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漢化土司(求收藏)

“有一個適齡軍人,其家屬不論老幼,便皆可計入丁口,土官每送一千丁口至安南安家,吾便在安南另授其一縣之地,並委官職……”朱永興隻是有個大概思路,更具體的還沒有想好,所說的也很粗略。

“殿下,是一縣之地?”龍吉兆豎起了耳朵,臉上露出了一絲熱切。

“嗯,這個要先說清楚。”朱永興裝出一副很實在的樣子,還帶有那麽一點赧意,“安南的縣比中國的要小,大概相當於鄉或鎮。”

一鄉,或一鎮,也可以啊!龍吉兆和龍吉佐交換了下目光,心中暗自盤算:一千丁口,除去家屬,最多能出三百多士兵,對比目前自身的實力,影響不大,這個買賣值。

狡兔三窟也好,開枝散葉也罷,在安南多一塊或幾塊根基總是好事。誰沒有子侄,誰沒有近親,付出些人口,為他們謀個出身,總好過都窩在這一塊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強啊!

龍吉兆和龍吉佐心中都打定了主意,表現得更加殷勤,又不斷吹捧朱永興,從出緬入滇的大義,到騰衝勝利的英武,再到處置唐堯宗的果斷。一個個高帽子飛過來,朱永興也是笑得越來越開心。

“過譽了,二位實在是過譽了。”朱永興擺了擺手,故作神秘地說道:“以丁口授土封官之事過幾日便要下達諭令,但卻不會說明是安南之地。你們也要保守秘密,等到吾征伐安南獲勝後,再公之於眾。”

“下官明白,明白,請殿下放心。”龍吉兆、龍吉佐連聲答應,被朱永興這種“我很信任你們,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神態和表現忽悠得不輕。

嘿嘿,其實我跟別人也會這麽說。朱永興已經展示了雷霆手段,對這兩個地方實力派便顯得很優容隨和。

需要決定價值,有這些地頭蛇的支持,才能在雲南三江之外的地區站得住腳,才能夠長期堅持。要知道,很多土司都有著幾十年、上百年的傳承曆史,所積累的糧草金銀很是豐厚。朱永興不會強奪,但可以借呀,或者賣外邦的土地。在建立起穩定財源之前,朱永興也沒有別的辦法解決財政問題。

乞食,這個詞很難聽,但卻正是明軍現在的處境。屯田養兵雖然開始實施,但要見到效果,還需要時間,起碼在半年之內還得向各土司伸手。強取豪奪,自然會造成矛盾和衝突,晉王李定國就犯過這樣的錯誤,被迫把兵力用於平定地方,間接造成了元江那嵩抗清起義因孤立無援而失敗。

既然土司治下的土民還能忍受盤剝而不反抗,朱永興就不會自找沒趣,非要以自己的好惡,以及什麽解放勞苦大眾的崇高目標來處理問題。

而且,朱永興雖然定下了東入安南、再入廣西的大方向,但雲南依然被他看成是日後穩固的抗清基地,不會輕言放棄。雲南雖偏遠,但卻“地產五金”,以金、銀、銅、鐵、鉛而著名,如能充分開發利用,則是生財的一大來源。

宴請接風,朱永興則又恢複了那種平易、仁厚的麵目,對各土司、土官慰勉有加,並封了龍吉祥(龍吉兆、龍吉佐之弟)一個安南宣撫使司同知的官職。

當時的安南被明朝在嘉靖時從屬國降為屬地,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黜陟。而為了製衡,莫氏和黎氏都被封為安南都統使,明朝還讓黎朝辟出高平、太原讓與莫氏子孫,形成了莫氏在高平的割據局麵。盡管後黎朝自稱國號為“大越”,但這個國號引起了明朝的忌諱和惱怒,所以長期不封安南國王。

幼弟龍吉祥被封了官職,也就表示朱永興已經答應了在安南的賜地,龍吉兆、龍吉佐心中的石頭落地,報效更加殷勤。

“李晉王一向治軍嚴整,秋毫無犯,出了唐堯宗此等敗類,亦是被宵小蒙弊,不損其英名。”朱永興隻收了各土司一半的輸糧認餉,並直言他們應把另一半報饋給李定國,“雲南暫由晉王和趙王主持,汝等應全力支持,方可使抗清局勢有扭轉之機。若是因小事而生嫌隙,則親者痛、仇者快,徒使清軍得利。”

龍吉兆、龍吉佐隻恨唐堯宗,對晉王李定國倒並沒有太大的反感和厭惡,畢竟大西軍經營雲南十多年,實行了較好的民族政策,李定國所部更是軍紀嚴整,頗得好評。

“殿下諄教,我等定銘記於心,不敢稍有違逆。”龍吉兆恭謹地躬身答道:“且晉王殿下治滇省數年,立法甚嚴,兵民相安,使滇省呈升平景象,下官等皆敬服讚歎。後晉王殿下東征,我等亦出兵認餉,報饋殷勤。現下清軍猖獗,正當精誠團結,共度危難,豈能與晉殿下生隙。”

大西軍平定滇省,並在數年內使雲南局勢安定,孫可望的功勞未必在李定國之下。隻是作為反叛,哪還有人說他的好話。

朱永興對龍吉兆的表態很滿意,很欣慰,也對龍吉兆的漢化水平感到驚異。這家夥,說得比自己都好。自己說白話說慣了,穿越之後依然難改,也沒那個古文造詣,隻好稍微簡煉些,再加些之乎者也的點綴勉強胡混。

盡管都稱為土司,但卻因為所處的地方不同,設立的時間不同,製度和文化也都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論。有的土司是奴隸製經濟,有的土司則是封建領主製經濟,有的則處於這兩者的過渡階段。

從漢化程度上說,由於所處環境、交流程度的不同,土司也是各有差異。比如元江地區,土官和少數民族的百姓子弟受到漢文化的教育比較普遍,那嵩之父更以重金從昆明聘請博學先生教授其子侄,並築樓藏書萬卷,使那氏家族成為滇南頗有名氣的“書香門弟”。

而磨乃龍氏和元江那氏同是傣族,關係甚好,百多年來聲息相通,受到了那氏的很大影響,更受到漢文化的熏陶。與元江一樣“設官定賦立學校”,對漢族和明王朝感情甚深。

傣族不錯,土司報饋殷勤,這“金孔雀”也漂亮。歌舞一起,朱永興立時又被那身材婀娜、容顏美麗的傣家女郎所吸引住了。

食色性也。這正常的男人啊,見到美女,那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多瞅、多看,心中還不斷地鑒賞品評,算是改不了的一個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