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影柔弱,看似我見猶憐,卻絕非善類,即使身為女兒身,依舊對權力有極大貪欲。

內心深處,有個女皇夢!

她就像條變色龍,偽裝的極好,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獵殺捕食,卻常常忽然殺出,一擊致命,讓對手防不勝防。

長期來,她始終堅信,不管前麵有多少障礙,多少名稱宿將,賢明君主,憑借她非凡手段,總有一日,會把對方統統踩在腳下,登上權力巔峰。

因此,爭王稱霸道路,誰敢阻擋她,與她作對,唯有以雷霆之勢,鐵血手段強行鎮壓。

自古權力之路,占滿鮮血,鋪滿骸骨,要登上權力巔峰,不光需要計謀韜略,還要手握滴血劍,腳踏森森白骨。

林疏影不在乎這條路上,血流成河,白骨成山,抵達頂峰,實現目標即可!

今日,設計出對付燕國計劃,她沒有丁點猶豫,派人召集簡燁,田胥,柳灼崖商議。

她了解林楓,這家夥乃戰爭狂人,帳下騎兵完全是無堅不摧的戰爭機器,兩者聯合,燕國鐵騎洪流,衝蝕東西南北,從來沒有間斷過。

當前,燕國四麵強敵,紛紛被剪除,僅有宋國僥幸屹立燕國南方,兩者之間,雖說有盟約限製,鄭國戰事,沒有塵埃落定前,陳宋燕三國不能互相攻伐,否則,將與餘下兩國為敵。

然而,燕國鐵騎洪流肆虐,陳宋兩國部隊多半征戰鄭國,倘若燕國出其不意殺出,陳宋豈有能耐對付。

另外,林楓野心更甚於她,多年來,在數個重要場合,明裏暗裏提出爭王稱霸的野心,別人相信林楓,在國家利益麵前,她絕對不相信林楓會遵守盟約。

簡燁等人收到詔令,風風火火抵達宮內,燕軍在北方取勝的消息,三人先前有所了解,之前,與林疏影親自商議過解決方法。

半天之內,第二次被林疏影召見,怕事情遠比想象中更糟糕。

落座之後,林疏影把自身想法講給他們,希冀事情有好的解決方法。

聞言,不管簡燁,田胥,或者柳灼崖,對林疏影計劃並不支持,宋國佯裝敗退,吸引南方諸侯國北上對付燕國,並非十全之策。

簡燁抹去額頭汗珠,著急的道:“女帝,打算佯裝不敵,造成燕軍強大,對南方諸侯國有威脅,從而使得對方引兵北上,然女帝可否考慮過,倘若燕軍占領宋國領土,卻在各諸侯國能夠承受時止步,南方諸侯國不會繼續北上,燕國得到領土,實現預定目標。

退一步說,縱然女帝計劃得到南方諸侯國相應,在他們眼裏,燕國崛起,最大的受害者勢必為宋國,與燕國開戰,宋國勢必要調集更多軍隊,吞並鄭國的計劃,將徹底打了水漂!”

“沒錯,女帝,即使要引南方諸侯國北上,也不必損害宋國領土。更重要,北方還有陳國,這個變數非常大,是與宋國繼續聯合,還是投靠燕國,對宋國而言,至關重要!”田胥道。

聽聞兩人建議,林疏影把目光轉移在柳灼崖身上,問道:“柳大人,你怎麽看?”

柳灼崖拱手,道:“女帝,燕國大勝,氣勢如虹,若欲進攻宋國,鐵騎早從塞外直衝而下,抵達燕宋兩國邊境了,然數日過去,遲遲不見燕軍蹤跡,微臣覺得,警惕燕軍的同時,宋國該迅速攻占鄭國,解決在鄭國的戰事,提早抽身。另外,燕國君臣狡詐,為避免對方出其不意出現,可派人南下,聯係南方諸侯國。

女帝該清楚,趙國戰事尚未結束,宋國若欲牽製燕國,微臣建議,遊說南方諸侯國,派兵進入趙國,暗中支助,或直接與燕軍對戰,既有機會消耗燕國實力,南方諸侯國又能試探出燕國強弱,對宋國而言,更是無需耗費一兵一卒!”

牽製與消弱燕國,有諸多方法,大可不必宋國耗費領土,畢竟,宋國有今日廣闊領土,乃全軍士卒,拋頭顱,灑熱血,憑借血肉之軀,一點一點打下來的。

聽聞柳灼崖意見,再綜合簡燁與田胥想法,林疏影內心認識到自身錯誤,察覺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依照柳灼崖建議,宋國完全不必出兵,隻要成功遊說南方諸侯國,宋國既能憑借南方諸侯,消弱燕國勢力,又有機會繼續參與鄭國的戰爭。

損失極小,收益較大,一舉兩得。

沉思片刻,林疏影咳嗽兩聲,吩咐道:“柳大人,既然計劃由你提出,那煩勞柳大人親自去趟南方,遊說南方諸侯國。

“女帝放心,微臣,定成功遊說南方諸侯!”

