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 第958章

“臣遵旨。”玄世璟拱手應聲。

“東山侯,此次遼東之行,朕放權於薛仁貴與你,望你們二人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複,不然,便自己回來領罪吧。”

“臣,願立軍令狀!”玄世璟信誓旦旦的說道。

現如今的玄世璟已經不是少年孩童了,在朝堂上該有擔當的時候就必須能扛起責任來,若是年少時擔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是正常,但是到了這個年紀,有了家室,成了家,接下來,便是要立業了。

他的心思,李二陛下懂,而李二陛下對於遼東那邊兒的心思,他也懂,這邊是君臣之間心意相通,所以李二陛下才能夠將遼東的事情放權給玄世璟和薛仁貴,加上錦衣衛已經全都在遼東,李二陛下沒有在朝堂上說的是,這次的事情,便是錦衣衛在平壤城挑起來的。

對於遼東,李二陛下已經沒有耐心再拖下去了。

再者,若是派了別人去,且不說能否將錦衣衛指揮的如同臂使兩說,薛仁貴和錦衣衛在遼東的布置和當中的計謀,難免會公布於眾,李二陛下也是個要麵子的人,薛仁貴和玄世璟在遼東的布置都是經過他同意的,既然遼東由李二陛下親征開始,兩人於遼東布置為轉折,現在自然也要由玄世璟和薛仁貴去終結。

“好!”李二陛下應聲:“如此,遼東之之事,便全權托付於卿,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麽要說的?”

李二陛下這番掃視眾臣,目光十分銳利,逼的人不敢與之對視,朝堂上眾臣麵麵相覷,雖說有想要說的,但是在李二陛下的目光的壓迫下,都沒有人敢開口。

如今遼東的戰局,誰都知道,這是一口已經煮爛了的肉啊,隻要輕輕一咬,就能吞入口中,明晃晃的功勞誰不想去沾點兒光?

這下好了,讓玄世璟和薛仁貴全都給占了,與玄世璟平日裏走的近的,說不低能跟著喝口湯,但是那些曾經得罪過他的,還想喝湯?沒把盆扣你腦袋上就挺不錯了。

“如此,此事便這麽定下了,退朝之後,三省擬旨,賜發紫衣金玉帶。”李二陛下定論。

“是。”眾臣應聲。

薛仁貴的鎮軍大將軍和玄世璟的懷化大將軍還有行軍總管的職位都是臨時的,等到仗打完了,朝廷也就收回去,否則還真以為以薛仁貴的資曆,能夠做到正二品的將軍,即便玄世璟曾經在遼東立過功,也夠不到正三品的武職。

退朝之後,玄世璟很是識相的去了甘露殿,這麽大的事兒定下來,李二陛下肯定會單獨交代自己一番,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在甘露殿等著。

果然,李二陛下來到甘露殿,見到玄世璟在這邊兒等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算你小子識相,怎麽,心裏有底嗎?”李二陛下問道。

“太有了。”玄世璟笑了笑:“說起遼東,沒有人會比臣更了解那邊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年和十年也沒什麽差別。”

當初玄世璟在遼東戰場上差點兒被射成刺蝟,這是他與高句麗人的仇,自然要報回來,而且當年玄世璟作為先鋒軍在遼東地區駐紮的時間也長,大軍撤回長安之後,薛仁貴與玄世璟之間也互有通信,遼東那邊屯田駐兵還有放高桓權去安市城這些事情都是玄世璟在出謀劃策,說玄世璟對於遼東和高句麗最為了解,一點兒都不過分。

“原來你還惦記著當初在安市城下的一箭之仇啊,隻不過楊萬春早就死了。”李二陛下笑道。

“那可不是一箭之仇,臣可數著呢,而且,楊萬春是死了,但是泉蓋蘇文還在,高句麗人還在,臣的仇也就還在,遼東本就是我中原王朝的國土,高句麗人強行占去,臣隨陛下收複舊土,為高句麗人所傷,這是國仇家恨。”玄世璟說道:“無論是從大唐出發還是從微臣個人出發,高句麗必須滅。”

“你倒是說實話。”李二陛下笑了笑:“這實話也說到朕的心坎裏了,高句麗不滅,朕對東北方向就一直不會放心,當年隋文帝楊堅滅北周,除卻楊堅之外,高句麗也一直趁機向西蠶食,北周滅掉北齊,北齊的皇族高寶寧率軍出逃,且一直不斷在對抗北周,楊堅取代建立大隋以後,高寶寧又在不斷的對抗大隋,這股北齊殘存勢力一直是隋朝心病。其中,高句驪一直都在大力支持高寶寧,甚至高句驪王平原太王親自帶兵,聯合突厥和契丹一起營救高寶寧,來攪渾中原這灘渾水,這足以證明,高句麗人一直在東北方向對中原虎視眈眈,一旦有機會,他們必定如同草原上的那群狼崽子一樣,侵蝕中原。”

