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荀子

送走李世民後嶽山就讓人給孔穎達送了請帖,邀請他明日一早到渭水書院做客。

渭水書院就是原本的龍首山高級書院,分裂重組後大家一致決定換個名字。一來龍首山這個名字有點拗口,二來和龍首山初級書院重名,容易引起誤會。

嶽山也同意了更換名字的決定。

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嶽山就去了書院,在這裏找到了王績。聽說他的新書著稱,王績那叫一個開心,差點沒有跳起來。

連連催促嶽山把書拿出來,接到手上後就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來,嶽山則讓人去初級書院的爾雅樓請李綱。

王績和孔穎達是新學的核心人物,李綱雖然沒有入新學派但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為新學辯護,這三個人都是值得信賴的。

找他們過來,一是幫忙看看這本書有沒有什麽需要修改的地方,二來是商量一下發行的事宜。

他的這本書發行相當於是吹響新學反攻的號角,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砰”這時旁邊傳來一聲巨響把嶽山嚇了一跳,轉頭看去卻是王績在拍桌子,然後也顧不上手疼,興奮的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妙,此言妙不可言也。此言深得夫子不恥下問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精髓啊。”

嶽山本來想謙虛兩句,卻發現王績讚歎過後根本就沒理他,繼續埋頭翻閱起來。

居然不給我嘚瑟的機會,差評。他在心中吐槽。

無聊之下就從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書翻閱起來,不過這時候他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新書,根本就看不進去。

還好,沒多久就聽從人來報孔穎達來訪。

嶽山趕緊把書放下就準備叫王績一起出去迎接,可惜他看書太投入喊了兩聲都沒動靜,最後隻得自己去迎。

本來他想去大門口迎的,才走了一半就見到了風塵仆仆的孔穎達。從老頭這一頭汗就能看出,應當是快馬加鞭趕過來的。

見到嶽山後孔穎達也非常的高興,草草見過禮後就拉著他問:“新書在哪呢?快拿出來我看看。”天才一秒記住噺バ壹中文8/1/z/o/m/

嶽山無奈的搖搖頭,道:“在裏麵,無功兄正看著呢,你別急,先歇歇喘口氣兒。”

“你懂……老夫都盼了幾個月了,昨晚上一宿沒睡著,一大早城門剛開就出來了,歇什麽歇。”孔穎達心急口快的道。

“呃……那你裏麵請。”

到了辦公室,王績連頭都沒抬,隻是說了句:“衝遠兄來了。”然後繼續看了起來。

孔穎達也沒有理他,也拿起一本書翻看起來。於是房間內又隻剩下嶽山一個閑人了。

無語的搖搖頭,嶽山再次找個地方拿起一本書翻看起來。

沒多久李綱也來了,這位老頭一天比一天蒼老,現在稍微遠一點的路都要靠輪椅了。不過精神頭還不錯,看起來還能活個幾年。

比起王績和孔穎達,他要淡定的多,起碼和嶽山打了個招呼閑聊了兩句才拿起最後一本書翻看起來。

十七萬字,嶽山分成了三冊。

第一冊講教做人,第二冊講教做事,第三冊是綜合篇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

所以雖然是分開看,但並不影響理解整體意思。

三人看的很慢很認真,嶽山估摸沒有幾個時辰是沒有結果的,左右無聊之下就出門在校園裏閑逛起來。

書院大體模樣和之前沒什麽區別,就是裏麵的人不同。到處都是陌生麵孔,不過原本的學子他也不熟悉就是了。

因為年齡關係大家下意識的把他當成了書院的同學,沒有遭到圍觀什麽的。

就這樣不知不覺來到了校內湖,遠遠就看到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不知道在討論什麽,看起來很激烈的樣子,他出於好奇就走了過去。

這群人明顯分成了兩波,雙方涇渭分明。

隻聽一名學子道:“法家失之於嚴苛,不適合治民,這一點院長的獨尊儒術裏已經說過,且秦就是因執行法家思想而亡國的。”

另一群裏馬上有人反駁道:“我不同意對方辯友的話。秦國就是因為執行法家之策才變得強盛起來最終吞並六國統一華夏,怎麽能說法家不能治民呢?”

“而秦因執行法家之策而亡國更是無稽之談,秦王是因為苛政。始皇帝太心急想在在一代人完成幾代人的事業,最終激起民憤。和法家有什麽關係?”

嶽山站在後麵聽了一會兒,大約明白是怎麽回事兒了。雙方一方是儒學科的人一方是法學科的人,坐在一起辯論各自的優缺點。

雖然他們的有些觀點聽起來比較幼稚或者偏激或者太想當然,不過能想到這些就說明他們動腦子了,這是值得表揚的事情。

耳邊聽著這些學子的爭論,嶽山腦海裏卻不禁浮現出一個人的名字:荀子。

儒法兼修的大佬,人稱法儒第一人,卻教導出了韓非子和李斯這樣的法家代表人物。

百家爭鳴時期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道路的都是大佬,可惜的是他的學問不被人重視。

不過話說回來,荀子的理論很適合眼下渭水書院法學科來學習啊。

儒家是根本就是不可能動搖的,法家隻能作為補充部分,可如何讓儒法結合呢?荀子指明了道路了。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電腦端:https://

不隻是法家,儒學科的人也應該多讀讀荀子的著作,免得自高自大。

新舊學派之爭說到底就是對經典解讀權的爭奪,現在新學派勢單力孤,想獲勝最好的辦法就是壯大自己的隊伍。

唐朝人不重視孟子對吧?那我就把孟子的高度拔高到亞聖的地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不重視中庸是吧?那我就把中庸搬出來,現在又多了一個荀子。而且推崇荀子還有個好處,能把法家拖下水。

想到這裏嶽山也就沒有在多聽,轉身返回了辦公室,要把這件事情給記下來免的忘了。

嶽山本以為王績三人交換著看一天時間怎麽也能把那本書看完,結果他發現自己太樂觀了。

三個人整整用了四天才看完,差點沒把他急死。

不過好消息是總算看完了,馬上就能知道這本書能不能直接發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