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掘眼,點穴,大勢在我!

孟觀輕咳一聲,開口,“臣冒昧——”

略一頓,“回殿下,雲龍門、司馬門之重要性,楊駿亦深知,雲龍門司馬、司馬門司馬,皆為楊黨——”

再一頓,“禁軍諸部,以殿中人位望最低——此殿下深知也;何侍郎之‘屯雲龍門’‘屯司馬門’,其實是取雲龍門司馬、司馬門司馬而代之,這件差使,若交由殿中人來辦,二門原有屯兵,未必服氣——”

皇後輕輕“哦”了一聲。

孟觀繼續,“楚王、淮南王,先帝愛子、今上親弟,分茅大國,都督大州軍事,威望何等隆重?以二王屯二門,二門司馬也好、原有屯兵也罷,絕不敢有所支吾!”

皇後再輕輕“哦”了一聲。

何天暗道:孟叔時,我果然沒看錯你!

“還有,”孟觀的眼風,略略一掃何天,“臣大膽揣測,殿下引楚王、淮南王與共大事,本就有借重宗室、以收人心之意,今以威望最重之二王,屯最要之二門,京城內外,一切楊黨,都會膽顫!”

“彼等本就人心渙散,如此一來,更不敢生從逆的念頭了!”

何天暗喝一聲彩:說的好!

替孟觀補充,“殿中人的差使,其實亦極關鍵——最後進攻太傅府者,殿中人也!若以殿中人屯二門,必要分兵,如是,便兩頭不著了。”

“好罷,”皇後說道,“我都明白了!不過,說到‘分兵’——”

頓一頓,“屯雲龍門、司馬門,本身就是‘分兵’了吧?咱們的人手,加起來……攏共也沒多少吧?衛瓘老兒手裏,本是有些兵的,卻又不肯拿出來!這個……夠用嗎?”

這是皇後第二次對“分兵”表示擔憂了。

何天先替衛瓘辯解,“回殿下,狙殺劉元海,衛瓘是不憚動用親兵的,但若以之參與攻打楊駿,必有人指他倒楊,隻為自己驅除而已,這個輿論,他承受不起,所以……亦未足為怪。”

次算細賬,“不計衛瓘親兵,殿中人一千餘人,楚王一千人,淮南王五百人,咱們初初可以調用的人手,攏共不足三千,看上去,確實不多——此誠如聖鑒!”

再出結論,“不過,不足煩廑慮!”

“咋說呀?實說跟你們說,我是真有些不安心的!”

好罷,為紓廑慮,為安聖心,不能不稍稍水點字數。

“臣豈敢欺君?請以高平陵之變為例,略加闡明。”

“高平陵之變?”

“是。”

“你說罷!”

何天開始“闡明”:

“彼時,宣皇帝雖威望隆重,但為曹爽排擠,久不與朝政,麾下並無可直接調動的兵馬。”

“景皇帝時任中護軍,但彼時不同今日,中護軍主要典選舉而非典兵,景皇帝乃陰養死士三千人,散在民間,以為緩急之恃。”

宣皇帝、景皇帝,司馬懿、司馬師父子也。

“也即是說,高平陵之變,初初之時,宣皇帝可用兵力,不過三千——並不比咱們多多少。”

“所應對的局麵,卻比咱們嚴峻十倍!”

“其一,其時,曹爽、曹曦兄弟奉魏帝謁陵,即是說,天子為曹爽掌握。”

“咱們呢?乾坤一體!”

“其二,從魏帝之禁軍及曹爽調發之屯田兵,數倍於三千!”

“咱們真正要對付的,不過楊駿的親兵——三千步、一千騎耳!”

“其三,景皇帝的三千死士,隻有短兵、弓箭,沒有長兵,沒有弩,更沒有甲胄。”

“咱們可沒這個問題。”

“局麵如此,宣皇帝依舊‘分兵’——”

“本人親領兵馬,占據武庫。”

“景皇帝、安平獻王屯兵司馬門——此‘司馬門’,泛指宮城正門。”

“文皇帝保護二宮——即郭太後,也即明元皇後。”

文皇帝,司馬昭也。

安平獻王司馬孚,司馬懿之弟,司馬宗室第一人也。

“二”亦“貳”,“二宮”,或指太子,或指太後。彼時,齊王芳未立太子,因此,“二宮”就是指太後了。

而名為“保護”,其實是挾製。

“可以看出,宣皇帝眼中,最緊要者,首武庫,次司馬門,再次永寧宮。”

“餘者不足道。”

永寧宮,郭太後寢宮。

“何以如此安排?”

“三千死士,無長兵、無弩、無甲胄,不占據武庫,獲取武備,如何打大仗?”

“天子在外,大義名分上頭,可與曹爽對抗的,唯禁中的郭太後——”

“不控製禁中,如何‘保護’郭太後?不屯兵宮門,又如何控製禁中?”

他侃侃而談,莫說皇後、賈謐,連孟觀、李肈也聽入神了。

孟觀心中暗道,此人胸有丘壑,“雲中白鶴”,名下無虛!

何天繼續,“除此之外,又以司徒高柔行大將軍事,領曹爽營;以太仆王觀行中領軍,領曹曦營——”

“至此,猶如國手弈棋,幾個最緊要的‘眼’,都被宣皇帝占據了!”

“弈棋最講究‘得勢’,占住這幾個‘眼’,整個形勢,便都在宣皇帝掌握之中了!”

“又譬如人體之氣穴,這幾個‘眼’,就是最緊要的幾個氣穴!”

“製住一人,並不需將其手腳都捆了起來,摁住這幾個要穴,曹爽雖擁天子、領重兵,卻已有身在羅網、難以騰挪之感了!”

“曹爽不戰而降,固因為懦弱無能,但自覺形勢已去,卻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後臉上,終於有恍然而悟的神情:

“曹爽的兵雖多,但蝟集一團,啥用也沒有;宣皇帝的兵雖少,卻都擺在了要害處,終於克成大功——”

頓一頓,“這,也算是‘兵貴精而不貴多了’!”

“殿下聖明!”

“那,除了方才說的之外,咱們還要占什麽‘眼’、摁什麽‘氣穴’嗎?”

“要。”

何天語氣平緩,“其實異曲同工——高平陵之變,‘保護’郭太後;咱們,要掌握弘訓宮。”

皇後目光一跳,“我明白了!大義名分上頭,楊駿唯一可恃以對抗天子詔的,隻有太後詔!”

“誠如聖鑒。楊駿若矯太後詔,不能自說自話,一定要太後禦前宦者宣詔——不然沒人相信。因此,舉事之夜,弘訓宮要嚴密‘關防’,任何人等,不許出入。”

“這是第三步。”

皇後一拍大腿,“好!一隻耗子也不給她跑出去!”

“不過,‘關防’歸‘關防’,不能有任何無禮於太後的舉動,不然,這大義名分上頭,就是咱們理虧了。”

皇後心中一哂:小郎,你還在為楊芷神魂顛倒啊?

麵上卻不動聲色,隻點點頭,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