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當皇帝嗎(1/3)

這顯然是個偽命題。中國的封建帝王史雖然綿延達數千年之久,堪稱世界之最。但距離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被推下龍椅,迄今已有整整一百年了。共和、民主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封建專製製度也早已像帝王的背影一樣,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一去不複返了。雖然袁大總統曾經做過開曆史倒車,當一把皇帝的美夢,畢竟他那時代離王朝還近在咫尺,而即使如此,他那洪憲皇帝的龍袍也不過披了83天,就在全國人民的唾沫中嗚呼哀哉了——真不明白他已貴為地位不亞於皇帝的總統,為什麽還要做那看似風光,其實危機四伏的皇帝夢——方今斯世,除了個別腦子進水的精神病患者,恐怕誰也不會動那個心思了。當然,不動心思不等於就沒有帝王思想,這號人比如某些被繩之以法的貪官,總會像沉渣泛起,時不時的做出些自以為是的糗事來。比如把他統治的那方地盤視作自己的家天下而威作福,明裏暗裏地包養一大串情婦,仿佛那就是他的三宮六妃;或者將他的辦公樓修建得堪比北京的故宮或者美國的白宮,但這號人充其量也就是個上不了台麵的土皇帝,給他十八個膽子,終究也是不敢想或就是敢想也決不可能真正當上皇帝的。

不過,我說起“你想當皇帝嗎”這個話題,也並不純粹是忽發奇想或空穴來風,我是有所指也是切切實實有所感的。就是說,假定今天有這個可能,假定憲法忽然又允許實行封建製了,沒準皇帝的幽靈還真就會卷土重來;起碼在當下中國,想過把皇帝癮的人恐怕也不會是一個兩個。而我,則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即使真有那一天,即便誰再來場陳橋兵變,硬要推我披那件可怕的黃袍,我也是抵死也不會答應的。因為,當皇帝在我看來實在不是件好差事。記得早年我逛了回故宮,最大的感受竟是想好好地阿Q一下:那盤龍寶座硬且土氣,坐一天準保腰酸背痛,何如我家的沙發舒適?那寢宮暗而陰森,龍床也遠遜於席夢思。當然,皇帝位極人寰,後宮還有三千佳麗。但一想到那老兒其實也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一個,心又涼了半截——衣食住行不由自己也罷了,連今天“幸”了哪一位也要被一一錄於起居注。這樣的日子哪一點趕上我現在快活?

當然這還隻是玩笑話,那也都不過是表象。當皇帝真正可怕的是,它豈止不是好差事。很大程度上簡直就是個危機四伏的倒黴蛋的代名詞。且不說當皇帝就往往等於會早死,而且稍一不慎就不是自己被弑,就是當宮廷政變或改朝換代必不可免地到來時,你的整個家族乃至子孫後代都要跟著掉腦袋——我這麽說可不是開玩笑,而是有著確鑿的根據的。謂予不信,請看事實——

根據有關史料,我做過一番頗為仔細的統計:

首先,從壽命上來看,中國曆史上凡當過皇帝者,大多都是短命者(早早病死),或死於非命者(被殺或被弑)。壽命比較正常者為數不多,大多也僅在50歲到60歲之間。而高壽者則寥寥無幾,從秦始皇至清末帝,中國曆史上出現過的350個皇帝中,僅僅有6個人活過80歲。他們是——

南北朝的梁武帝蕭衍,活到86歲(最終也被候景活活餓死)。

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活到82歲。

五代十國時的吳越王錢鏐,活到81歲。

宋高宗趙構,活到81歲。

元世祖忽必烈,活到80歲。

最後一個就是清朝的乾隆帝,最為高壽,活到89歲。

其次,因病早夭或短壽者(50歲以下者),共計99位。其中:

30歲(含30歲)以下者為31人;

31歲到40歲者,40人;

41歲到50歲者,28人。

而被殺或被弑的皇帝,居然達到令人不寒而栗的121人(其中有三位是被迫自殺者),占到所有皇帝的三分之一強!而他們再加上50歲以下早逝者,總數達220人,豈不是多數都是早死者?