感謝風雲之風語者100賞

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

無論是楊堅還是楊廣,又或者是李二陛下,都始邊陲高句麗為大患,楊廣則是向世人很透徹的詮釋了什麽叫做“欲速則不達”,平高句麗也不是皇帝腦子一熱自己拍腦門決定的,無論是隋,又或者是大唐,打高句麗,是滿朝文武都讚同的事兒,如今朝堂上的分歧,也不過是在於現在打還是坐山觀虎鬥等著撿便宜罷了。

而隋的政權動蕩最後導致覆滅,也是因為楊廣的急政,導致了他在三征高句麗無果之後威嚴大失,關中的門閥也便不信任他了,朝中楊玄感起兵造反,雖說最後被平定,但是也難改大廈將傾的結局。

若是按照玄世璟所熟知的曆史,征戰高句麗,是耗費了隋唐兩朝四代帝王的心血,楊堅、楊廣、李二陛下還有唐高宗李治。

由此可見,高句麗政權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的確是紮在人心裏的一顆釘子,不拔不快,不然李二陛下當初也不會說出“朕蕩平九州,唯此一隅”這話。

“高句麗窺視中原土地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自三韓之地有名以來,縱觀前塵,哪一次不是在中原王朝與北方草原之間做攪屎棍子,中原王朝強大了,他們便老老實實的俯首稱臣,一旦中原出現內亂,邊陲蹦躂的最歡實的便是他們,當初遼東等地,也不過是趁著中原天下大亂之時,一點一點的向西蠶食來的。”玄世璟說道:“如今高句麗與百濟交好,新羅暫時一心一意的靠著大唐,所以臣以為,此次遼東之行,不僅僅是高句麗,恐怕新羅百濟,也會在當中摻上一腳。”

“百濟出兵,在朕的意料之內,朕會傳旨劉仁軌,讓劉仁軌的水軍配合你與薛仁貴在遼東的行動,其次,蘇定方現在人在河北,如今遼東兵力不過四萬有餘,高句麗與百濟一聯合,四萬兵力不足以應對,必要之時,可請蘇定方援助於你。”李二陛下說道:“朕這次在你身上給予了厚望,莫要讓朕失望。”

“是。”玄世璟抱拳應聲:“陛下,另外,臣此次去遼東,是不是能多帶一些火藥......”

“嗯,要多少,自行去兵部領便是。”李二陛下說道:“朕手書一封,你親自去兵部。”

火藥自從歸了兵部掌管之後,就一直被兵部列為大唐最重要的機密之一,沒有李二陛下的手書,誰都不能從兵部調出一絲一毫的火藥,而大唐製造火藥的地方,如今滿朝文武,除卻兵部尚書和兩個侍郎還有李二陛下之外,誰都不知道,藏的十分嚴實。

玄世璟拿到了李二陛下的手書,趁著在長安城,直接去了兵部,去找兵部的官員領東西,雖說遼東那邊已經萬事俱備,玄世璟隻管帶人過去就好,但是多準備一些也是有備無患。

兵部看了李二陛下的手書之後,對於玄世璟的態度明顯好多了,現在火藥可是兵部的**,能說要就要嗎?而且玄世璟這次去遼東,帶的還不是個小數目。

“玄侯,這火藥是陛下親筆批示下來的,不知您可是帶了人來?”兵部侍郎走在玄世璟身邊問道。

“未嚐。”玄世璟回應道:“火藥乃是朝廷機密,兵部保密工作也做的很好,本侯也就不多事了,這事兒就由侍郎大人來安排吧,本侯在莊子上靜候兵部將東西送到東山縣莊子上,就有勞大人了。”

“不敢不敢。”兵部侍郎笑著擺手,玄世璟能考慮到兵部這邊,這讓他很是欣慰,未曾與這位東山侯在政務軍務上打過交道,還以為這位東山侯是個不好相與的主兒呢,今日一接觸,倒是個挺好說話的。

玄世璟就是這麽個人,人敬他一尺,他可還一丈。

“至於本侯說的數量一事,還請大人盡量通融,遼東那邊戰事無論是本侯還是朝中,都十分看重,本侯還是希望,咱們朝廷上下能夠勠力同心,遼東之功,非本侯一人,大人可明白?”玄世璟笑道。

兵部侍郎連連點頭:“明白,明白。”

玄世璟如此說,這就說明,遼東那邊兒,若是平了高句麗,戰後上表,功勞定然少不了他們兵部一份。

功勞這種東西,玄世璟覺得,他這種上戰場的,不用搶,自然有,功勞太大也不是好事,大家一起吃肉喝湯,擬好我好大家好,何必為了一點兒油水去鬥的你死我活呢?

日子還長著呢。

玄世璟出了兵部,便騎著馬去了神侯府,如今的神侯府已然是門可羅雀,玄世璟下馬,自己推開大門,走入廳中。

大廳之中,房遺愛和趙元帥仍舊如往常一樣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旁的位子上還坐著常樂和高峻。

玄世璟進宮上朝,知道是因為遼東的事情,所以早早的就讓高峻和常樂通知房遺愛和趙元帥來神侯府這邊兒等著,其實他心裏早就已經決定,遼東那邊兒與泉蓋蘇文打起來,他一定要去遼東,親自了了結了這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