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活字印刷術

龍首山印書坊就是嶽山的產業。

張大春是最早的一批工匠,嶽山見他為人實在技術也很出眾就提拔他當了管事,還讓他家的孩子進了龍首山書院學習,所以他對嶽山非常忠心。

讓工匠和優秀員工家的孩子去龍首山書院就讀,是嶽山收買人心的不二法門,基本上是一用一個準。

讀書能改變命運這句話並非是現代才有的,自古以來國人都有這方麵的意識。

尤其是對古人來說,知識就是無價之寶,能讓自家孩子讀書比啥都重要,而且還是名師大儒無數的龍首山書院。

很多權貴家的孩子想送進來都要排隊,他們家的孩子能進去讀書,就算不給工錢他們也願意給嶽山幹活,更何況嶽山開給他們的工資還比別家要高。

很多作坊覬覦嶽山那幾個作坊的技術,私下沒少挖人,可不管他們開出多少錢,始終挖不到核心成員。

得知嶽山過來,張大春趕緊迎了過來:“東家,您來了。”

“嗯,張管事最近書坊情況如何?”嶽山問道。

“讓您失望了,最近京中又建了兩家書館,他們的印刷技術不比我們差,把我們的生意搶走不少。”張大春慚愧的道。

這種情況嶽山早有預料。

一來雕版印刷術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原本曆史上隨末唐初就是這種技術的成熟時期。

嶽山提前拿出了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別的印書坊隻要稍微留點心就能把技術複刻出來。

這幾年大唐境內已經多了幾百家印書坊,技術並不比他們家差。而且數量還在以每年幾十上百家的速度暴增。

進一步拉低書籍價格的同時,也讓印書生意的競爭變得激烈起來。在這場競爭者龍首山印書坊的競爭能力並不強。

二來張大春這個人管理作坊還行,基本沒有沒有搞銷售的能力。一開始能占著技術優勢吃一波紅利,等別家也吃透技術,就隻能幹看著市場一天天被搶走。

所以他並沒有責怪張大春。

皇商行的分紅就夠他吃幾百輩子的了,看不上印書坊這點辛苦錢。之所以還留著它,純粹是方便自己。

見張大春一副愧疚的模樣,他安撫道:“沒事兒,咱家的印書坊本身我就沒想著用它賺錢,主要是方便自家用。”

“另一方麵就是把那些珍籍孤本多印刷幾本,免得失傳了。這幾年你做的不錯,搶救了不少孤本,這比賺多少錢的意義都大。對了,現在總共製作了多少套雕版了?”

聞言,張大春神色好看了不少,振奮的道:“總共製作了三千四百五十八部書籍的雕版,還有兩套正在製作當中。要不是工匠被王院正借走一部分,這兩套也已經做完了。”

一旁的王績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好像別人說的不是他一樣。

“哈哈……不錯不錯,這比賺錢都讓我開心。這樣,你抽調一部分人出來專門負責印書,把所有製作成雕版的書籍都印刷出來,每一部都印刷五千套。”

“啊?”張大春吃驚的道:“每一部都印刷五千套?這……太多了吧,不好賣呀。”

王績也驚訝的看著嶽山,想不通他為什麽要印刷這麽多書籍。

嶽山笑道:“沒打算賣。國子監學政體係逐漸建設完成,每個州縣都有了官立學堂。”

“隻是這些書院初建底蘊太過單薄,有些地方的學子除了教材很難接觸到別的書籍,無法擴充知識麵和眼界,這是個很大的缺陷。”

“我準備給每一所官立書院捐建一座藏書閣,這些書就是用來捐給書院的。”

王績和張大春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給天下每一座官立學院捐一座藏書樓?還要捐書?這個答案是他們如何都想不到的。

“這……這……”張大春震驚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王績清醒過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鄭重的朝嶽山鞠躬,敬佩的道:“翠嵐之心胸理想我自以為非常了解,但今日再次讓我有了新的認識,我感佩不已,也替天下學子謝謝你。”

“嗬嗬……無功兄這是做什麽,以我們的關係說這些就太見外了。”嶽山輕笑道。

“哈哈……是我太矯情了。”王績起身暢快的大笑起來。他果然沒有看錯人,也不枉這麽多年他一直為嶽山搖旗呐喊。

得到小夥伴的認同,嶽山自然也非常高興,笑過之後對張大春說道:“這些書是捐給書院的,告訴大家一定要用心印。”