具體而言,被殺或被弑的皇帝中,大多數是死於皇位爭奪或改朝換代。“皇帝人人想,今年到我家”,顯然朕即天下的滋味還是極有誘惑力的。隻不過篡弑上台者,他們或他們的子孫,往往也成了被別人篡弑者!這樣的例證太多了,另文我將

專門論述,現在不說也罷。

也有相當一批皇帝是死於部將、權臣或王族中的皇位覬覦者,其目的其實也如出一轍,總有人覺得該把皇位讓給我了。這類現象較多地發生於國家分裂、地方藩鎮割據坐大的曆史時期。大小朝廷間互相爭鬥不已,內部尤其是皇族間又為了那張龍椅而自相殘殺。典型的如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你方唱罷我登場,互相殘殺的結果就是同歸於盡,外侮乘虛而入,西晉歸於破亡。再如十六國時期,立國不過數十年的西燕一國,就先後有7位皇帝在內鬥外患中死於非命。他們中有被被弟弟刺殺的,也有被被哥哥謀害的,還有被臣子政變((西燕威帝)殺害的,被後燕軍擊敗俘殺的(西燕河東王)……活生生就是一麵鏡子,折射出整個帝王史中爭權奪利的血腥現實。

也有一部分皇帝死得更冤或更離奇古怪。他們中有被皇後命宮女活活捂死在被窩裏的,也有被寵宦下藥毒死的,還有的竟是被自己的親生母親害死的。比如被史家認為是“在北魏封建化進程中一位承前啟後較有作為的皇帝”,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他就死於自己的親生母親馮太後之手。原因是:相州刺史李訢貪贓枉法被查處,李訢為了求生,告發了尚書李敷和弟弟李奕和馮太後通奸的陰私。拓跋弘大怒,立刻下令將李敷、李奕兄弟處斬。馮太後聞訊後,五內俱焚,決心為情人複仇。便暗令左右在拓跋弘的食物中下了毒。拓跋弘吃後七竅流血,死於平城宮中的永安殿,年僅23歲!

同樣是在北魏。竟還發生過先後兩任皇帝死於同一個寵宦宗愛之手的怪事。第一位就是被史家評為“雄才大略,聰明雄斷……遂使有魏之業,光邁百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晚年時,用太子拓跋晃為副手,總攝國政。但拓跋晃與拓跋燾寵信的宦官宗愛一直不和,宗愛就誣告太子為早登帝位而有謀害父皇之心,拓跋燾一怒之下,下令處死了幾十位太子手下的大臣。太子受此驚嚇,一病而亡。事後拓跋燾查明太子及其手下純屬被冤,傷心不已。宗愛害怕他會追究自己的誣告之罪,就趁拓跋燾借酒澆愁,喝得爛醉之機,獨自進宮,將醉臥龍床的拓跋燾勒死。

隨後,宗愛迎立拓跋餘即位。為了報答宗愛的擁立之功,拓跋餘將宗愛擢拔成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並封王——將一個宦官任為朝廷最高權臣並封王,這在曆史上也屬罕見之舉。但宗愛總攬朝政後飛揚跋扈,為所欲為,以至朝野內外人人忌憚,道路以目。最終拓跋餘也擔心宗愛會危及自己,打算削壓他的權力。不料宗愛早已防著一這手,便趁著拓跋餘到平城宗廟祭祀之機,暗令小黃門賈周等趁其不備,用匕首將拓跋餘刺死。倒黴的拓跋餘此時剛剛坐上皇帝的寶座還隻有八個月!

至於那些“正常”情況下,早早地病死於皇位上的帝王們,其早死的原因也五花八門,但總括起來也不外乎這麽幾種:

一可能是遺傳因素,如兩漢時代的皇帝大多壽命不長,其中從章帝(33歲病亡)起,到漢靈帝(33歲病亡),接連竟有8位皇帝壽止於36歲之內。

二是受限於古代醫療水平的不夠發達。皇帝位極人寰,享受的無疑是當時最好的醫療服務。但古代醫療科技畢竟遠不比今日,禦醫的水平再高,他也沒有X光或核磁共振來幫助診斷;而許多在今天已成為普通疾病的毛病,如結核病、肝炎之類,在當時無疑就是等死的絕症。甚至一些普通的急性感染,今天一針青黴素就可解決問題,當時卻可能讓太醫束手無策。

其實上述還都不是主要原因。皇帝早死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當皇帝的壓力實在太大,所謂高處不勝寒,其滋味非當事人難以想象或承受。除了前述的因爭權奪利而使帝王們時時有坐在火藥桶上的感受外,外戚和宦官集團輪流幹政,地方藩鎮和分封諸王尾大不掉或功臣擁兵自重,功高震主,亦使得皇帝常常為之寢食難安;不掉腦袋算是幸事,大權旁落、名存實亡的不甘心也足夠讓他們喝一壺的了。例如東晉元帝司馬睿就是這麽個倒黴主兒:

司馬睿是南渡後東晉的第一位皇帝。他明白自己這個偏安一方的朝廷若沒有王導兄弟的

支持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一開始他還心甘情願地敬重王導兄弟。登基大典那天,他特地把龍床讓出一半,對王導說:“請到禦床上來,朕願與您共坐,同享富貴之樂。”王導嚇得連忙大呼不敢,並跪下說:“皇上您是太陽,我是太陽下麵的草蟲。草蟲如果和太陽在一起,那它怎麽能享受陽光的溫暖呢?”

