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不絕的秋雨終於結束了,由於校場還比較泥濘,軍校的訓練放在了校園中一處水泥廣場上進行。進過這十多天的訓練,差不多又淘汰了一千人,現在軍校的新生成了五千多人。

剩下的這些人現在已經適應了軍校的作息和訓練強度,十幾天時間對軍校的各種課程從原來的迷茫到現在的如魚得水,同時軍校的各種理念也被他們所理解和接受。用劉昊的話說就是,他們終於有點兵樣子了。

皇家別苑中的棉花已經被李鴻采摘一空,全都用車子運到了軍校的倉庫中。數量太多,也就兵坊和軍校的倉庫中才能存放,而且兵坊處處有火,劉昊可不敢冒這個險。幾個之前受傷的老兵負責這些棉花的晾曬,兵坊那邊則是按照劉昊的講解開始試著做軋花機。現在沒有電動器械,隻能依靠水力風力或者畜力。

劉昊的設計是仿照石磨的用法,讓牛馬帶動,然後通過蓬鬆,讓棉籽脫落,再通過碾壓,讓棉花變成厚薄均勻的片狀,方便縫製棉衣和棉被。王老板他們聽完劉昊的說法,就試著做了一個,然後經過幾天的改進,這個機器終於可以用了。

李隆基特意在城中批了一個院子,讓劉昊找人負責加工棉花,加工好的直接開始生產棉衣,而那些棉籽則是被收集起來,準備來年再擴大種植。劉昊從成衣鋪中抽調了一批人,然後在工部的運作下,成立了皇家被服廠。整個廠子分位棉花加工區、染色區、被褥區和成衣區。主要就是生產軍服軍被等軍用物資。現在棉花數量太少,隻能先緊著軍隊。

軍大衣也被劉昊設計出來,這種冬天站崗值勤必備裝備,被那些參與其中的軍人所追捧,他們覺得以後冬日行軍,一人一件軍大衣就行,晚上睡覺可以當被子,站崗執勤能禦寒保暖。關鍵是這個還比大氅省布料。遇到火的時候,軍大衣浸水之後絕對是完美的放火利器,比如攻城時候城頭上扔下的那些火炬,一件浸水大衣就能躲避過去。

第一批軍服做好之後,李隆基親自來到被服廠視察,而且還饒有興趣的試穿了一下棉衣棉褲,保暖程度果然讓人嘖嘖稱奇。龍顏大悅的李隆基親自給皇家被服廠題字,並且在臨走時候還順走了一件軍大衣。李隆基覺得以後晚上批改奏折的話,裹著軍大衣絕對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朝堂上,李鴻一係的朝官和武惠妃一係的朝官發生了數次摩擦和衝撞,基本上李鴻一係是占優的,畢竟李鴻的名分和大義在。而且武惠妃沒有了曆史上高力士不予餘力的幫助,力量上大打折扣。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李林甫對武惠妃的態度曖昧了不少,完全不是之前全力支持的派頭,時不時就打著官腔,讓武惠妃和李瑁恨得咬牙切齒。

不過自從李隆基在朝堂上宣布棉衣做好之後,這些爭端全都煙消雲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李隆基製止爭端的信號,至於這次的贏家,自然是李鴻,他最先去的皇家別苑,也是最先采摘棉花的。李隆基對於此事沒有多說什麽,隻是一個勁兒的鼓吹棉花的好處,讓朝臣來年都多種植,多多推廣。大唐每年冬天都會凍死不少人,甚至有的軍隊居然出現三成以上的減員,這實在是太過可怕,所以李隆基才會這樣大力推廣。

這件事醞釀之後,朝臣都在熱議此事,有的人拍手稱快,棉花確實是最佳禦寒之物,有的人卻不以為然,認為李隆基是小題大做。不過為了防止所有人都大肆種植棉花,李隆基規定棉花種子的發放必須定量,不是誰想種多少就種多少,而是按照自己家裏土地的總量去領,大概給的數量是耕地的十分之一,而且所有領棉花種子的人都登記在冊,這是要全部回收的,別想著私下裏做別的用途。

本來劉昊還和李傑商量一下鼓勵開荒,但是現在一看李隆基居然直接出台了關於棉花種植的政策,兩人便沒有再提。現在種子有限,雖然李隆基已經派人去大西北收集棉花和棉籽,但是預計數量不會太多,畢竟這玩意兒很多人都當成了觀賞植物,從沒想過要用。等到三五年後,李傑和劉昊兩人再提鼓勵開荒、用棉花抵消田賦的策略才能推廣。