南方諸侯,因為南方地勢更廣,大小諸侯林立,數量更勝於北方。

卻同樣擁有五大諸侯國,楚國,蔡國,越國,吳國,蜀國。

楚國地處南方,麵積最廣,軍隊最強,經濟最為發達,毫無爭議的南方霸主。

越國,蔡國,南麵與楚國接壤,北麵與宋國,鄭國相隔長江,而吳國靠海,與陳國接壤,另外,越國與吳國乃宋國在南方的盟國。西麵蜀國,與蔡國由龍牙山分割,兩國若互通有無,必須防禦微微龍牙山,穿越劍道,方能抵達。

因此,蜀國成為南方諸侯國中,最為特殊的國家,極少與東麵蔡,越,吳,楚四國聯係,到與長江北麵的鄭國,梁國聯係頻繁。

五大諸侯國中,夾雜許多不起眼小國,仿佛寶石,鑲嵌在大諸侯國中。

因為南方水流豐富,湖泊河流星羅遍布,不管東麵的吳國,或者西陲的蜀國,還是南麵的楚國,經濟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方邊塞的****燕三國。

然而,從去年夏初開始,吳宋交界之地,發生旱情,導致兩國部分地區顆粒無收,若非朝廷賑災,勢必引起百姓恐慌。

春耕之時,旱情持續,並且不斷擴大,不但吳宋遭受旱情肆虐,連越國,蔡國,部分地區也受到旱情影響。

其中小諸侯國,更不必言說!

因為,南方水係發達,儲備糧食眾多,即使遭遇旱災,若朝堂賑災有方,照樣能夠勉強渡過難關。

春耕之後,吳越蔡三國君臣,多把精力耗費應對旱情的事情上,即使有關北方戰爭的事情,源源不斷傳來,諸位君王精力有限,加之戰事發生在南方,沒有幾人重視。

更重要,南北兩方有長江天險阻擋,北方騎兵很難橫渡長江將戰火蔓延到南方。加之,南方與北方兵種截然不同,南方諸侯國中,水軍在軍事力量中,占據非常重要地位,而北方軍事力量,多以步騎為主。

雙方發生戰爭,不管北方諸侯國試圖侵略南方,或者南方諸侯國試圖侵略北方,通常軍隊跨過長江,將喪失優勢,大軍作戰通常也會戛然而止。

除非像長江兩岸的諸侯國,能夠攻防敵手,甚至長期耗下去,卻沒有勢力發動生死之戰。

在南方諸侯國,精力多放在賑災的事情上時,北方傳來消息,燕軍橫掃塞外各部落,即將結束在趙國戰爭。

準備整合燕,趙,晉,塞外全部力量,百萬步騎劍指南方,蕩平南方諸侯,統一諸侯國。

即使南方諸侯國君王覺得有長江天險,北方騎兵不能渡江,大家始終不把北方戰事當回事。

然而,燕國滅掉塞外部落,把遼闊的塞外草原變成自家後花園,輕視北方戰事的南方諸侯君王,才徹底重視起來。

燕國之強大,似乎遠遠超出大家預料之外了。

畢竟,自古塞外部落多困擾北方諸侯國,即使中原強大時,有時候也不會把塞外部落連根拔起,徹底鏟除。

燕國卻在不經意中,徹底清楚北方草原勢力,簡直不敢想象,燕國騎兵強大到什麽程度。

自古來,平定塞外難度僅次於平定南方,現在燕國平定了塞外部落,鐵騎洪流劍指南方,很顯然吃了秤砣鐵了心,打出的口號,怕不會是危言聳聽。

北方戰事初定,南方風雲再起,一時間,官道上麵戰馬穿梭傳遞消息,朝堂之中,百官惶恐,商議對策。

燕國,一下子,成為南方諸侯的心腹大患,人人得誅之。

特別處於長江邊上的蔡國,越國,及蜀國,隻要燕國鐵騎攻占鄭國,將會陳兵百萬在江北,若尋得合適渡江之法,三國不可避免遭遇戰火塗炭,被迫陷入戰事中。

戰爭,對於數十年和平的南方諸侯國來說,絕非什麽好事情!

南方諸侯國受到威脅,大家計量百出,越國迅速組織兵力,陳兵三十萬,帆船無數,陳列長江南岸,若燕軍南下,將直接與燕軍在長江中決一死戰。

越國上下相信,憑借越國水師實力,聯合北方盟國宋國,定然會擊敗燕國,阻止對方鐵騎南下。

蔡國則直接派人前往楚國,希望楚國出來主持大局,力抗燕國,使其止步長江,把勢力禁錮在北方。

蜀國則派出使者前往燕國,準備與燕國完成聯姻之事,力爭延續燕蜀兩國和平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