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好事連連

過完了中秋,迎來了不少好日子,首先齊墨順利被封了太子,宮曦儒因為有戰功,慶隆帝將他的掛名侯爺轉了實權,給他撥了一萬人馬,並且讓其負責宮中上下的治安,尤其是慶隆帝身邊,更是隔幾日就要讓宮曦儒去執勤。

雖然看似這個差事不討好,但卻是個最能與聖上近距離接觸的,若非慶隆帝有心照顧,恐怕宮曦儒也得不到這份差事。

他當然也明白慶隆帝的意思,雖然現在齊墨已經是穩打穩的太子,將來某一天必定會登上皇位,但這並不能說明齊墨就不需要準備自己的力量。

宮曦儒和白朗,這一文一武,將來一定會成為齊墨的左膀右臂,慶隆帝想要趁自己還在位的時候,將宮曦儒和白朗培養起來,而將宮曦儒安排到自己身邊做事,就是計劃的第一步。

當然除了這件事,更有一件讓人高興的事,那就是路笑天與織羽、宮升與織扇的婚事。

這兩對兒人早就互生情愫,若不是前前後後有那麽多事耽誤了,四人恐怕早一年前就成親了。

路笑天和宮升聽說了這件事後,高興的就差沒抱著彼此在原地打滾兒轉圈了。

早幾年前,路笑天就為了迎娶織羽做好了準備,譬如在淩府的不遠處買了一座四合院,一進一出,雖不奢華,不過兩人住綽綽有餘,而裏麵的布置擺設,更是他旁敲側擊問了織羽的喜好來安排的。

他還給宅子取了個有趣兒的名字“笑羽齋”,雖說用兩人的名字來命名顯得有些俗套。不過心意在那兒,他相信織羽不會嫌棄的。

至今他都還沒帶織羽去看過自己的那處宅子,也是為了給織羽留個驚喜,隻是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兩年。

好在宅子他經常讓人去打掃。後來還找了幾個仆人去住著,免得久不住人發了黴。

當淩依當著四人的麵兒說了大家的婚事後,他立馬就帶著織羽去看了自己的宅子。

織羽其實知道他有一處自己的宅子,也知道他時不時的問自己喜歡什麽顏色,喜歡什麽花兒。喜歡什麽植物,喜歡什麽樣的石子路,或者喜歡什麽樣的樣式擺設以及桌椅。

總之,這些隔三差五的問題,讓她早就心知肚明,可也假裝不知道,隻是不想打擊路笑天的高興勁兒,另一方麵也是等著他給自己一個驚喜。

相比於織羽和路笑天,織扇和宮升這兩人更是有趣兒的緊。

宮升從小到大跟在宮曦儒身邊,又比織扇大了八歲。他早就有自己的住處了,從相識到現在,織扇也沒少往他那裏跑,所以這方麵倒是沒什麽驚喜的。

兩人又都是無父無母的孩子,所以自然而然的將宮曦儒和淩依當成自己的長輩,但兩個長輩對兩人也是頗為了解,也沒什麽興趣介紹認識。

宮升是個嘴上總會犯傻的人,也許是故意為之,也許是無心之舉,總之。他總能在你高興的時候,用一句話將你的所有興致澆滅,並且還自鳴得意。

這方麵織扇是他的克星,兩人甚至還因為這件事。你來我往的開始比賽,看誰的嘴巴更厲害,誰能說的對方無言以對,那就是贏了,贏了不說,還得給對方好處。

宮升每每都會送織扇一件或首飾或胭脂或衣物作為禮物。織扇則更灑脫了,花了兩個月時間跟著織羽學了刺繡,最後紮了幾根手指頭,也沒能繡出個模樣來,索性送了個半層品,說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錦囊,讓宮升寶貝不已。

兩人因為都是習武之人,宮升雖然動手的機會不多,大多時候都是他出腦無影動手,不過也不代表他的功夫弱,織扇跟著路笑天學了這兩年,進步很大,可即便如此,她也才能與宮升打成平手,偶爾他在耍個賴或者使詐,自己還得在他手裏吃虧。

因為這件事,織扇沒少鬧小性子,既不高興宮升贏了自己,看也不高興他故意輸給自己,後來幹脆有空的時候就與宮升切磋,順便讓他傾囊相授,有什麽就教自己什麽。

自從淩依將兩個丫鬟要出嫁的消息公布出去,淩府上下無不歡喜,雖然隻是兩個丫鬟,不過這些年相處下來,也親如兄弟姐妹,大家都很高興,也替織羽和織扇高興。

能幫忙的就幫忙,會刺繡的就幫著縫嫁衣。

蘭氏知道織羽和織扇對淩依忠心耿耿,特意恩準,讓兩個丫鬟將淩府當成是娘家出嫁,這樣一來,淩府上下都開始布置,對聯燈籠酒席客人一應不少,不過礙於兩丫鬟的身份,這些客人中並無主子級別的人物。

但這對兩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身為丫鬟,能將淩府作為娘家,對她們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將來哪怕是在夫家受了氣,還可以叉腰趾高氣揚的說自己有淩府撐腰。

這邊淩府在積極準備丫鬟們的出嫁事宜,另一邊,宮雲瑞和宮承焰,正絞盡腦汁的想如何才能讓淩依懷裏的胎兒自然而然的滑胎。

既要達到效果,又不能讓任何人察覺到,那至少在動手的時候,不能留下任何痕跡,用藥不算是明智之舉,淩依身邊懂醫術的人好幾個,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讓她將毒物吃下去,恐怕難度不是一點兒的大。

這日,宮雲瑞也不知哪根筋突然開竅,覺得自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趕緊找到宮曦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後者。

”父親,明日你就入宮請示皇上,他們現在正準備兩個奴才的婚禮,心思肯定沒放在我們這邊,隻要皇上點頭,那我們便有機會讓他淩家在陰溝裏翻船。“

宮承焰許久沒在慶隆帝麵前說話了,想到後者對自己的態度,恐怕多半不會得到在重視,不過聽完宮雲瑞的計劃,他又覺得計劃不該浪費,於是寫好奏折,決定第二日早朝的時候啟奏慶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