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海界縣1

李佑話都沒說完,狗子一下就跪了下來,李佑是家主,他是家奴,雖然在李家過的逍遙自在,李家也並沒有真當他們是奴隸,可他們都清楚,這是李家人好心善。如今李佑作為家主把家主的姓氏給了他,這可是一種榮耀,這時候的人都知道這個,一般家主賜家姓給家奴,這便是對家奴的一種認可。

“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李佑雖然也知道這些,但他是真不把狗子這些人看成是奴隸的,僅僅是當作手下人在看待。

狗子並沒有起身,依舊跪在地上,並說道:“請少主賜名。”

李佑微微搖了搖頭,思索了一番說道:“就叫李震吧,好了,你趕緊起來。”

狗子笑著起了身,趕緊坐了下了,這船可不穩,晃得厲害。坐下後,狗子一直在念著自己的新名字,總算是有個正式的名字了,這可比叫狗子強太多了,原來手下人都叫他狗哥,現在得叫震哥了,怎麽想都覺得這心裏美滋滋的。

風雨過後,已經是半夜了,眾人這才開始做起了吃的。直到午夜過後,大夥才入睡。躺在**,李佑還沒睡,他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船,這回還是近海,而且風暴還不算大,真要是在海上遇到超級台風,他這三十多米長的船可真不夠抵禦的,還得把真正的大船造出來,這才能在海上隨意航行,直到他打定了主意,這才沉沉睡去。

次日,又是一個晴空萬裏的豔陽天,一大早他們便起錨出航了,到驩州,他們還得要明天才能到,這路可還有點遠。當他們看到了海岸時,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可等到他們的船靠近海岸時,原本還在進行捕撈的兩條小漁船掉頭便跑,這可是讓李佑有些鬱悶,這小漁船跑肯定是跑不過的,李佑已經追了上去,好不容易看到人,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他都要問問。

不到半刻鍾時間,其中一艘小漁船便被他的船給攆上了,也幸好這捕魚的個漢人,一聽對方是大唐的人,這才沒拚命的逃離,船家剛才是真以為遇上了海盜。

當小船靠近了李佑的帆船後,李佑在船舷上低頭對下麵的漁民問道:“這位老哥,請問這裏是何地界?我等是要去驩州的海界縣,不知是否走對了路。”

“郎君此行並無錯,這裏便是驩州,而海界縣還在下頭八十裏,那裏有個河口,也有個碼頭,縣城就在岸邊幾裏處,甚是好找。”

得了信,李佑便讓人順著海岸往下走,隻要找到河口就算是到地方了,八十裏對他們而言並不遠,要不了一個時辰就能到。

當他們兩條船看到河口時,便朝著河口而去,河口處可以看得到這裏僅有的幾條漁船還在捕撈,所謂的碼頭就是棧橋,船行的很慢,慢慢在靠近棧橋,這棧橋實在是過於簡陋,李佑生怕一個不小心自己的船就能把這棧橋給毀了。

“狗子,記得叫人在這裏重新搭建棧橋,這比咱們零時搭建的棧橋差遠了,真不知道是誰修的。”

“少主,你不是已經給我賜了新名字了嗎...”

李佑這才轉身看向了他,笑著說道:“這是你的大名,往後往外就稱李震,對我而言,還是叫你小名習慣些,這多年了,我可是叫習慣了,我方才的話你聽到了沒有?”

“聽到了少主,我明日就帶著弟兄們在這裏重新搭建一座棧橋。”

李佑踩著棧橋的薄木板上了岸,這才放心了,他是真怕這這棧橋不穩,很多地方都還是麻繩加固的。

這裏的人們見兩艘大船靠在了碼頭,也是多有警覺,不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麽的,倒是這裏收稅的兩個差役見他們像是商人,便上了前巡查,打算收稅。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兩個差役一到李佑和狗子跟前,便說道:“你們是何人,若是來海界縣做買賣,我等是要上船查驗的,並根據貨物多寡收取稅款,若是隻到此停留補給,隻需繳納銅錢五百。”

“你們的意思是不管如何,我們都得交錢?那若是我等不是商人,還交稅錢嗎?”狗子很是玩味的問道。

“哼哼,不是商人,那你等是何人呐,總不會是強人吧,你等與我們皆是漢人,我也不為難你們,三百文便不搜船了。”

就當這個差役把話說出口時,雙體船已經靠在棧橋上下人了,全是身負強弓腰跨長刀的黑衣青年男子,一下船便朝著岸上而來,真是把這兩差役給嚇到了。

讓他們更加意外的是,李佑直接就扔了兩片金葉給他倆,說道:“這是賞你們的,我們是隨新任海界縣縣令到此赴任的,這賞錢可不白給,你們二人可聽明白了?”

其中一個差役趕緊收了金葉麵帶笑容道:“這位郎君,小的自然明白,若是有何問題,郎君大可相問,隻是不知道明公在哪呀?”

“秦風,過來,把官碟給他們兩瞧瞧。”李佑見秦風和高懷亮已經過來,便開口喊道。

他這一聲喊可是真把兩個差役喊得來愣住了,要真是縣尊到此赴任,那這少年直呼其名,那他又是什麽人呀,反正他倆是不敢多問了,隻等查驗過後再說,當看過官碟之後,兩人立馬就給秦風跪了下來。

倒是李佑再次說道:“好了,你們倆起來,帶我們去縣城,路上再好好給我們說說這海界縣是個什麽情況,記得,若是胡說八道,可有你們兩人受的,你們兩人可聽清楚?”

“聽清楚了,郎君。”回了話,兩人依舊沒敢起身,倒是秦風說道:“叫你們起來,就趕緊起來,現在就帶著去縣城。”

“是,明公。”

隨後,留下了大部分人看守船隻,一行二十餘人跟著兩個差役便往縣城而去。路上李佑大致看了看這裏的情況,水田並不多,樹木倒是不少,就是不知道縣城周圍是不是也是這般模樣。

詢問之後,才知道,這裏的人大部分是原來這裏的原住民,開墾田產的大多都是漢人,雖然官府推行了政令,隻要開墾出新地的,這地就是誰的,但效果很一般,原住民們大多都喜歡打獵捕魚為生,種地似乎還不如打獵來的輕鬆。

至於人口,整個縣就一千三百多戶,五千餘人,縣城裏,大部分是漢人,縣城周圍也是這樣,隻有少部分願意耕種和經商或是做工的原住民住在這,大部分依舊是住林地,在那裏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