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雪十分緊張地守在旁邊,眼淚汪汪地問道:“先生,你沒事吧?”

秦笛道:“虧大了!就因為幹掉三艘船,折損我十年功力!”

晏雪看他胸骨塌陷,身子都直不起來,心疼得直咬牙,道:“別管幾年功力了,隻要人活著就好。”

秦笛道:“死不了!我需要閉關一段日子。先治療外傷,然後才是內傷。”

“先生您說吧,需要什麽東西,我去幫你拿。”

“去拿一百盞紫外燈來……”

從這天開始,秦笛開始閉關,沒法介入隨後的戰事了。

秦笛心裏明白:“幸虧我是仙人轉世,擁有深厚的仙基,如果換一個人,肯定被天雷劈死了!”

正因為這個緣故,他不敢讓晏雪出手,去幹涉戰局的進展。

太上老君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作為天道而言,對“強人”有約束,功力越高,受到的約束越強!所以秦笛身為築基修士,本不該介入凡人的戰爭。而顧如虎剛剛踏入煉氣第一層,在老天眼中跟凡人差不多,他受到的天道反噬比較小。如果是晏雪出馬,受到的約束比顧如虎強許多倍,但是趕不上天道對秦笛的約束。

換句話說,顧如虎功力低,他能親自上戰場殺鬼子;晏雪功力高,冒的風險就比較大;換成秦笛的話,就不應該出手。

在某種意義上說,落後就要挨打,撕開溫情脈脈的麵紗,中國自明清以後不思進取,數百年內沒有給地球做出較大的貢獻,所以被人家打上門來了。同時這也是一場考驗,如果萬眾一心,奮起抗戰,獲得最後的勝利,那麽老天將會嘉獎中國人!

基於這樣的背景來思量,你說秦笛憑什麽出手?

秦笛身為仙帝轉世,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如果來自外太空,壓根就不會出手。可他擁有三世記憶,第一世乃是中國人,在中國受的教育,還曾是大赤黨員,怎能眼看著百姓被殘殺,而他自己卻一動不動呢?

正因為這個緣故,他忍不住動手,所以承受了天劫,十年功力,化為烏有!

然而即便如此,他並沒有後悔。

他一麵閉關療傷,一麵對晏雪有一番交代:“我有兩件事不放心。第一件,顧如虎和顧如梅的功力不足,如果落入日軍圍攻之下,或許會有性命之憂,你去告訴阿梅,在金陵有一些安全屋,必要的時候進去躲一躲。”

晏雪點頭:“我記住了,第二件事呢?”

秦笛道:“第二件事也很重要,日軍正在蘇南地區大肆劫掠,有一部分珍寶會裝進船裏,然後海運返回日本,你去將珍寶截住,但別再像我一樣,將船一隻隻搞沉了,否則可能會承受天罰。你的仙基還沒有打好,萬一有天雷落下,你是撐不住的。”

“先生,我得守在這裏!要不然,我擔心有人進來,會傷害到你。”

“沒事,我沒有那麽脆弱,隻要靜坐三天,我的外傷就能好一半,內傷要想治愈,恐怕要好幾個月。你放心吧,別說我還有築基初期的實力,就算是煉氣第一層,也很少有人能傷到我。來,把我的儲物腰帶換上,裏麵的空間比較大。”

說話間,他張嘴吐出一朵靈火,靈火飄到他的後背,炙烤著他斷裂的椎骨。

晏雪一直守在他的旁邊,直到夜幕降臨,才叫了幾個保鏢守在門外,而她自己則縱身離開了魔都。

從這天開始,每到夜晚,便有鬼影出沒於長江裏行駛的輪船上,特別是那些從上遊下來的日本軍艦,幾乎每一艘都經過了檢查。那些日本兵好不容易找到的珍寶,黃金,白銀,字畫,貂皮大衣,紫檀木的箱櫃,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1937年11月3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九國條約會議,日本、德國均拒絕派代表參加會議,日本政府聲明中日兩國紛爭他國沒有權利幹涉。意大利則重申要求中日兩國直接交涉,並在會議上反對向日本施行經濟封鎖。國民政府希望各國協助中國與日本交涉。英國表達中立,美國在會議中聲明不介入戰爭,法國則表示無能為力。中國代表顧維鈞抗議會議中沒有對日本進行任何製裁,11月24日宣布無限期休會。

然後不久,金陵保衛戰便開始了。

老實講,經過三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軍隊被日本飛機和大炮狂轟濫炸,損失非常大,國民政府已經宣布遷都重慶,要不要進行大規模的金陵保衛戰,並沒有統一的決心和意誌,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曆史上的金陵保衛戰打得一團糟!

白蟲喜一開始便表示:“現部隊已殘破不全,也沒有後續部隊可調度,建議宣布金陵為不設防城市。”

張群則說:“如我軍自動退出金陵,將來和談時,日軍就不能以武力攻占金陵的戰勝者自居。”

陳誠當時也反對守金陵。

李宗人也主張棄守金陵:“金陵在戰術上是個絕地,敵人可三麵合圍,而北麵又阻於長江,無路可退,以新受挫折的部隊來坐困孤城,實難望久守。”

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讚成李宗仁的論點,並竭力主張“不作無謂的犧牲。”

11月12日,清先生召開第一次防衛會議,何應欽、白蟲喜、徐永昌和作戰組組長劉斐等幾個人參加,清先生說:“說金陵是國際觀瞻所係,守是應該守一下的,至於如何守法,值得再加考慮。”

11月17日第二防衛會議。清先生在這次會上既沒有作肯定的決定,也沒有改變以前的部署。

11月18日一整天,清先生找唐生智溝通,帶領唐到了金陵複廓一帶看桂永清所指揮的教導總隊的陣地。清先生希望由唐來守,在唐應允後,11月18日召開第三次防衛會議,會議上清先生問:“誰負責固守金陵為好?”這時沒有一個人做聲。最後唐生智打破了一時的沉寂,堅決地說:“若沒有別人負責,我願意勉為其難,我一定堅決死守,與金陵城共存亡!”

於是,唐生智就成了金陵保衛戰的總指揮。參戰部隊81000人,多是甫由淞滬戰場撤下,有的部隊傷亡過半,至少也在三分之一以上,而沿途撤退,上有敵機,後有追兵,士氣非常低落。

而日軍雖然有兩艘巨艦沉沒,但陸軍氣勢如虹,攻擊金陵的部隊總共有9個師團,200,000人以上。

雙方對比,實力懸殊,所以這場戰鬥還沒打,中國方麵就已經輸了。

但是清先生也沒想到,日本兵慘無人道,進行了金陵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