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晉爵賜馬

“萬歲,萬歲,萬萬歲!”

晉王李定國和新晉南陽王高文貴山呼萬歲,謝恩已畢,起身送走欽使,方才入廳堂落座。

“這馬,嘿嘿,雄壯。”昌國公高文貴此番晉爵為郡王,又得皇上禦賜戰馬,心中喜悅,溢於言表,“聽人說過,這馬是西夷進貢,連萬歲都沒舍得用呢!嘖嘖。”

晉王李定國向東拱了拱手,正色說道:“萬歲聖明,吾等敢不以死相報。”停頓了一下,他又歎了口氣,說道:“隻是兵凶戰危,人員馬匹,糧草物資尚未準備齊全,欲以捷報慰萬歲之心,恐還需時日。”

甘陝凋弊不下北方,又無海運快捷運輸,在整個反攻作戰中,雖然也起到了策應和牽製作用,但戰果不大。到了後期,滿清主動撤退,集結兵力於直隸,西北兵團便幾乎不戰而取大片地盤,戰功卻難以顯赫。

但西北、東北將是兩個最主要的戰場,這一點朱永興和總參謀部是始終確信並堅持的。隻不過滿清是現在的主要敵人,東北是主要的戰場,西北呢,則要暫時放一放,或者是以穩為主。

晉王李定國在與朱永興和兵部的來往信件中,也知道和理解目前戰略的傾斜。同時,由於糧草物資的關係,西北明軍也隻能是穩步占領,先鞏固陝西,並在保證糧道的基礎上向甘肅推進。

據甘陝,窺青藏,這是總參謀部製定的軍事計劃。在沒有消滅滿清殘餘,結束東北戰事之前,西北是以戰略防禦為主。因為就現在的國力,很難支撐起兩個方向上的兵團級的大戰。

對此,李定國等將領也心知肚明。與遊牧民族打仗,騎兵是關鍵。而被抽調了部分騎兵的西北明軍,確實還需要一個補充和恢複實力的緩衝期。所以,西北明軍雖然定額為十萬,火槍火炮也占據優勢,但卻是以步兵為主,還是最適合防守。

“至少需要兩年至三年。”南陽王高文貴捋著胡子說道:“這還要看遼東的情況,如果能把韃虜消滅,或者打得星散四逃,朝廷才能大力支應西北。當然,這也要看咱們的實力。騎兵,關鍵還是騎兵,沒有數萬精騎,出關作戰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要收複河套地區,以解決戰馬來源。”李定國指點著地圖說道:“蘭州是關鍵,榆林則是藩籬,亦需有重兵駐守。”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陝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河套不僅是產馬、市馬的良地,且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位置極為重要。

同樣的,明軍繼續向北向西推進的阻力也將越來越大。青海和碩特部,回疆和卓,以及漠南的察合台等蒙古諸部,態度不詳,形勢複雜,處之不慎,則有戰事擴大且不可收拾的可能。

“聖上英明。有拉有打,盡複河套或者困難,收複前套當無問題。”高文貴盯著地圖說道。

河套地區按照方向可分為兩部分,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內蒙古部分叫的“東套”。而東套又分為“後套”和“前套”。

高文貴所說的卻是以明朝疆域來劃分的名稱,即黃河以南、長城以北的地區稱前套,黃河北岸稱後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