張大春終於回過神來,激動的道:“請東家放心,此乃功德無量之事,我們一定不讓您失望。”

把這些事情處理好之後,嶽山才開始說今天過來的真正目的。

張大春本身就是印書坊最好的雕版工匠,隻是聽嶽山描述一遍就明白了活字印刷術是怎麽回事兒,也明白要是真能實現將會是多麽大的技術進步。

工匠之魂瞬間爆發,也顧不上什麽禮節不禮節的了,馬上就叫來幾個助手展開實驗。

先是計算各種數據,比如底盤的大小,每一個字所用方塊的大小等等。

數據計算好之後有人製作底盤、有人製作小木塊,有人進行雕刻,還有人找來蠟燭隨時備用。

幾人分工合作,很快論語第一篇包含的字模就被製作出來。往底盤裏麵一擺,比例正好。

然後把蠟燭融化平鋪在底盤裏,把字模按照論語第一篇的順序排列。

這一步出了不少問題,有的字模高了,有的字模低了,花了許久的功夫在把所有字模擺放到同一水平線上。

等蠟油凝固,在模板上刷了一層墨,再鋪上一張白紙,又用平直的木板在上麵刮了兩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張大春用顫抖的手掀開了那張紙。

“哦……”下一刻作坊內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隻見論語第一篇清晰的出現在這張紙上,活字印刷術成功了。

這玩意兒看起來也沒史書上說的那麽難啊,這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嗎?是史書記錯了,還是我運氣好莫名其妙就破解了其中的奧秘?嶽山疑惑的想到。

“東家,請您過目。”張大春拿著那張紙恭敬的遞給嶽山。

嶽山停下思緒,接過那張紙仔細查看起來。

乍一看確實很清楚,和雕版印刷的沒什麽區別,但仔細看就能發現區別。

行列沒有雕版那麽整齊,有些字的間距過大或過小,有些字出現了歪斜,還有些字向上或者向下出列了……

原因略微一思索就知道了,畢竟是手工製作的字模,大小出現細微差別很正常。

字模上的字也是一個一個雕刻的,沒有前後的字作為參照,不一定就正好雕刻在正中央。

先是字模的大小出現差別,再在這些字模上刻字也會出現差別,後續往底盤裏拍字模的時候也會有肉眼上的誤差。

這些細微的差別疊加在一起就成了大問題。

這還隻是論語第一篇,要是史記這種大部頭,工作量變大了誤差也會變大……再加上或許還有別的缺點好沒有暴露出來,難怪原本的曆史上活字印刷術並不是很吃香。

相比起來大家肯定更喜歡精美清晰的雕版印刷出來的書籍。

“你也看看。”嶽山把那張紙轉遞給王績。

王績拿起仔細翻看了一下,也發現了這些問題。不過他並不像嶽山那樣一下子就能想明白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隻能向嶽山請教。

嶽山沒有隱瞞,詳細的把其中的問題都講解了一遍。

他這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同時也知道了為啥之前嶽山一直說這種印刷術有問題,這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

張大春在一旁也是連連點頭,剛才他也在思考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心裏大致也有了判斷,但沒有嶽山說的這麽全麵。

此時聽嶽山一講解,心中也是豁然開朗。但隨即又陷入了沉思,這些問題該怎麽解決?

不過很快他的思考就被王績打斷:“張管事,不知道你能不能把字模做的小一些,最好能做到和蠟印字體差不多大小。”

“和蠟印字體差不多?”張大春撓了撓頭,道:“很難,我可以讓人試一下。”

“麻煩了,我有大用請盡快試驗,實在不行就嚐試一下看能製作出多小的字模。”王績道。

“好,我這就讓人去試驗。”張大春馬上就安排幾個工匠去嚐試製作最小的字模。

等他們商量好,嶽山才問道:“你確定好要用活字印刷了嗎?”