司馬睿便封王導為尚書管理朝政,封王導的弟弟王敦為將軍,總管江、揚等六州軍事。結果沒用一年王家兄弟就把朝廷上的所有要職給占了。以至時人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謂。這時的司馬睿悔之莫及,於是便起用劉隗、刁協,與他們暗中商量除掉王氏兄弟。但手握重兵的王敦立刻起兵進駐建康,擊敗劉隗後,捉住刁協並且殺掉。司馬睿嚇得魂不附體,趕緊去求王導。在王導的勸解下,凶悍的王敦才退回他的駐地武昌。從此司馬睿隻好仍然如傀儡般混日子,不久就在愁病交加中一命嗚呼了。

皇帝早死的另一大根本原因無疑便是他們幾乎毫無節製的醉生夢死、荒淫無度甚至變態縱欲,以至元氣耗損,早早夭亡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這類例子在帝王中舉不勝舉。北齊的高洋可謂其中的樣板人物:

高洋是東魏高歡的次子,繼父兄掌握朝政後,廢孝靜帝元善見而自立為北齊皇帝。他在位十年,初期還留心政務,削減州郡,整頓吏治,加強國防而使國力逐漸強盛。而後期則或許出於種種心理壓力過大的共因吧,他開始沉湎酒色,性格也越益殘忍暴虐。最終死於過度荒淫和酗酒。終年也不過31歲。

在高洋身上還體現出部分皇帝的另一種特征,即皇權獨攬,沒有任何製衡以至為所欲為而導致的明顯的精神變態。他整天飲酒作樂,有時披頭散發、穿上奇裝異服,有時赤身露體,塗脂抹粉,活脫脫一個瘋子模樣。宮中的三千粉黛已無法滿足他的獸性。於是他經常去街市上遊蕩,隨意闖入百姓宅第,侮辱婦女。爾後他的性情日益殘暴,將魏朝宗室3000多人不論男女老少統統殺死,將屍體拋入漳河。漁民捕魚剖腹,見魚腹中都有人的指甲,嚇得多日不敢捕魚。

高洋曾有一個寵妃薛氏,貌可傾國。高洋和她如膠似漆,終日廝守在一起。但有一天高洋醉酒後,忽然想起薛氏曾和昭武王有過曖昧關係,頓時妒心大發,抽刀就把薛氏殺了。然後把屍體抱在懷裏,繼續找人喝酒。喝著喝著,高洋又將屍體扔在地上,一一肢解。隨後竟用薛氏的骨頭做成一個樂器,一邊彈撥一邊嚎唱。在場者都嚇得毛骨悚然,高洋卻神態自若。

因長期酗酒,高洋腸胃已病到不能進食的地步,但他仍然每天多次飲酒,很快就嗚呼哀哉了。

許多短命皇帝還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做了皇帝想登仙”,現實中無他不可追求的了,便企求長生不老或羽化成仙。辦法是什麽呢,便是聽信術士或巫醫之言,大量服食寒石散或種種所謂仙丹。結果自然是重金屬中毒而適得其反。如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及其父親道武帝都迷信丹石,結果一個死於39歲,一個終於32歲。而父子倆一個被史家認為是“一個開明有為的君主”,另一個被認為是“禮愛儒生,好學謙虛,為北魏開國以來較為仁厚有守成之主”。

這類皇帝還有很多,如唐穆宗李桓、唐宣宗李忱、明天啟帝朱由校等,都很短命,主要就是因為長期服用金石的結果。

而另一類可謂殊途同歸者,則是因為好色縱欲,**過度而求助於**者。這類皇帝占比亦不少,明光宗朱常洛,成化帝朱見深等都是。最有名的要數清雍正帝。其死因一直成謎,有說是被呂四娘入宮害死的,這種說法在宮禁森嚴的時代,其實是很難經得起推敲的。故我還是比較相信他係過度服用**致死之說的。而明成化帝朱見深則是迷信**及**最甚者,以至愛屋及烏,極為寵信重用江湖術士、僧人、道士、番僧等,總數竟達3000多人。自己則終日沉溺於深宮淫樂不休,隨意讓太監傳旨。最終則落得個身染重病,41歲即“羽化登仙”的結局。

綜上所述,當皇帝是喜是憂,當然不可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下一個未必值得羨慕甚至應該避之三舍的結論,應該還是站得住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