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

?????江南重要!連清廷都知道“江南為財賦之區。江南安,天下皆安;江南危,天下皆危”。

江南文人士子也多,更是所謂的東林黨和清流的大本營。這些已經固化了的富豪和官僚家族,站在道德製高點上,隻要製定的政策稍微觸動了他們的利益,都換來他們象瘋狗一樣謾罵。正是鋪天蓋地的謾罵,以及隻顧私利的抵製,明朝亡了,人民也迷失了方向。

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屠刀讓他們閉嘴,但卻是朱永興最後的選擇。他意動於招攬名士碩儒,便是想用另外的方法來解決。修史,昭黑白善惡,將被聖明化的東林黨和清流打下神壇,千夫所指,群相唾棄,也與清修《明史》所抗衡。

沒錯,話語權、輿論權要操在自己手中,而名士碩儒的影響力則至關重要。而這名士碩儒也不是隨便請來的,還要經過甄選,頑固不化、讀死書的千萬不能要,家族背景深厚,在江南勢力較大的也不在考慮之內。

葉虎在提出建議時之所以有些猶豫,是因為他多少了解一點朱永興的心理。對於不能經世濟用的文士,朱永興有一種異樣的厭惡。

就象那些鼓動唇舌,極力將錢謙益描寫成為人猥瑣的白鼻子小醜而後快,可實際上相形之下,他們的生平行為也不見得如何的光彩的文人。在錢謙益九死一生,拚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以往的過失時,這些“高人義士”也如魯迅所說的那樣,終於優遊林下以盡天年,再過幾年,他們的子孫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出仕於新朝了。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這番落魄的自嘲倒與朱永興對很多所謂文人的印象不謀而合,誇誇其談,而無一策;下筆千言。卻無可行之實。手無縛雞之力,空有嘴炮誤國,這樣的文人不要也罷。

而招攬名士碩儒重立新儒家,弘揚新儒法,則是放眼未來,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千秋大事。

其實也不能全稱之為新,很多儒家理論本來是樸素的真理,可在曆朝曆代,經過統治者和禦用文人的不斷“淨身”和篡改曲解。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麵目。

比如孟子,發揮孔子仁義思想的“亞聖”,便因為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暴其民甚,則身弑國亡”等言,便被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差點剝奪配享孔廟的資格,最後刪去《孟子》全書八十五處。編成《孟子節文》了事。

從更層次來講,曆朝曆代統治者或多或少都鉗製言論。根本原因還是代表世俗權力的“治統”與代表意識形態的“道統”兩者之間的爭奪和矛盾。朱元璋“刪孟”,是要將“治統”和“道統”合二為一,建立一個新道統。這個“新道統”的要害便在於,哪怕惡法,也是法,即使暴君。也是君,“法”和“君”的絕對權威不容絲毫置疑,更不允許反抗。

和儒者爭奪道統的話語權,朱元璋們肯定是會成功的,因為他背靠國家機器、手握生殺大權。到了清朝的康熙。就更牛了,他徑直宣告:“道統在是,治統亦在是”。從此隻有皇帝才是最大的理論家、思想家,隻有聖旨才是判斷一切是非曲直的標準,傳統儒家在君權之上的道統至此被徹底顛覆。

沒有約束的權力勢必濫用,與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是一個道理。朱永興想得很深,絕不是簡單的複古和刪改。有糾正,有繼承,有發展,一種思想理論如果不能依時代而進步,被曆史的快車所拋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錢謙益,雖有汙點,但學問是好的,是當時文壇領袖,又有幡然醒悟之舉,可用;呂留良,雖應試清廷得諸生,但一直與堅持抗清的張煌言等保持聯係,且對應考經曆表示了深深的反悔與自責,可用;黃宗羲,變賣家產,多次抗清,後隱居著書,可用;顧炎武,嗯,可用……

朱永興先粗略地將中意的名士大儒挑選出來,又命人盡量找來這些人所著的書籍,由段琬兒翻譯念誦,以期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了能加快時間,他還請來了張煌言,直接向他請教谘詢,獲益匪淺。

顧炎武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黃宗羲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天文、算術、樂律以及釋、道無不研究,尤其在史學上成就很大。而在哲學和政治思想方麵,更是一位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君主專製製度者,堪稱是中國思想啟蒙第一人,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

令朱永興感到驚訝的是,黃宗羲對經濟也很有研究。其總結的“積累莫返之害”,被稱為“黃宗羲定律”。說的是曆史上的稅費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費改革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局限性,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這個定律進行深入研究,引申到工業社會企業稅費負擔中去,也是可行的。

這一下子,相比於顧炎武和黃宗羲,錢謙益、呂留良等人在朱永興心目中的地位瞬間低落,雖然還有可用之列,但重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二人才是自己所需要的思想理論的柱石。朱永興讚歎感慨,立時便給情報局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延請二人南下,不惜一切代價保證二人安全。

至於錢謙益、呂留良等人,願來則來,不願來便在家中著書。朱永興既然動了心思,便禮賢下士一回,親筆寫了書信,蓋上印章,以示重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