王績肯定的道:“用,活字印刷用來印書確實有問題,但這些瑕疵對報紙來說完全可以忍受。”

“如果真正製作出合適的字模,我們可以把每一期的發行時間縮短到十天或者一星期,甚至更短。”

“到時候就算有別的競爭對手出現,我們也能靠更低的成本、更密集的期刊打敗他們。”

嶽山頷首認同,王績確實抓住了報紙的精髓,報紙首先就是新和快,內容反而是第二位的起碼現階段是這樣的。

大唐知識份子現在最缺的就是這樣一個渠道,能更新更快的讓他們了解外界、發表自己觀點的渠道。誰的期刊發行的頻率高,速度更快,誰就能獲勝。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手機端:https:/

我的成本更低,我三天就能發表一期。你的成本更高,十來天才能發表一期。大家會選擇誰?你的報紙用雕版印刷出來的,更加精美,有什麽用?

活字印刷術的那些瑕疵,對報紙來說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之後就是試驗一個製作好的活字模盤能使用多少次,連續印刷了幾百次之後果然又出了問題。

邊緣處的字模隨著來回刷動,和底層的蠟油脫離變得晃動起來。

他們不得不停下來重新融化蠟油排列字模,最後又往底盤和字模之間的縫隙裏塞入薄木片徹底加固。

但這麽做的結果是某些字歪扭錯行更加的嚴重,不過總體看起來並不影響閱讀就是了。

如此這般的試驗了好幾次之後,才算解決大部分問題,能夠反複印刷千次以上都沒有出問題。

這邊試驗成功,那邊字模雕刻組也有了新的成果。

王績要求的黃豆大小的字模還真給他們製作了出來。

隻是這種字模的製作難度非常的高,隻有部分手藝較高的工匠才能雕刻出來。而且字模也比較脆弱,用不好就斷了。

但這些問題對王績來說都不是問題,缺工匠就培養,就去雇傭,就去別的地方挖人,隻要能夠製作的出合適的字模就可以了。

先期投入或許會有點大有點費事,但等到做出足夠的字模,渭水學報就真的起飛了。

這些事情嶽山都不管了,他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王績的事情了。

之後王績去忙活活字印刷的事情,嶽山則盯著渭水學報,讓他們加緊印刷李淵的個人傳記。

這個自然不能用活字印刷,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質量不行。印刷一般的報紙還沒問題,印刷李淵的傳記就是找死。

隻能用雕版。

不過報社的人也沒有傻到把所有字都刻在一個雕版上。他們把一張報紙分成八個部分,排好版後可以八塊雕版同時製作,速度提高了八倍。

這篇傳記四萬餘字,恰好把一張報紙填的滿滿的,非常方便。

但考慮到渭水學報的發行量有五六萬份,這一篇李淵的傳記估計發行量會更高,嶽山是奔著二十萬份去的。隻有一套雕版印刷的速度會很慢。

為此嶽山把自家印書坊的工匠全都叫了過來,幾十名工匠同時開工,一口氣製作了二十套模板。

然後印刷工人一刻不停的趕工,一周後二十萬份渭水學報印刷完成。

嶽山並沒有著急發行,而是在一次早朝的時候拿著報紙來到朝堂之上,當著所有臣子的麵把報紙呈送給李世民。

演戲演全套,他自然不會說咱們商量好的報紙印好了,你看能不能發行,要真這樣說豈不是全穿幫了。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電腦端:https://www.@x81zw@@.com/

他用的說辭是:感念太上皇恩德,撰寫了一篇太上皇的傳記,準備在渭水學報上發行,請聖人原諒他的大不敬之處。這一份是樣報特呈送給聖人翻閱。

李世民也假裝剛剛知道這件事情,裝模作樣的檢查了一遍。

然後以看到這份傳記勾起了對太上皇的父子之情,以至於無法判斷可否為由,讓群臣替他審核這個傳記行不行。

沒有人是傻子,誰都知道這是嶽山和皇帝唱雙簧,所謂的讓群臣幫忙審核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但沒有人敢揭穿,也沒有誰敢真的拿著那份報紙看上半天,都是象征性的瞅一眼就遞給下一個人。沒多久這份報紙就在朝堂轉了一圈重新回到李世民手上。

結果自然是不出意料,群臣一致誇讚嶽山寫的好,他們沒有什麽意見。

如此,這份報紙發行天下的最後一個阻力也消失了。

下朝後嶽山直接下令,全國免費發行這一期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