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轉戰千裏 第八十四章 搶灘登陸

感謝我要遠飛2010,無名無天,心漂浮,楚桑,jforce,沉默de夏花,劍俠dodo,色劍,蝦海,王雨桐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幸福快樂。

朱永興和總參謀部身處後方,製定戰略是根據自身的綜合實力,采取的是最穩妥的軍事計劃。但在前線,戰略是被貫徹執行了,但戰果的大小卻要取決於前線將領的能力和魄力。

十一月二十九,距離明軍突破河間防線已過了九天,在東起洋河口、西至戴河口的海麵上出現了如雲的帆檣。在清軍目瞪口呆的注視下,隆隆的炮聲打破了清晨的靜寂。明軍水師分出兩支小型戰鬥艦隊,猛烈轟擊洋河口、戴河口的炮台,並試圖溯河而上。

南海營海口清軍守備趕忙指揮炮台與明軍艦隊對射轟擊,並布置兵力於河岸,防備明軍駛入內河並登陸。

炮戰持續了一個半時辰後,清軍炮台損毀嚴重,明軍水師的長炮和加農炮幾乎摧毀了炮台上的所有火炮。隨後,水師開始強行溯河而上,炸斷了攔江鐵索,並猛烈轟擊河岸上防守的清軍。

一艘,兩艘,三艘……就在清軍忙於調動兵力,堵截兩個河口的時候,停泊於海上的明軍水師放下了小船,百餘艘十人裝登陸船劈波斬浪,劃槳如飛,向著海岸衝去。

“快。快呀!”總旗官楊金鑫拚命催促著槳手。

他是夔州施南府出身,原是大順軍餘部,在大順軍餘部向夔東轉進的時候,他因傷留在了廣西。明軍再入廣西時,他又參軍入伍,算是洗白了自己的曆史。並一路轉戰,由小兵積功至總旗官。戰爭到了現在,楊金鑫也明白快到了卸甲歸田的時候,但他還有一個目標,便是能升到營指揮。因為朝廷有規定,營指揮一級的,退役後為武七品,可安置在地方為官。

也就是說,楊金鑫並不滿足於退役後的躬耕。他還想吃皇糧,而且還是當官兒。

明軍選擇登陸的區域在後世便是北戴河的海濱旅遊區,這裏海灘沙質比較好,坡度也比較平緩,更重要的,這裏是清軍防禦的薄弱區域,隻有幾個墩台,總數不過三百的清兵。

墎台上升起了狼煙。楊金鑫嘿然冷笑,海灘已經近在眼前。清軍就算集結來攻,怕也是來不及了。

船隻一頓,已經擱淺,楊金鑫呼喝一聲,率先跳下齊腰深的海水中,高舉著手中的火槍和子彈囊。在刺骨寒冷中向岸上衝去。

“衝啊,殺啊!”

寒冷地區的一些生存訣竅早已經通告全軍,能掌握多少便是個人的能力了。楊金鑫知道此時絕不能停,絕不能縮成一團,要跑。要動,要出汗,才能驅走鑽入骨中的寒意。他匆忙聚集了幾十個士兵,舉著旗幟,向著一群正向這邊趕來的清軍衝去。

望著本部的旗幟,陸續登上海灘的明軍士兵追隨著跟上隊伍,向著敵人衝去,與敵人展開激戰。

“射擊!”一聲暴喝過後,震耳欲聾的一次齊射,三十多枝火槍噴出火焰和白煙,在對麵清軍的身上爆開血花。慘叫聲響了起來,但剩下的清軍依然嚎叫著向前衝,並射來一陣箭雨。

十幾個明軍士兵倒了下去,為了減輕重量,搶灘登陸的士兵隻著輕甲和頭盔,對弓箭的防護力大大降低。

“前麵頂住,後麵的裝填。”楊金鑫吼叫著,一支箭射在頭盔上,並沒有給他帶來傷害,他知道時間便是勝利,身後正有戰友不斷趕來,隻要頂住短暫的時間便是勝利。

砰砰的撞擊聲不斷,雙方猛烈地撞擊在一起,刺刀在捅刺,刀劍在空中閃光,頓時便是血肉橫飛的慘烈。第一隊開始接戰後,後麵的明軍也加快步伐,準備匯入前方交戰。

楊金鑫側身一閃,手中刺刀猛地突刺,刺入了一名清兵的胸口。沒等他回力抽拔,一個清兵揮舞大刀砍了過來,他趕忙一轉,大刀砍在槍身上,震得他的手都脫開了,那清兵凶性爆發,順著槍身猛地推刀,楊金鑫回拔不得,身子一仰,在地上一個後滾翻後剛要站起,他耳旁突然連連幾聲轟鳴,眼前白煙橫空,楊金鑫被震得頭暈腦脹,對麵的清兵捂著冒血的胸口沉重地摔倒在地。

後麵一隊的明軍及時趕到,在中近距離一通亂射,立馬將前麵幾個清兵放倒,雙方交戰處彌漫著一團白煙,視線頓時模糊起來。

但雙方都不能撤退,楊金鑫大張著嘴消除耳鳴,順手從地上操起一柄大刀,揮舞著亂砍亂剁。他感覺到連連擊中了什麽東西,也不知是人還是盾牌,隻聽得對麵一聲聲慘叫和怒喝。

雙方在海灘上拚死搏殺,屍體堆滿一地,到後來都互相間是踩著屍體在拚殺,後麵的明軍不停趕來,先是火槍射擊,然後是刺刀拚殺,終於那些清兵損失慘重,驚慌的叫喊著往後逃散。明軍在外麵奔跑追殺,拓展開更大的登陸場。

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兵登上海灘,三個總旗的兵力,各自聚攏在主官的旗幟下,慘烈廝殺後,將近千人的突擊部隊隻有六七百人還能夠站立著。他們迅速結成三個小方陣,向縱深攻擊挺進,拓展著登陸場,保障著登陸場的安全。

卸空士兵後,登陸船急速返回,去接下一批士兵。隻有不斷地投入,才能夠穩定住局麵,才能夠形成兵力優勢,才能夠水陸協同,奪取港口,以備大隊人馬和輜重從容上岸。

戰線綿長數公裏,清軍的防禦兵力顯得捉襟見肘,搶灘登陸的明軍越來越多,不僅穩固的登陸場,而且開始結成方陣向河口進攻,配合水師的戰鬥。

很明顯,駐守該地的清軍並不熟悉反登陸作戰,他們甚至沒經過一次類似的戰鬥,嚴重缺乏應變的經驗。其實,就整個滿清來說,對來自海上的威脅都是應對乏術,隻能是寄希望於在陸地上消滅敢於來犯的敵人。

這樣的防禦思想,加上落後於明軍的武器裝備,是很難抵擋住明軍在適宜地區的大規模登陸的。更不用說依據現在的技術水平,靠滿清的財力,也絕不可能建成類似於“大西洋壁壘”的沿海防線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