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漢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會試

這是木帆船的巔峰之作的寶船,另外的飛剪船也不差,如果說寶船是華夏的最高傑作,那飛剪船就是西方的最高成就,當然這都是木帆的前提下。

1845年1月22日,由美國船舶設計師約翰·格裏菲思(JohnGriffiths)設計,在紐約的司密斯-迪門(SmithandDimon)船廠建造的";虹";號(Rainbow)下水,該船具有飛剪船的標誌空心船首,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飛剪式帆船。

雖然其長寬比為5,其航速尚未達到以後飛剪船所能達到的驚人的航速。

";虹";號的建成在世界航運界引起轟動,後來她的設計特色為許多船舶設計家所仿效。她的誕生代表帆船發展的一大飛躍。

在美國飛剪帆船發展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唐納·麥凱(DonaldMckay,他是波士頓的船舶設計師和製造家,先後研製了33艘具有高性能的飛剪船。

這類船有小的幹舷,較少的上層建築,不僅改善了船舶穩性,而且可以充分發揮帆的作用。

船幾乎貼著水麵航行,長寬比一般大於6:1其水下形狀設計成最小阻力休,以提高航速,但保持一定的橫向阻力剖麵,導致水線特別優美,甚至在首部水線麵有內凹,長長而尖削的曲線剪刀型首柱呈一種適合於賽跑的態勢,在海上能劈浪(剪浪)前進以減小波浪阻力,故曰飛剪。

首柱也延伸了船體的長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懸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於擴大撐帆的容量;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於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穩定性。

後體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與優美的船首型式和諧地混成一體。

這類飛剪船更明顯的是帆麵積很大,一般使用3-4桅全裝備帆裝,往往用高桅,其高度達船長之3/4,在頂桅帆上還掛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時在船之兩側還有外伸帆桁,稱翼帆杠,可掛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橫向外伸麵積。

飛剪船之前桅距船尾部較遠,因此可用稍短的斜杠,帆間幹擾較小。可見帆的橫向尺寸大大超過船寬。

雖然飛剪船出生的原因不是那麽光彩,可是也不得不說明他的中用,這樣的船是迄今為止最快的船,至少六百年內無法超越。

而且在古代速度代表什麽,不用說大家也應該明白,速度就代表穩固的統治,多少王朝都是敗亡在這路上,速度也是卡死也卡死了華夏再進一步的的可能。

如今擁有了飛剪船的劉宇幾乎可以開往這些東南亞,那也就代表著他擁有對著海島進行統治以及控製的基礎。

隻要有水的地方他能夠快速趕到,甚至快馬加鞭更快,這樣的交通就決定了統治的穩定與否。

“小夢!建造完了提醒我一下!”劉宇輕聲吩咐道,作為漢王他可沒有時間一天到晚的在這裏等著,還有大量的公務要他處理。

“是,宿主!”小夢應了一聲,劉宇點點頭,隨即走回了總督府,不,應該是漢王府,劉宇建國之後並沒有叫人修建總督府,一是現在根本沒這麽多人力,二是這完全浪費發展時間。

……

七天的時間眨眼而逝,會試也直接開始了,整個琉求通過鄉試的士子都已經陸續趕到了基隆城,整個基隆城不由熱鬧起來了。

當時間以到時,穿著大紅官服的官差便將眾考生分為武隊,之所以是五隊而不是七隊是因為醫,和武已經不再是文考了。

醫去醫院進行考試,武著上軍營的擂台進行比武,所以此次在這裏考的隻有五科而已。當所有考生分好隊,站好時。

隻見府院大人頭戴二梁朝冠,身穿一件普通的長衫,這是劉宇要求的,劉宇認為如今根本還沒有完全目標,還不是享福之時,號令所有官員要廉潔,貪汙著殺無赦。

孟華與林海也當然在其中,兩人直接按照官差的指示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了下去,片刻的時間,大門就再度關上,沒有趕上的考生那就自求多福吧。

卷子由府院大人親自分發,這次的題目到沒有上次的偏門,而是十分正規。

一篇時文的題目為:乃是人而可以不知鳥乎?詩雲:穆穆文王。一首試貼詩的題目‘秋光先到野人家’的五言八韻詩……

這種有深度的題目當然不是劉宇這個半文盲所能夠出出來,劉宇考慮這次主要的目的是收士子們的心,所以讓王應麟出了一個比較中規中矩的題目,畢竟如果在像他之前那麽出題法,恐怕就沒幾個人能過了,如果真那樣了,那真的就是笑話。

可出題時王應麟卻忘記了對於他來說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題目,對這些士子就不一樣了。試題一出,原本鴉雀無聲的考場中,卻發出一陣無法抑製的倒抽冷氣聲。

便是一道截搭題,而且是變態的‘書’、‘經’混搭,無怪乎大部分考生一看題就想回家。

但也有幾個例外的,比如說坐在四號的孟華,微微沉吟片刻後,便麵露微笑,開始提筆在稿紙上疾書,顯然已經成功破題。比如說坐在八號的林海,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也已經開始麵色凝重的提筆書寫。

還有幾個年紀大些的士子也陸續解題完畢,開始構思文章。

但論起輕鬆自如的程度,哪個都不如坐在二號的那位,即使孟華也要比他要差一線。

卻說周浩一看到那截搭題,心中馬上定位各自的出處……前一句‘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鳥乎?’出自《大學》,後一半‘詩雲:穆穆文王’則是《詩經》裏的詩句,看起來實在是十三不靠。

如今這個時代朱熹所整理出來的四書五經早已經盛傳於世,這些士子基本也學過,作為大儒的王應麟都讀過,可見他的影響,盡管還沒有後世那麽大,但也基本做到了人盡皆知。

周浩隻微微沉吟,便提筆寫下‘夫人不如鳥,則真可恥矣;恥之,恥之,莫若師文王。’便將兩句毫無關聯的句子,連綴的合情合理且天衣無縫!

其實這種截搭題看似無理,卻是真正能考驗考生的水平。不僅要將書經吃透,才能看明白兩截分別的意思,還得開動腦筋,將其巧妙連接起來,最起碼要自圓其說。這分明是在考察應試者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恰恰是絕大多數考生畏之如虎的原因……

破題之後,事情就很簡單了,承題起講、題比中比,最後成篇大束。不消半個時辰,洋洋灑灑,花團錦簇的一篇文章便落在稿紙之上。

寫完之後,檢查一下截對是否整齊,對結構進行了微調。又將一些華而不實的詞語刪去,使文章更加體製樸實、書理純密。

最後再從頭默讀一遍,直到確定音調和諧,朗朗上口;機調圓熟,賞心悅目後,這才勉強滿意。他長舒口氣,坐直了伸伸腰,心道:‘雖然心裏有東西,可寫出來卻有些走樣,看來還是要加強練習啊!

時間緩緩的推移,此時的所有的考生都開始奮筆疾書起來,開玩笑就算不會寫也得寫幾個字,總比零分不是嗎?

(不要鄙視朱熹,盡管漢臨我也不喜歡這個人,可朱熹的功績也是有目共睹,我們應該客觀的去評價,不說其他的他能夠在聖賢沒落的時代,被人尊稱一聲朱子就足夠說明很多問題了,試問戰國之後子之數有五指之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