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改變科舉

“為了這件事爭吵?”李辰一愣,隨即臉色一黑,“恐怕又有崔家的不少幫凶,在借機生事吧?”

長孫皇後笑笑,沒有說話。這種事情,再心知肚明不過了。

“母後,送給你個小禮物!”

李辰說著,從係統商城裏拿出那隻巴掌大小的鏡子,遞給長孫皇後。

“這是什麽?”長孫皇後微微一驚訝,“鏡子?母後有的!”

她雖然如此說,但仍然伸手接過。

她拿在手裏,隨意一照,頓時激動不已。隻見鏡子裏自己容顏,瞧得清清楚楚,仿佛有另外一個人站在自己對麵一樣,完全不是那些銅鏡能比的。

“辰兒,這……”

“阿娘,窩看看!窩看看!”這時小兕子一把搶過去,照著自己。瞧著鏡子裏的自己,開心的“喔、喔”直叫。

長孫皇後欣喜萬分,細細端詳著鏡子,好像是玻璃做的。

李辰笑道:“母後,是玻璃做的!兒臣剛剛做出來!”

長孫皇後看著小兕子手中的鏡子,喜悅無限,見小兕子愛不釋手的把玩著,她生怕小兕子一不小心打碎了,又不好硬搶下來。

“辰兒,這鏡子能夠大量生產嗎?這可比那些銅鏡……”

李辰淡淡的道:“當然可以!隻要原材料充足,要多少,有多少!”

長孫皇後滿臉喜色,她知道這種玻璃鏡子一旦售賣出去,絕對會把那些銅鏡都淘汰了。畢竟,銅鏡太過模糊了,而這種小玻璃鏡子,可以隨身攜帶,是多少貴婦人、千金小姐夢寐以求之物?

“那可太好了!”

“母後,這個鏡子就給小兕子玩耍吧!兒臣能馬上給母後再做出來!”

“好的!”

李辰向神龍殿走去。他剛走進殿內,隻見群臣原本正在激烈交鋒,頓時閉了口。李辰掃了一眼,場中情勢看得一清二楚。

房玄齡、魏征、程咬金等人,正和一些朝臣對峙,雙方都麵紅耳赤。

禦史中丞劉洎、禮部尚書崔敦禮、禮部侍郎、吏部侍郎、戶部侍中等人瞧著李辰,都是兩眼冒火。

吏部侍郎崔久平道:“陛下,秦王殿下來得正好,此事與殿下當麵對質,最是妥當不過!殿下,敢問方才,在酒樓內羞辱崔家少爺,這恐怕引起世人對皇家警惕,天下眾人為了大唐江山,都立下汗馬功勞,可是殿下卻以折辱功臣之子為樂……”

李世民剛才聽到李辰在外麵迫使博陵崔氏的一個少爺幾次三番的下跪,龍顏大悅。

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千方百計的打壓各大世家,可是他一直苦無機會。李辰這種小打小鬧,雖然不能讓崔氏傷筋動骨,但怎麽也是讓崔家顏麵盡失,此事早已傳遍整個京城,崔家成為了一個笑柄,李世民重重的出了一口氣。

可是他還沒高興多久,這些朝臣就跑過來,要彈劾李辰。

李辰心中清楚,房玄齡等人都托他建樓房,自然和他站在一起,而以吏部侍郎崔久平為首的崔氏家族子弟,借機向李辰發難。

現在朝中,五姓七望世家之臣,幾乎占據了三分之一,而除了朝堂,土地、鹽鐵、大唐學子,也幾乎被世家壟斷。

“崔久平,你是清河崔家嫡係?”

崔久平義正言辭的道:“殿下此言差矣!何故論下官出身?臣雖然是出自崔氏嫡係,但就事論事,沒有任何偏袒!”

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源於一家。雖然平時各有爭鬥,但卻一致對外。

李辰冷冷的道:“既然你知道我們比試較量的所有過程,那就明白,如果本王輸了,也要履行諾言!”

“隻是不巧,你們崔氏子弟不爭氣,本王略勝一籌!”

“按照你們那個崔家少爺所說,是不是可以隨意反悔?即使本王輸了,也不會交出香水、香皂一半的利潤?”

“當初,你們崔氏兄妹,可是想要本王水泥、玻璃四種商品的獨家配方,你們崔家想一舉吞掉本王所有的產業!你們是不是也太貪婪了?”

李世民、房玄齡等人雖然剛才已經知道了緣由,但此時再聽李辰提及此事,仍然氣憤不已。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是朝中新貴,他們因為從龍之功,才位居人臣,自然要打壓那些底蘊深厚的世家。

“還是說,你們崔氏說話如同放皮,都不當回事!出爾反爾?本王不信,一旦本王輸了,崔廣陵不會搶奪本王的產業?”

崔久平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但卻無法反駁。

李世民狠狠瞪視崔久平一眼,心中得意,他故意咳嗽一聲,道:“辰兒雖小,但畢竟是代表皇室,即使他輸了,也必須遵守諾言!才能讓世人信服!”

“小孩子的打鬧,不必拿到朝堂上爭論!有多少軍機大事都處理不盡,豈能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耽誤時間?”

他雖然說得客氣,但言下之意很明顯。你們崔氏輸了,隻能自認倒黴。

眾人都明白他的用意,房玄齡接口道:“陛下此言極對!以後這種事,就不要再拿到朝堂上來了!”

魏征道:“陛下,如今,科舉春試馬上要開始,不知此次,命何人主持監考?出些什麽考題,吾等是否也要商議一下?”

眾人議論紛紛,都在商議,具體出什麽題目好。

李世民低頭沉吟著,他也一直琢磨這事,不知該派何人負責。

杜如晦又道:“陛下,不知今年需要錄取多少人?現在一些豪紳官宦等舉薦的學子,也已經有了五百多人。”

李世民一聽,頓時臉色一黑。

李辰略一思索,立即明白了,現在科舉,還沒有完全以考試成績取人。一些世家大族仍然有舉薦錄用的資格。

而一旦那些人錄用,他們自然維護舉薦他們的家族。

這樣,朝廷培養的人,卻為世家謀取利益。

現在是李世民登基第二年,又到了每年一次科舉的時候。唐初時,科舉是每年舉行一次,去年貞觀初年的科舉,所取的學子,幾乎都是世家舉薦的,寒門學子寥寥無幾,而且也都是一些七品、六品的小官。

去年李世民就異常惱火,他一直想徹底改變科舉弊端,可是始終沒有破局之法。

“父皇,兒臣有一建議,不知能不能采用?”

李世民饒有興致的道:“什麽建議?”

“科舉考試裏,增加工匠發明、創造之術!要讓每個學子知道學以致用,每一個發明創造,都可以為天下百姓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