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5章 剪刀差

臘戍在木姐口岸的南方一百二十公裏,是緬北撣邦的中心城市。撣邦自認這是首都,但外界並不認可。不過‘聖光’獲得的投資許可就是這些地方邦給與的。

丹波坐著小四輪貨車,從北麵的木姐趕來此地。他所處的車隊足有二十幾輛,這次是運載貨物到臘戍出售。

說是中心城市,其實臘戍的人口隻有二十萬左右,相當於國內一個鎮,甚至一個鄉。這麽點人口撐不起多大的勢力,更不會有多強的武裝力量。

北麵來的車隊停在城外關卡,幾個撣邦的士兵過來查看通行證。他們大多瘦小,軍裝鬆鬆垮垮,顯得手裏的武器特別不匹配。

從木姐到臘戍還是條土路,但比崎嶇的村寨山路好多了。每輛小四輪貨車都拉了兩噸的貨,基本是些生活用品。

丹波從領頭的小四輪上跳下,操著地方口音跟關卡的士兵套近乎。他掏出一包煙,挨個的發,發到剩下半包就全給把守關卡的小頭目。

煙是‘大重九’,很老的牌子,檔次和價格都不高。‘聖光’批發了好多,專門用來在東南亞底層傾銷,賣的比在國內還貴兩三倍。

不但煙貴,‘聖光’在緬甸銷售的啥都貴。

接了丹波發的煙,把守關卡的士兵也心滿意足。他們目前的要求不高,能撈一根煙就很開心。二十幾輛小四輪貨車不受任何檢查,輕鬆駛入臘戍。

臘戍的城市建設還不如國內的小縣城,路不好,房子不好,但不代表這裏不需要商品。車隊剛剛通過關卡,還來不及前往市場,道路兩旁就擠過來十幾號當地商人。

丹波跳下車,揮舞雙手喊道:“讓開,不要擋路,讓車隊進市場卸貨。不讓開就碾死你們了。”

丹波非得用推搡的方式,才能把擠過來的當地商人弄走,非了好大勁才讓車隊進入城郊新搭建的市場。

‘聖光海外開發公司’目前隻深入到口岸周圍五六十公裏的範圍,除了少部分‘勘探’隊會遠距離到上百公裏外活動,大部分公司職員專注於打好基礎。

但為了施加影響力,公司不介意派出車隊拉著貨前往某些中心城市。除了臘戍,還有更北麵的密支那,南麵的曼德勒,或更南麵的仰光。

仰光作為首都,在緬甸的最南麵,距離中部城市曼德勒有近六百公裏的距離,距離緬北最遠更是一千二百公裏。對於落後國家而言,距離就是統治的最大障礙。

丹波出生在緬北,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他過去的活動範圍被局限在很小的圈子內,對世界的認識猶如井底之蛙。

在老街縣的野戰醫院,丹波頭一回看到電視,乘坐汽車,聽到廣播,接觸到工業文明。這在過去都是‘將軍’級別的頭領才能擁有的,他頂多有個一知半解。

可在醫院住了半個月,他天天一早起床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晚上看中央一台的‘新聞聯播’,電影電視劇也全中文,接受到的信息是過去從未想過的。

丹波沒覺著有什麽不好,反而特別新奇。他和好多同齡人猶如海綿吸水般,饑渴的接受灌輸而來的知識。集團說啥,他都覺著是對的,因為集團夠強。

半個月後,大腿上槍傷好的差不多,丹波就跟成百上千的年輕人一起加入到‘聖光海外開發公司’。他完全沒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隻知道這是份好差事。

如果沒有‘聖光’,這些年輕人要麽在田裏務農幹苦力,要麽加入某個勢力扛槍當炮灰。但現在‘聖光’給他們提供了更有保障,收益更高的工作。

這就跟美國收割全球高端人才一樣的道理,提升收入和環境,簡直無往不利。隻有意誌極其堅定者才能抵禦這種**,普通人完全做不到。

丹波的任務就跟充當翻譯兼職向導,他帶著公司的隊伍到處跑,要麽深入山嶺找零散的地方村落或武裝勢力,要麽跟隨車隊到‘大城市’做生意。

車隊到臘戍,卸下來的都是些不值錢的玩意。

鐵皮桶,蠟燭,手電筒,熱水瓶,醫用酒精,食鹽,汽油柴油,亂七八糟,什麽都有。隻要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集團都提供。

商品都來自雲南的小企業,在接受大規模改造之前,緬甸的市場可以養活這些技術落後的企業。這好歹穩住點就業,或者容納一部分國企重組淘汰的職工。

由於內戰的破壞,緬甸沒啥工業,隻能提供些農林業產品。工業產品基本靠外購,來源往往是中國,泰國或者越南的低端貨。

貨物卸下後,當地商人就開著同樣來自‘聖光’的小三輪進行采購。交易直接使用軟妹幣,出售的輕工業品價格比在雲南貴,收購的當地產品卻比雲南便宜。

隻要緬甸沒有自己的工業能力,傾銷的‘剪刀差’就不會停下。這跟集團在東歐一帶做生意可完全不同,大毛那邊可是有工業能力的。

卸完貨,車隊又會采購來自曼德勒等地的大米,裝車運走。每次的貿易量都不會很大,頂多三四萬塊,但每天都會有車隊來。

丹波作為翻譯,還得幫車隊談論下一次的訂單。當地商人幾乎什麽都要,要更多的車輛,要更多的汽油柴油,要化肥農藥,要發電機拖拉機。

有錢人會買走幾台二手的錄像機和錄像帶,或者其他什麽家電。雙方貿易需求很大,唯一的製約就是路太差,不能跑載重十幾噸幾十噸的大貨車。

至於鐵路?還太遙遠。

車隊抵達臘戍已經是下午,夜裏再跑爛路回去有點危險。丹波作為向導,安排車隊的司機在城裏的貨棧住下。他自己倒想上街逛逛。

在過去,臘戍對丹波而言就是大城市。他向往此地很久,一直沒來過。但現在真的來了,每逛一次就失望一次。

相比正被‘聖光’投資建設而快速現代化的木姐,臘戍隻有低矮的土房,破碎的街道,橫七豎八的露天溝渠。

城裏到處都是軍人,時刻準備打仗,又完全比不上公司的那些安保人員。武器裝備更是相差甚遠,連車都沒幾輛——‘聖光’作為一家公司都可以在此地開無雙。

臘戍就沒幾條路,走來走去也就那樣。興致闌珊,丹波準備掉頭會貨棧。

路上卻忽然竄出來兩個帶相機的老外,其翻譯攔住丹波,趾高氣昂的說道:“這是英國bbc的記者,想跟你做個采訪。好好跟他們說話,會給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