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陳飛他們的任務,就是首先把這個大白鯊幹掉。

之前已經有好幾個中隊上去和大白鯊交過手了,但要麽打了平手要麽就是吃了虧,有一次,一個老飛還被迫跳傘了,戰機也摔了粉碎。

這個外星戰機編隊似乎已經明白了平川基地的可怕,所以時不時就過來騷擾,阻撓基地的建設,基地起飛的很多戰機,執行任務時也時常被攻擊,害得大家都有點兒人心惶惶的,因為基地裏的大多數戰機都是殲十C,無論是能量還是航電係統,都占不到什麽便宜,再加上那六個外星飛行員的飛行技術和戰術戰法又無比精湛,所以基地裏的飛行員們吃盡了苦頭,陳飛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這個大白鯊給宰了!

大家先一一閱讀平板裏的資料。

看完了資料,大家開始分析了起來。

“我覺得,這種雙發重型戰鬥機應該是最先進的型號,比我們上一次幹掉的那三架都還要先進一些,主要是航電係統方麵!”楊冬首先分析。

“沒錯,這裏麵記錄的幾次戰鬥,我們的殲十C都被幹擾了,無法發現對方的蹤跡,很顯然,他們的電子戰能力應該是升級過的!”

“能量優勢變化倒是不大!”黃海軍說。

大家都點了點頭。

“如果遇到他們,還是要充分發揮編隊作戰的力量。”李成說。

“要充分利用頭盔瞄準具,搶先下手!”

“哦,還有一點,我們殲十D的光電瞄準係統。”李東海說。

現代戰機的主要探測係統是機載火控雷達,這是一種主動探測設備,但其主動發射的電磁波會暴露自己的行蹤,甚至因此成為敵人的目標,危及戰機本身。特別是隨著具備高雷達隱身性的五代機的出現,機載火控雷達的探測效果大打折扣。

那麽,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呢?人們想到了早已存在的紅外搜索跟蹤係統。

全球第一種安裝現代化紅外搜索跟蹤係統的戰鬥機一般公認是蘇聯的米格29戰機。現在,美國在這方麵的技術水平已經超越了俄羅斯。美軍“超級大黃蜂”戰機安裝的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可以在各飛行階段以被動方式探測多種目標,無需擔心電子探測及無線電頻率的反製。

F35隱身戰機上也安裝了被稱為光電指示係統EOTS的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同時還安裝了開創性的被動式探測係統機載光電分布式孔徑係統EODAS,在機身6處不同的位置上各安置一個紅外傳感器,可對全機360度範圍內來襲的導彈或逼近的飛機進行紅外探測及跟蹤,並與雷達、電子戰設備、數據鏈傳來的信息融合,整體輸出在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上,使得飛行員能具備全空域態勢感知能力,從而最快最好地做出判斷和決定。

曾有媒體指出,隻要俄中能用高速數據傳輸頻道聯係兩架或多架裝備了長波紅外搜索跟蹤係統的戰機,他們就會用以建造對付隱身技術的係統。既然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可以發現隱身戰機,為什麽還需要兩架或多架裝備紅外搜索跟蹤係統的戰機聯?

比起火控雷達,紅外搜索跟蹤係統有著突出的優點,但是對目標實施導彈攻擊和計算射擊參數則需要連續的測速、測距。激光測距儀當然能夠進行測距,但是激光在大氣中衰減很厲害,其工作距離往往小於紅外跟蹤係統,有時候就很難實現遠距離測距。例如,陣風戰鬥機的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其紅外探測能力達到130公裏,但是激光測距儀大概隻有3040公裏的探測距離”。

這樣,如果目標位於激光測距儀工作範圍外,就必須通過多架戰鬥機的紅外搜索跟蹤係統對目標進行測角,然後再通過數據鏈係統共享數據,根據戰鬥機之間的位置和速度關係,計算出目標的距離和速度,這樣才可以為導彈攻擊提供充足、精確的數據。

殲十D的光電瞄準係統EOTS,可以簡單理解為IRST和FLIR的結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功能也更加強大,全世界隻有之前的F35和殲20裝備,這一次,殲十D也安裝了這個係統,所以,在之後的戰鬥中,大家要充分發揮這一係統的功能!

第157章 第一次巡航

157第一次巡航

很快,陳飛來到平川基地的第一次任務,來了!

