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被重新起用,時隔數年後再次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內官體係中,或許有人對此不服,但滿朝文武對此基本沒有意見,甚至連內閣首輔梁儲都認為蕭敬是此職的不二人選。

“還以為陛下會因當初之事心生芥蒂,現在看來陛下並沒有太多計較,算是做到任人唯賢!”

梁儲對這件事的評價非常正麵。

當然梁儲也會有些遺憾,蕭敬被起用,在他看來劉健和李東陽也可以還朝執政。

梁儲對於權位並無戀棧之心,使得他對於眼下自己首輔的位置不是很看重,一直覺得這職位應該是能者居之。

……

……

蕭敬還朝,讓沈溪輕鬆不少。

內閣中很多事已不需要來請示沈溪,完全可以通過梁儲和蕭敬協商決定。

隨著王瓊抵達京城,三邊總督空缺帶來的問題隨之突顯,而此時距離朱厚照出發前往宣府已沒幾天。

朱厚照打算帶著王守仁一同前去,王守仁也被朱厚照當作三邊總督的最佳人選。

沈溪卻上了奏疏,直接提名宣府巡撫胡璉為三邊總督。

朱厚照斟酌後,同意了沈溪所請,才不到一天時間便做出更迭,胡璉被欽命三邊總製,即刻前往延綏上任。

這重要的差事,既沒有從三邊當地提拔,也沒有按計劃調兵部侍郎王守仁去,而是重用名不見經傳的胡璉,多少讓朝廷上下倍感意外,畢竟對朝中大多數人來說,胡璉是個“初出茅廬”的後輩,當然胡璉的歲數並不小了。

“胡重器沒太多功勞,不過是在山東當了幾個月巡撫,平息響馬,又在西北幫陛下打理軍務,但在中原領兵時瞻前顧後,故步不前,所建功勳甚少,如此提拔怕是人心不服。”

很多老臣覺得此事會引起朝中上下反彈,卻未料連水花都沒濺起一朵。

便在於胡璉本身也為西北軍政體係一員,就算他跟沈溪有不同尋常的關係,算是沈溪的“嫡係”,但朝中大臣往西北安插自己人早就不是什麽秘密。

相比於以往那些毫無建樹的人來說,胡璉這方麵已算行家裏手,至少胡璉在西北打理軍政時沒出過差錯,還協助皇帝完成平草原的關鍵一戰,中原之戰中也沒犯過致命的錯誤,領兵取得不錯的戰績。

王守仁在朝中聲望更高一些,主要在於王守仁出身好,有個差點做閣臣的老爹,再者王守仁資曆也更深厚。

王守仁跟沈溪是同年,相比而言胡璉進朝太晚。

事情公布後,王守仁沒有任何意見,本來他對於往西北當三邊總督不太開心,三邊總督地位是高,但到底要去邊塞過幾年苦日子,王守仁更願意留在京城當兵部侍郎,這絕對是個優差。

……

……

王瓊回到京城後,兵部就算是正式脫離沈溪的掌控。

但其實兵部事務還是難以避開沈溪的影響,隻是從表麵上來說,沈溪暫且不用去過問兵部中事,涉及軍務可以直接請示王瓊,或者由王瓊上奏請示,走通政司、內閣、司禮監、皇帝的流程。

王瓊空降為兵部尚書,讓兵部左侍郎的陸完最難接受。

陸完本來被看作是兵部尚書的絕佳人選,畢竟陸完在西北和中原兩戰中也立下大功,奈何皇帝屬意王瓊,讓陸完看不到希望。

跟旁人不同,陸完能力極高,覺得自己身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太過“屈才”。

就在陸完覺得自己於朝中將不會有大的建樹時,左都禦史洪鍾請辭。

朱厚照沒有挽留之意,同樣也沒有經過朝議便批準洪鍾致仕,而接替他的正是陸完。

陸完空缺出來的左侍郎位置,朱厚照交給王守仁,如此一來王守仁“進了一步”,算是對他的補償。

至於兵部右侍郎的位置,朱厚照做出個讓朝野上下震驚不已的決定,讓正七品待詔唐寅接任。

這消息公布後,朝野為之嘩然。

“一個舉人,就算是解元,卻連進士都不是,能到兵部侍郎這種關鍵性的位置上!還是個年輕後生,論功勞不過是在平草原、倭寇和寧王之亂時做了一點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

“簡直敗壞朝綱!”

