順利完成,且康複的也非常好,預想中的危險一個都沒出現。

李淵駕崩舉國悲傷,他的到來衝散了悲傷,帶來了喜訊。

恰好李世民又準備大刀闊斧的改革……出生日期還是大年初一……

對於李世民來說他就是吉兆,是蒼天對他改革的認同,百官也差不多都有這方麵的想法。

所以說這個孩子來的太是時候了,時間點卡的有天命之主的感覺了。

對李承乾來說這個孩子同樣是他的祥瑞。不管他本人能力如何,隻要不胡作非為,看在嫡長孫這一身光環的份上,李世民和群臣也不會輕易廢太子。

所以這個孩子的出現讓他的太子之位變得更加牢固。

對武暢來說更是如此了,有了這個孩子她的太子妃之位才真的穩如泰山。就算李承乾當渣男變心,也無法動搖她太子妃之位。

前世李治時期王皇後為什麽鬥不過武則天?什麽武則天更陰狠手段更高啊之類的,那都是虛的,真正原因是她沒有孩子。就算沒有武則天也會有別的女人把她鬥下去。

整個武家也跟著受益,李世民直接下旨召應國公一家回京探親。

武士彠被發配的原因是他忠於太上皇,現在李淵死了這個結自然也就解開了。武暢又生下嫡長孫有大功於皇室,他這個做父親的也能分到一份功勞。

說是探親,回京後他但凡表現的恭敬一點,再有人給搭個梯子,李世民大概率會把他留在京中任職的。

對於年近耳順的武士彠來說也算是善始善終。

可以說這個孩子的出生真的是在萬眾期盼中誕生的,天生就擁有無數光環。

嫡長孫的出生也讓李世民更加的大膽,年假結束第一天的朝會就接連宣布了幾個重大改革。

比如重訂度量衡。現在使用的度量衡標準還是千年前製定的,流傳到今天肯定會出現誤差,重新校對的目的是讓這個標準更加適合當前需要。

長度單位倒是沒怎麽變,就是確定了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米。

尺和丈正式被取消……取消的原因是一米等於三尺,一尺是三十三點三三三……厘,除不盡呐,會有誤差產生爭議。

為了避免這些爭議更加細化長度單位,所以取消尺和丈,采用毫厘分米四種單位。

嚴格來說這個變化其實和沒變化差不多,隻是重新確定了幾個新的單位,大小和原本是一樣的,原本是一米現在還是一米。

真正改變大的是重量單位。

斤從原來的十六進製改成了現在的十進製,也就是說以前十六兩為一斤,現在改成十兩為一斤。原因很簡單,十進製更容易計算。

這牽扯的可就太多了,從根本上改變了‘斤’的多少。以前所有的秤都作廢了,重新錨定新秤,帶來的麻煩很大。

不光是生活上帶來的麻煩,史學家也麻煩。關於前朝的歲入畝產什麽的記錄也都要跟著變,工作量很大。

所以關於這個改變很多大臣都站出來反對,理由就是擾民,不方便,損害百姓利益什麽的。

李世民直接反駁,十六進製就方便了?現在一時的麻煩是為日後千百世提供方便。

損害百姓利益?這個也簡單,朝廷會讓工部製作足夠的新秤,到時候百姓可以免費用舊秤換新秤。

甚至他還豪爽的表示,就算是腐爛不能用的舊秤也能換新的。錢也不用國庫出,走內庫報銷。

這下反對的人也沒有了理由,隻能默默的同意。

還有重新修訂文字和官話,兩個月後朝廷會頒布貞觀大字典,所有文字的字形釋義皆以大字典為準,官話發音也以字典為準。

貞觀大字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編了十年了還沒個結果,據說現在還在為發音的事情爭論不休。

前段時間李世民親自派人接手,強行製定了標準。官話以長安口音為標準以洛下音為輔,去除那些發聲困難的讀音,遇到比較難以分辨的多音字也可以采納其他地方的方言進行區分……

就按照這個新的標準,必須要在春分之前完成編撰工作,否則就把有意見的人給換了重新找一批人過來做。

自己花了十年心血編出來的字典自然不能就這樣送人,在胳膊扭不過大腿的情況下隻能按照李世民的標準來編撰。

為了趕時間這些人年都沒回家過,不分晝夜加班。因為有原來的基礎剩下有爭議的地方本就不多,估計二月份就能正式完成。

李世民提前通知,也是為了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為了推廣大字典,五年後科舉考試閱卷皆以大字典為準,十年後會說官話的士子科舉名次上調一等。

這個決定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爭議不是來自於字形字義,大多數人不但不反對這一點,反而很高興能確定統一的標準。

有爭議的是科舉考校官話,大城市還好,偏遠地方學官話就太難了。對那些偏遠士子不公平,尤其是寒門士子,他們上哪學去?

李世民既然提出了這個標準,自然也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製定出了應對方法。

縣考不考核官話隻看文章,考中之後可以憑借生員的身份免費進入當地縣學學習。不光可以學說官話,還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為州試打基礎。

如此一來就徹底堵住了那些反對者的嘴。

這裏其實也是一個坑,給古學派和世家挖的一個坑。世家家大業大又有名師,基本都會自建家族學校傳授家族學問。

如此一來他們就形成了一個閉環,自己生產,自己教育,學有所成之後出來做事做官,新學很難滲透進去。

現在標準官話掌握在朝廷的學政體係手裏,也就是各種官立書院。那些世家子弟想要出來做官,就必須要進入官學學習,而官學則是新學的天下。

這就相當於是打破了世家的那個‘閉環’,強迫他們的子弟接觸新學,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力量。

所以強製推廣官話表麵看是為了統一口音,實際上就是給古學派和世家挖的陷阱。

還不用害怕他們不跳,隻要他們還想讓自己的子弟出仕,就必須要跳。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手動加載,不支持閱讀模式!

禁止轉碼、禁止閱讀模式,下麵內容隱藏,請退出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