神龍中隊的六個隊員一起在陳飛的宿舍裏研究,他們先了解了這一次任務的相關背景,然後又集體學習了平川基地附近的地理地形和氣象知識,待得這些東西全部都爛熟於心了,然後開始進行地麵模擬。

因為是第一次任務,所以神龍中隊的第一次飛行,六個全上,一起執行首飛任務。

第一次巡航任務的航線是上級部門早就給他們製定好了的,大家隻需要熟記每一個航點的坐標,以及兩個航點之間的地理地形以及氣象情況,當然,哪一條航線要怎麽飛,飛機之間要怎麽編隊,哪一架戰機在哪一個位置,這些都是要一遍又一遍演練的,以求爛熟於心,形成本能。

當然,這其中,大家還要設置一些空情,比如突然遭遇惡劣氣象,或者是突然遭遇外星戰機,這個時候要怎麽應對,等等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一個預案。

到達基地的第二天早上,神龍中隊就開始加入了戰備值班的隊伍,這一天的早上十點,全新的神龍中隊第一次升空執行任務。

六架殲十d集體升空,在090方位、1000米高空完成了編隊。

神龍中隊的編隊和之前的殲十c編隊形式大為不一樣,六架戰機分成三個小組,一個在高空,一個在中空,還有一個在低空,而且每一個小組的兩架戰機之間也錯落有致,相距很遠的距離。

之所以這樣編隊,是因為殲十d已經具備了先進的數據鏈技術,完全能夠做到數據共享,所以,編隊的目的是編織一張大網,一網朝著一個方向打過去,以求一網打盡。

普通的機載雷達,目前比較優秀的是aesa雷達,掃描範圍不過左右各60度,上45度左右、下15度左右,這還是極限,實際上每次掃描隻能左右各六十度,上下大概10度左右,探測距離也就一百公裏,視場非常狹窄,探測和引導都需要先將機頭對準目標。

比這個先進的是三麵陣廣角雷達,探測能力比之前的提升2倍左右,視場範圍有120度左右,並且具有一定的向後看的本領。比如lkf601e雷達,他著重強化了多功能火控能力,對戰鬥機探測距離大於170公裏,能同時跟蹤15個目標,同時交戰4個目標,對海最大探測距離220公裏,對地最大探測距離300公裏。

但盡管如此,一架戰機的機載雷達探測空間是很有限的,這個有限的空間和作戰的廣袤空域比起來,真的是太渺小了。

所以,以前的戰鬥機,哪怕是殲十c,除非有預警機罩著,否則作戰效能真的是大受限製的。

但殲十d不一樣了,殲十d擁有了完整的數據鏈技術,所以,大家可以讓每一架殲十d戰鬥機成為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架殲十d就是一個探照燈,神龍中隊的六架戰鬥機就是六個探照燈,不同的探照燈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通過嚴格編組,完全可以讓六個探照燈形成一個探照燈網,一下照過去,就能照射六倍於單機的空間,而數據鏈,就是把這六個探照燈所看到的內容聯網組合起來,然後再分別傳送給每一架戰鬥機,這樣,一架殲十d的視場就是原來的六倍。

如果頭頂上再有預警機,那——

預警機的視場也會適時傳送到戰鬥機上,如此一來,殲十d就擁有了真正的千裏耳和千裏眼,就可做到先敵發現和先敵打擊。

不過,數據鏈的最可怕之處還不僅僅隻是這一點,數據鏈的最可怕之處,是能夠讓戰友隱身。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神龍中隊六架戰機一起編隊飛行,位於編隊最左側的楊冬,他的火控雷達發現了一個目標,當然,此時,由於他打開了機載雷達,所以他的雷達波束也被對方接受探測,對方知道了他的存在,小心的提防著他。

而此時,與目標相隔甚遠的陳飛,他通過數據鏈也看到了那一個目標,所以,他迅速拉升高度,一邊從對方雷達的探測邊緣包抄過去一邊實行無線電靜默,就像一頭偷吃羊羔的大灰狼,等到他摸到對方身側,打開火控雷達,對方發現他時,已經逃無可逃了,如果陳飛不用雷達,而是直接使用光電係統鎖定,那——對方更是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所以神龍中隊的六個隊員中,李成是最喜歡數據鏈的,研究也最多,因為數據鏈和他的性格簡直就是相得益彰。

編隊完成,陳飛開始呼叫基地:“長江,我是神龍,編隊完畢,是否按計劃巡航,完畢!”

今天擔任指揮員的是張雲龍。

由於張雲龍的強烈要求,基地的呼號被定為了長江,預警機的呼號被定為了黃河。

這家夥的心思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是想讓以後加入這個基地的那些本地飛行員,每一次出任務都要喊一聲長江或者是黃河,他想把這兩個對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意義的名字,銘刻進那些飛行員的骨子裏。

聽到陳飛的聲音,張雲龍拿起送話器道:“神龍,方向090,按計劃巡航,完畢!”

“明白!”陳飛答應了一聲,隨即推油門杆,把速度提升上來後,壓操縱杆,下高度至五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