就算唐寅是沈溪嫡係,很多人不敢跟沈溪正麵碰撞,但因這件事實在是有悖朝廷規矩,使得朝中很多言官紛紛上奏,準備跟朱厚照“死諫到底”。

這件事鬧開後,朱厚照對西去宣府多了幾分顧慮。

朱厚照從蕭敬那裏聽說此事後,也是火冒三丈,當著蕭敬、張永和小擰子的麵便直接喝道:“怎麽就不行了?唐伯虎雖然隻是舉人,但以朕所知,他的才學不比那些進士差,他給沈尚書當了幾年的助手,一直都兢兢業業做事,又幫朕平了寧王之亂,朕如此犒賞他有何問題?”

張永和小擰子哪裏敢頂撞皇帝?

蕭敬卻算是老成持重之人,算是朱厚照的師長級別,不得不站出來:“伯虎年輕氣盛,民間對他的**不羈多有傳聞,旁人都當他是狂生。他在地方為官,言官或許不會多言,但現入兵部為部堂,隻怕人心難服。”

朱厚照一聽頓時很不爽,瞪著蕭敬道:“蕭公公之意,朕應該收回成命咯?”

蕭敬很為難,他這次在回朝之後,發現當司禮監掌印比以前難多了。

以前有劉健和李東陽主持政務,他基本不用參雜太多個人意見,畢竟那兩位是大能人,現在他麵對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朝廷,朝中最有能力之人居然不是首輔,這讓他做事需要瞻前顧後。

蕭敬道:“陛下或可跟沈尚書商議。”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唐伯虎就是沈尚書舉薦給朕的,朕現在提拔人,還要反過頭去跟沈尚書商議,這也未免太扯淡了。朕心意已決,就讓唐伯虎當兵部侍郎,給他幾個月時間,做出點成績出來,若是年底前表現不佳,朕會考慮降他的職。”

……

……

盡管言官上奏,但沒改變朱厚照的心意。

朱厚照說讓唐寅當兵部侍郎,留了一定餘地,那就是讓唐寅在半年內做出成績來。

於是乎到京城後一直很迷茫不知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麽的唐寅,就這麽迷迷糊糊到兵部上任去了。

陸完離職,但王瓊和王守仁能力都不差,帶個唐寅絕對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唐寅曾在西北呆過,跟王瓊和王守仁都不陌生,他到兵部後,王瓊和王守仁對他倒是沒什麽成見。

唐寅正要按照朱厚照的吩咐在兵部大幹一場,突然宮裏傳旨,讓唐寅隨同聖駕一起往宣府。

這等於是告訴唐寅,就算你要做出成績,也不能留在京城,跟朕一起去宣府,朕說不定還能給你個機會。

唐寅一時間更加迷惘,隻能覥著臉去求見沈溪,見到沈溪後苦笑不已,顯然連他自己也沒做好當兵部侍郎的準備。

“沈尚書之前說,在下可能外放地方做一任知府,在下不知心中有多感激,誰知現在……唉!”

唐寅很無奈,別人是沒法上位而苦惱,而他卻是為升官太快而煩擾。

這個兵部侍郎的位子,看起來他不能勝任,完全是皇帝亂來,但隻有沈溪知道,其實唐寅缺的就是一點機會,還有一點自信罷了。

沈溪笑道:“怎麽,這差事辱沒伯虎你了?”

“哪裏哪裏。”

唐寅趕緊解釋,“在下無此想法,在下曾說過,隻是想在地方做官,能為朝廷效命就行了。”

沈溪正色道:“陛下給你的差事,是看中你能力,同時也是為了讓你能更好的效命,這不陛下讓你去西北,隨駕君前,就是想利用你的能力好好做一番事情。”

唐寅試探地問道:“陛下是想到草原去晃蕩一番,開開眼界,還是說又想跟草原上那些遊牧民族開戰?”

沈溪笑著搖搖頭:“陛下不過是想整頓一下西北邊防,你去後,盡可能用自己所學跟陛下建議,能把西北地方軍政打理好,你回來當個兵部尚書都行。”

“沈尚書可真是折煞人!”唐寅臉上的苦澀更甚。

沈溪道:“現在是聖命難違,你就好好做事,大不了年底被陛下貶謫,到時候你跟我都沒麵子,還不如好好做事,真有成就了,誰敢小覷你?”

