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見鐵球已成,便將真元運至心脈,引動純陽心火,祭出真火。這時,便見一股透明若水,純淨至極的火苗從楊過的手上冒出,火焰的溫度通過它周圍極度扭曲的虛空便可見一般。這時,小龍女被高溫逼得不由得又退了3,4步,心中駭然的想到,“過兒實在是太厲害了,怪不得他敢自稱神仙呢。”

祭出真火後,楊過便控製真火凝練空中的鐵球。剛開始的時候,鐵球迅速變小,一柱香的時間,便由一米左右的直徑變成直徑不到一尺的小鐵球了,可是時間越久,變化越小,到後來,煉化一個時辰,也不見鐵球變小多少……

三天之後,楊過看著手中的鐵劍,欣然一笑。隻見這柄劍長1.2米,寬3指(約4cm),重三百六十八斤(別懷疑,那可是數千斤釩鐵煉出來的)。整柄劍渾然一體,通體呈銀色,劍身劍柄等完全由一整塊神鐵鋼精所鑄,外形給人一種俊美飄逸之感,劍身底部刻有兩個小字,名曰:銀龍。

楊過長出一口氣,這可是他重生後第一次感覺到累呢。他看了看遠處趴在石台上睡著的小龍女,目光中流露出一絲心疼,一絲感動。他緊了緊手中的銀龍劍,悄悄行至小龍女身邊,慢慢的將其抱起,卻不想小龍女根本就沒有睡熟,被楊過一碰便醒了。

小龍女睜眼見是楊過,欣喜道:“過兒,你弄完了?”

楊過替小龍女理了理鬢角的發絲,略帶憐惜的問道:“傻龍兒,你在這陪了我整整三天麽?”

小龍女將身體依偎在楊過懷中,迷上眼睛,並沒有答話,楊過也輕輕地擁著小龍女,享受著這溫馨的一刻。過了一會兒,小龍女抬頭望著楊過道:“過兒,都三天了,你累壞了吧?”楊過微微一笑,搖了搖頭,他望著小龍女那純真的大眼睛,忽然有一股衝動,隻見他搬過小龍女的肩膀,使二人麵對麵的看著對方,認真的對小龍女說道:“龍兒,我們成親吧!”

古墓之中沒有了往日的死氣沉沉,長年處於陰暗中的古墓也終於迎來了它“墓生”的第一次“燭光浴”。小龍女已然退下了她那身輕紗般的白衣,換上了林朝英留下的那份火紅的嫁衣。楊過也下山辦置了一些“結婚必備品”,買了一套新郎官兒穿的衣裳,風風火火的將古墓好好的裝扮了一番。楊過知道小龍女不喜人多,老早就決定了二人的親事就辦在古墓之中,可成親畢竟是人生大事,他可不想像原著中的楊過一樣草草了事。

辦置完一切事宜,身著新衣的二人來到放置林朝英畫像的石室,沒錯,這就是二人決定要拜堂的地方。二人攜手來到林朝英的畫像前,跪在擺好的蒲團上,一齊朝畫像擺了一拜,隻聽楊過低聲祝禱道:“小子楊過和龍氏真心相愛,始終不渝,願生生世世,結為夫妻。”小龍女也低聲道:“願祖師婆婆保佑,讓咱倆生生世世,結為夫妻。”話畢,又朝畫像拜了一拜。

拜過天地高堂,二人不由相視一笑,轉過身來,麵對麵的拜了下去。

對拜過後,楊過不由得在心裏念道:“爺爺,您看到了麽?小國(想了半天的小名,總不能叫蟈蟈吧?)在這個世界紮根了,成家了。您知道麽?你的孫媳婦可美了,您高興嗎?小國好開心,好高興呢!小國知道,您在天上也一定很高興吧?”楊過想到此處,不由得有些惆悵,晃了晃腦袋,將惆悵的感覺趕出腦際,今天可是他大喜的日子呢!

禮罷,楊過拉過小龍女站起,二人攜手來到兩人長居的石室之中,楊過取了銀龍劍,遞給小龍女道:“龍兒,送給你的。”

小龍女笑著搖了搖頭,剛要說話,卻見楊過抬手擋住她的嘴,俯身在她的耳邊輕道:“龍兒,這是我給你的定情信物呢。”小龍女聞言俏臉一紅,接過劍來,卻是沒在推辭。楊過見狀微微一笑,雙手環住小龍女的纖腰,在她耳邊壞笑道:“龍兒,你說我們是不是該入洞房了?”

小龍女點了點頭,而後又問道:“過兒,洞房是何物?”

這一句話語仿若炸雷般在楊過心中響起,隻見楊過身體一僵,搬過小龍女的肩膀,看著小龍女那雙美麗的大眼睛,有點僵硬的問道:“龍兒,你難道真的不知洞房是何意?”見小龍女迷茫的搖了搖頭,楊過不由得在心中仰天長歎道:“苦也,苦也……”

第二日,小龍女俏臉微紅的從石室中走出,後麵跟著滿腦袋冷汗的楊過。楊過用精神力看了看古墓外那初升的太陽,暗歎一聲,心中叫冤道:“金老啊金老,你在原著中怎麽就沒提龍兒她不知道洞房呢?害得我在洞房花燭之夜講了一晚上的性教育講座,卻沒時間去實踐,早知如此,我卻何苦將那兩年的時間浪費在講童話故事上呢?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

楊過收拾好難以言明的心情,和小龍女吃過這兩年來的最後一次墓中的早餐,帶上準備好的行李,攜小龍女來到水路的出口處,大叫一聲道:“第一站,全真教,出發~!”之後就見楊過身上再次湧出那彩色的氣罩,罩住二人後,攜小龍女之手躍入水中,不見了蹤影……

終南山一不知名的水潭之中,緩緩冒出一色彩斑斕的氣泡,氣泡浮出水麵之後,向岸邊飄去。仔細向那氣泡之中望去,可見其中浮著兩個人,二人皆是一身白衣,男的俊,女的俏,仿若神仙中人。此情此景,卻正是:終南山中,活死人墓,神仙眷侶,初入江湖!

(第一卷:終南山,南山中終於寫完了,下一章正式開始第二卷:江湖笑,笑江湖)

PS:這章碼了3小時20多分鍾,才碼了1900多子字,痛苦啊,頭一次這麽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