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回到張家村

從三月到五月,陳馨又參加了兩個會議。不過這兩次都是作為副手去參加的,一個在南邊一個在北邊。

去北邊的時候她還順便去了h大看望師公,給帶了不少這邊的土特產過去。上一次的沙龍開得非常的成功。陳馨雖然沒有時間過去參加,但是韓師兄跟出版社南哥全程參與並兼職做了主持人,他們還把這次的聚會拍了短片,隨簽名書送給了參與沙龍的來賓。

老人很高興,他們不圖名利,隻想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因為這次聚會的成功經驗,出版社那邊覺得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打算出一個專輯,專門做老人們的回憶錄。聽南哥說,好像是跟他們城市的電視台進行合作,選擇了跟出版社有往來的幾位行業裏有名望的老人進行錄製。具體情況陳馨沒過問,這已經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

這次過去,葉老的鄰居問她願不願意出國留學,說他兒子在國外混得還不錯,現在某個大學當教授,妻子也是同校的教授,如果她願意的話,可以給她做擔保。

陳馨目前還沒有這個想法,所以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不過還是留下了老人塞過來的聯係方式,就算不去麻煩他兒子,經常跟老人通個話聊個天什麽的也好。

五一節的時候,張家來電話讓陳馨帶著張璋回去玩,說正好是山上挖筍子的時間,還有一批竹鼠出籠了,筍子燒竹鼠簡直能讓人饞得流口水。

估摸是過年的時候陳馨沒有帶張璋回去,讓張家人心裏不安了,他們還專門打電話給劉春燕,問是不是陳馨生氣了。劉春燕安慰了兩老幾句,說陳馨過去濱南有工作,正好就在那邊過年,而且陳馨的男朋友老家也是那邊的。反正說了一通還是沒有打消張家人心裏的不安,這不,才四月中就打電話來讓他們回去。

陳馨想了下,暑假的時候張璋要去棋院學習,自己也要工作,估計回去張家的時間基本沒有,而且怎麽說張家人也是張璋的親人,她不可能讓張璋跟他們斷掉聯係。安排了下五月份的工作計劃,陳馨答應到時候提前兩天帶張璋回去玩一個星期。

因為要帶張璋回去,陳馨四月份忙了整整一個月,人都瘦了一大圈,要不是她還經常給自己燉湯熬粥,還不知道得瘦成什麽樣兒。到五一前的那一周,她基本三餐都靠私房菜館解決兩餐,整一周時間睡了沒有十五個小時。

回到山上之後,陳馨不用再管張璋的吃喝,埋頭睡了一覺,直接睡過兩餐的時間。

“小馨沒事兒吧?昨晚就沒吃飯了,今天早上也沒起來,這都快中午了……”

張奶奶擔憂的瞅了下陳馨睡覺那屋的門。旁邊坐著寫作業的張璋。

“奶奶不要擔心,我小姨這周加班累慘了,讓她好好睡一覺吧。”張璋的作業是劉爺爺給他布置的,學寫字,用鉛筆描紅。

張璋很聰明,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開始認字了,自己也要鬧著認字,還在學習拚音。陳馨給他買了好多繪本,都是看圖識字的類型,而且是短語,一副圖畫一句話的那種。每句話的下麵還有拚音,張璋自己已經能拚寫了,一本繪本給他差不多可以自己讀完。

幼兒園對孩子認字的要求不高,但是張璋的識字量差不多是一年級小朋友的水平,對漢語拚音的掌握更是遠超同齡的孩子。

跟張璋一起學認字的是宋可可小姑娘,她的速度要慢很多,但是宋可可寫的字比張璋強,基本是剛會握筆開始,就在爺爺和爸爸的教導下,開始學寫偏旁部首。現在人家已經在寫毛筆字了,而且寫的字雖然沒有啥力道,可比很多成年人的字都要規整。

張璋也在跟著宋老師學寫毛筆字,不過他要晚一年學,現在寫的字跟宋可可小朋友完全沒法比。

這倆孩子的文化教育大部分是來自家庭的教導,宋家給倆小孩上文化課,陳馨每周會帶著倆孩子去學校的英語角聽大學生們的朗讀或短劇表演,讓倆孩子打小開始接受語言的洗練。幼兒園其他的孩子也有在校外參加興趣班的,反正感覺上從現在開始,已經有很多家長開始讓孩子在幼兒園就緩慢加速了。

陳馨不支持也不反對,她覺得隻要孩子願意學就行,所謂贏在起跑線,那估計得從投胎就開始拚了。

等到陳馨睡醒已經是五一當天的下午,她出來的時候,張璋正跟隔壁家小四在剝筍殼。

小四他們早上就去林子裏挖竹筍了,那時候張璋都還沒起床。下午天氣比較熱,大人們不許小孩子進竹林去玩,就讓他們在院子裏剝筍殼,答應給他們炒鮮竹筍吃。

這邊的竹筍不是那種厚厚的冬筍,而是細長的水竹筍,還有一些慈竹筍子。不過小四說現在慈竹的筍子已經不太好找,想要挖的話,還得往山上去。陳馨過來瞅了一眼,給孩子們玩的筍子都隻有手指粗細的那種,大一點的全用來泡酸筍了。酸筍是可以賣錢的,這是一筆不小的進賬,所以基本上自家吃的筍子都是那種比較小,泡出來不太好看的。

“小姨,我想吃酸筍燒牛肉了。”聞著小四從家裏撈出來的酸筍的酸味,張璋揉了揉小肚子,感覺嘴巴饞得很。

小四家的酸筍泡得很好,就這麽空口吃都挺香的。

陳馨嚐了一點,點頭:“行,待會兒問問你大伯有沒有牛肉,有的話小姨給你燒筍子。”

正好嚴春華從院子外回來,聽到陳馨的話,應了一聲:“牛肉沒了,明天讓他大伯去買去。家裏有臘豬蹄和排骨,還有竹鼠。酸筍燒竹鼠也很好吃,就是要辣點才夠味。”

張璋現在也挺能吃辣的,聞言抬頭看了陳馨一眼,有點猶豫到底是燒臘豬蹄呢還是燒竹鼠。

“我們燉個臘豬蹄煲,然後酸筍炒竹鼠,我看你們還弄了些竹蓀回來,明天殺一隻老母雞,用來燉竹蓀是再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