“盡力而為吧。”

唐寅低下頭,麵帶苦惱之色,“這回可真是趕鴨子上架,不行也得行……”

……

……

朱厚照有識人之明。

唐寅的本事他看得清楚,至少錢寧、許泰之流跟唐寅無法相比,宣大之地那麽多官員和將領,真正能跟唐寅相比的近乎沒有。

現在的唐寅已不是外間所傳的狂生,唐寅很內斂,除了施政經驗不足外,能力和心態已基本能勝任朝中任何差事。

沈溪覺得不枉費自己多年栽培和提拔唐寅,總算看到一點成效。

隨即朱厚照便要擺駕前往宣府,朱厚照走之前,仍舊沒有召開任何朝議,隻是下旨讓沈溪以吏部尚書的身份監國。

不是以首輔監國,而是吏部尚書,等於說朝中大小事情都要先問沈溪的意見,如此一來梁儲的首輔之位形同虛設。

沈溪隨即上奏請辭,但朱厚照沒給沈溪拒絕的機會。

六月初三,天氣酷熱,朱厚照踏上了前往宣府的路。

朱厚照此番出巡完全是為了找樂子。

他想整頓軍務,又想把宣府當作另一個家,所以這次帶了很多東西,光是車隊就有三四百輛馬車,加上隨從人員和護送人馬,人數過五萬。

朱厚照跟沈亦兒近乎是遊山玩水,路上行車非常慢,不過跟以前不同的是,倒沒有一停就是幾天,這次行程還算連貫,但也走了近一個月才抵達宣府。

“陛下,沈大人最近多番上奏,您都沒回複,有很多事非要您處置不可。”

蕭敬沒有跟朱厚照一起到宣府,司禮監中隨駕的是張永和小擰子。

而跟朱厚照奏報朝事的,基本變成張永。

如此也讓張永感覺到自己在皇帝跟前的地位日益重要,誰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能隨時在皇帝跟前進言。

朱厚照無所謂地道:“京城能有何大事?隻要不是涉及社稷安危,就讓沈尚書和朝中大臣自行決斷便可……朕準備在宣府好好休息幾天,有什麽事情別來打擾朕。”

張永道:“可是……陛下,前幾天沈大人上疏說他染病在身,需要靜休。”

“什麽?沈尚書病了?不會是故意的吧?”朱厚照皺著眉頭,沒理解其中隱藏的東西,“應該不會啊,朕沒得罪他,他作何要唱這出?可能是真病了吧!讓宮裏的太醫院派出人手去探望一下病情,若實在嚴重的話就請他休息幾天,反正朝廷不是離了誰不能運轉。”

……

……

朱厚照對沈溪生病漠不關心,好像沈溪死不死跟他沒什麽關係。

到宣府後,朱厚照一門心思想著遊玩,對他來說,這裏比江南都有吸引力,因為這裏可以接觸邊關將士。

而宣府行在也在緊鑼密鼓地擴建中,朱厚照每天就是帶著沈亦兒出去玩,沈亦兒跟他的關係親密不少,此時的沈亦兒已經出落成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奈何每次到最後一步時,沈亦兒就怎麽都不肯接受朱厚照。

一直到八月,朱厚照都沒過問朝中之事。

不想八月十三,即將要過中秋節時,張永心急火燎來找朱厚照,告知一個讓朱厚照非常震驚的消息。

沈溪已有一個月沒露麵了!

“陛下,沈大人之前一直在養病,本來沒什麽,不過據說這幾天有朝臣去沈府拜訪,也沒見到他人,還聽說……他已不在京城,卻不知去了何處。”

朱厚照皺眉:“他不在京城,能在哪兒?難道還能飛了不成?”

張永道:“陛下,老奴不知啊。”

朱厚照顯得無所謂:“沈尚書做事謹慎,就算他閉門不出,朝中事務也沒受太大阻礙,這不……朝中上下一切很安穩?不用操心,出了大事再來找朕不遲!”

張永沒想到朱厚照在對沈溪的問題上如此淡然,麵對這樣的皇帝,他實在沒辦法再進言。

“陛下,沈家人到現在都還沒回京城呢。”

張永故意提了一句,“是否有不妥?”

朱厚照一擺手:“少在這裏胡扯,皇後前幾日還收到了家裏的來信,他們幾時回京城有何關係?當初也是朕讓他們去江南的。”

“是,是!”

張永一看這邊皇帝好像什麽事都清楚,不敢再多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