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三、原來是你!

第二天......

一天的喧囂之後,王府的日子照常要過。

昨晚周麗燒製的灰綠色琉璃瓶留在王府,成為府中的新收藏。

不過更加讓李星洲感興趣的還是那口堿。

經過再三觀察,又帶著月兒用這東西洗了衣服,和麵團攪和在一起觀察反應,折騰一早上。

月兒一臉懵逼,時不時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問東問西,在他盡可能的解釋得讓她聽得懂,其實看小丫頭表情還是沒聽懂的一通操作之後......

李星洲一拍腦袋,終於搞明白了,對啊!怎麽把這東西給忘了!

他基本可以確定這“口堿”的主要成分是什麽了,就是——純堿!

在後世,它生產規模十分龐大,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東西。其主要用於平板玻璃、玻璃製品和陶瓷釉的生產。還廣泛用於生活洗滌、酸類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如果純堿這個名字令人陌生,那麽也可稱之為——蘇打,或者碳酸鈉。

純堿隻是叫法,其實它屬於鹽,不屬於堿。李星洲也像發現新世界一般,因為這雖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原來加了這東西能夠大大降低沙子的熔點。

要知道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熔點超過1700度,可看昨天周麗用的爐火和坩堝,其溫度絕對不超過一千度,狀態最好時應該八九百度,接近千度的樣子。

因為他知道普通陶瓷的耐熱性,靠陶瓷坩堝損壞的情況就能推測大體溫度。

可就是這種溫度,混合口堿粉末之後,沙子居然融化了!

怪不來別人沒法燒製琉璃,雖然遍地都是主要成分二氧化矽沙子,可在見周麗操作之前,整個王府,他和眾多工匠,根本沒一個人知道怎麽把沙子燒成膠狀或者流體狀。

其實李星洲之前也都想過,還私下嚐試過,因為人人都聽過說過沙子高溫下就能燒出玻璃的傳說,所以他也天真的試了,結果根本沒用,原來是少了這東西。

李星洲大喜,連忙帶著月兒回家,也來不及收拾一身的口堿粉末,急匆匆把這個發現記錄下來。

這一重大發現,讓他心裏對未來的規劃也有更多思考。

碳酸鈉主要從純堿礦中提取,方法並不複雜,古人就會生產販賣,從日常使用的“口堿”來看,顯然是加工過的,但純度並不是很高,至少達不到後世水平。

李星洲現在也算明白過來,為什麽狄至會說淮河一帶有純堿礦藏,說吐蕃,遼國北部等地善產口堿,大量口堿都是從吐蕃買過來,還有一些從遼國賣過來,景國自己也產,但不夠多。

因為這東西在高原湖泊周圍有大量存儲。

蒙古,新疆一帶的高原湖泊周邊都是,而且純度更高,而中原一帶淮河流域也有很多存量。

這不比石墨重要,但也是重要資源,簡單的說,工業上的各種玻璃製造,生活中的洗滌,烹飪等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純堿礦。

李星洲不得不用筆在桌前的地圖上往北再畫了一些,將蒙古往南大部都劃進來,這一畫,可就是龐大無比的大片地區。

以前他隻往南畫到遼國上京,因為蕭鴻祁知道那裏有石墨礦藏。

石墨可比純堿還重要,王府的鋼鐵冶煉,玻璃製造,都離不開石墨,在後世,m國也將石墨列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

遼國上京,後世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附近......他總有一天必須得到,不為別的,上京城他看不上,就為那裏的石墨礦藏。

可如今再往北,越過陰山山脈的遼闊草原,他也想要,因為那裏有豐富的純堿資源!

蒙古比起西域吐蕃的天險,從北運輸顯然是更加方便的!而且士兵也不會有身體不適。

以後,隻要純堿資源足夠,就能源源不斷生產玻璃製品,生活用品,當下問題核心在於......狄至。

下午,李星走去了新軍大營,訓練場上塵土飛揚,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馬蹄聲混雜一片。

自從魏雨白加入之後,騎兵也開始大規模的訓練,按照李星洲的要求,所有騎兵都訓練成輕騎兵的作戰方式。

其實在景國,因為少馬加上甲胄技術的進步,本著好鋼都要用在刀刃上的想法,精銳騎兵都是重騎兵,既正麵接敵的打法,輕騎兵也不少,但都是重騎兵挑選剩下的馬。

景國的主力,依舊是重裝步兵。

所以當聽說李星洲要把新軍的三千騎兵大部分訓練成輕騎兵的時候魏雨白十分詫異,還向他說這麽好的鎧甲和馬具當輕騎兵用太浪費。

不過李星洲依舊堅持,這點上狄至和嚴申都讚同,他們一起在南方打過仗,知道新軍的出現意味著什麽。

正麵衝鋒?再厲害能衝過頂級遂發槍槍和火炮轟擊嗎?

蒙古鐵騎的最後輝煌也是在法國火槍手的抵近射擊中落幕的,所以新軍從來不擔心正麵戰場的壓製,要擔心的側翼的掩護,還有正麵戰場擊潰敵人之後的擴大戰果。

大多數百姓對於戰爭是擔憂不安的,而對於新軍而言,更多的是苦悶。

因為新軍不能出征,新軍拱衛京都。

為什麽新軍如此想要上戰場,其實說白了,新軍從基層軍官到高級將領,大多數都出生寒門。

基層士兵出生寒門不難理解,因為在景國這樣文悅武嬉的大環境之下,若不是寒門讀不起書,誰會去當兵。

更重要的是軍隊高層,狄至,嚴申等人都是寒門出身,對於寒門來說,上升的通道隻有戰功。

而之所以選擇當兵,是因為景國禁軍都是職業軍人。

所謂職業軍人的意思就是國家養著,發軍餉,平時的任務是駐防和訓練,隨時準備打仗。

想來這不是很普通?

其實一點都不普通,在景國之前,基本所有的士兵都是一邊耕種,一邊訓練,打仗時再上戰場,相當於預備役,也成為府兵製,到了景國就叫廂軍,是地方軍隊也是如此運作模式。

而一旦成為中央禁軍,既嶺捷、武烈、神武、新軍四軍中的一員,經濟來源就是國家派發的軍餉,同理的拿了軍餉,就要聽從朝廷調遣,不得擅自離營,否則就是逃兵,要斬立決。

所以三衙克扣軍餉對禁軍造成的傷害比之前任何的朝代都要嚴重。

職業化本來是軍隊戰力增強的一個大好方向,也正因景國商貿繁榮富庶,才能養得起職業化的軍隊。

可偏偏三衙一吃兵血,職業化就變成中央禁軍最大的苦痛!

廂軍軍餉少,但人家一年有時間可以耕種,可以做工,可以有各種辦法養家糊口,你再扣也能活得好好的。

可禁軍少了軍餉,那就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啊。

這個弊端,跟當初的大送一模一樣,都說宋兵不能打,可設身處地想想,都這樣了你讓人怎麽為你賣命?誰願意為這樣的朝廷賣命?

最坑的在於,扣不扣餉皇帝是明白的,可皇帝偏偏是默許的.......

默許的道理很簡單,設三衙養禁軍就是怕禁軍隻聽樞密院的然後造反。可皇帝又一想,還不放心,如果三衙養兵要是跟禁軍關係好,禁軍隻聽三衙的然後造反怎麽辦?

現在好了,三衙克扣禁軍軍餉,禁軍對三衙怨聲載道,皇帝放心了,這下禁軍不可能跟著三衙造反了,三衙首官也放心了,摸摸脖子覺得自己腦袋安全了。

可是禁軍呢?

沒人想過.......

幾十萬禁軍將士的生活起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