火鍋店的位置已經選好,蕭十一郎帶著人開始了改造。而且吃火鍋用的那種鐵鍋又讓兵坊加工了不少。呂布又讓人發來一批茱萸,按照現在的存量,支撐火鍋店開到年底是綽綽有餘。劉昊心裏清楚,火鍋店出現以後,會有人跟風,畢竟這玩意兒並不複雜,而且大唐之前就有這種涮菜的吃法,不過那是用肉湯,沒有火鍋的味道濃鬱。

天上人間針對老顧客也推出了免費試吃活動,為的就是給火鍋店預熱。現在火鍋店改造已經差不多了,其實也沒什麽需要改造的,店鋪本來就是接盤一家酒樓的,隻是把榻撤掉,重新換成桌椅板凳就行。現在洛陽城內家具店好幾家,都是生產桌椅板凳的,而且還能定做。比如火鍋店用的中間凹進去的桌子,就是蕭十一郎特別定製的。

劉昊現在因為忙碌,完全沒有了和玉真公主約會的時間,而且他自己現在家中的幾個娘子還搞不定,對玉真公主更是有點發怵。不過聽說劉昊家裏有火鍋之後,玉真公主和豆豆經常上門拜訪,說是姐妹情深之類的,其實就是衝著火鍋來的。劉昊給皇宮裏一樣火鍋配方,連帶著茱萸也送出了一些,但是玉真公主和豆豆總覺得在皇宮中吃飯沒有在劉昊家裏有意思,特別是一群人沒大沒小的搶吃的,打打鬧鬧之中,不僅享受了美味,也享受了皇家沒有的親情味道。

劉昊去了幾次皇家被服廠之後就再沒有去過,那裏本就不是什麽機密之地,雖然軋花機看起來挺高科技,其實也沒什麽訣竅。這種地方劉昊懶得管理,正好工部對於劉昊霸占著兵坊的事情已經耿耿於懷,現在劉昊將被服廠交給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和工部一眾官員的關係。而且劉昊已經對他們承諾,有什麽新式東西都會交給工部,而工部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將一些有潛力喜歡鑽研的年輕人送到兵坊去。

劉昊相信,這些科研人員隻有集中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思想和理念上麵的碰撞才更加劇烈。他現在沒有將兵坊擴大的原因,就是等著新鄉城建立之後,將兵坊整體搬過去。隻要軍校在新鄉上了軌道,整個新鄉城將會是鐵板一塊,就算有些人想要打探裏麵的情報也無濟於事,新鄉城不會對外開放。

軍校的辦公室中,高適拿著厚厚的名單放在辦公桌上對劉昊說道:“所有人的新兵全都統計完成,現在他們已經適應了軍校的生活,我們是不是還按照之前的預定將他們其中一部分人先遣返回家?”

劉昊看著高適問道:“現在訓練有沒有壓力?假如訓練沒有什麽壓力的話,這些人就全都留下,不過至於還淘汰不淘汰剩下的人,你要多和那些教官們溝通一下。我還是那個要求,寧缺毋濫!軍校生以後將成為大唐所有軍人的標杆,所以訓練時候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高適點點頭說道:“訓練倒是沒什麽壓力,不過現在都是基礎訓練,以後換成更深入點的就不好說了。畢竟第一批軍校生都是通過戰鬥和別的方法練就的,現在再想達到那麽高的高度,有點不可能。這次來的時候也沒將鄭鳴帶過來,沒有見過血的士兵,現在隻能稱之為花架子。”

劉昊歎了口氣:“鄭鳴確實應該過來,士兵們心理素質怎麽樣,他稍微試一下就能知道,現在咱們隻能通過增加訓練來看看這些士兵的反應,有的人承受不住,自然會離開,不過我還是希望他們能挺下去,這樣新鄉那邊就不需要別的駐軍,有這些人在,再加上一千多老兵,守著一群幹活兒的人想來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劉昊也希望手下的士兵能有好幾萬,這樣所有的兵種都能組建成型,不需要再這麽一股腦的訓練,將什麽都教給他們。對於各個軍種的設置,劉昊之前和李隆基和李禕都討論過,根據不同的作用設置不同的軍種,對於北方,主要就是騎兵,但是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樣了,劉昊甚至在想,以後組建水軍的時候,是不是直接將海軍陸戰隊之類的兩棲兵種給訓練出來,畢竟現在是冷兵器時代,一切都是要看個人素質的。

兩人正在討論的時候,突然劉昊的親兵闖了進來,對劉昊拱手說道:“將軍,外麵有位自稱是將軍家人的人求見,說是有緊急情況。”

劉昊一愣,現在有什麽急事找自己,難道城中出了什麽問題?不過據劉昊所知,現在的城中風平浪靜,不管是家中那幾個人還是自己名下的產業,根本不會和別人有什麽衝突。這是什麽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