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 第1511章

畢竟,現在海麵上的動靜還小呢,大唐的水師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一旦準備充足,隨時可以南下西洋,為大唐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到那個時候,世界的財富,將會源源不斷的湧入大唐,世界的文化,也會源源不斷的用入大唐,為大唐所吸納,接收,而後大唐會在這些東西的基礎上,發掘出新的東西來。

隻要不斷的與世界保持聯絡,大唐就永遠不會在世界上落後。

大唐的開放與包容,玄世璟已經是親身的體會過了,他也為大唐有這樣的開放和包容感到自豪。

在這個全世界就隻有大唐擁有火藥的時代,大唐著手研發火器,已經是領先了世界一步,工學院改進了織布機,大唐也正在引領整個世界的科技,站在了科技樹的頂端,還在不斷向上延伸發展,這樣下去,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會發生在這個時代,發生在大唐。

這樣的話,顯然就長安城的一個工學院是推動不起來的,需要整個大唐的工匠們,都能有這樣的意識才行啊,可是老思想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推開來,談何容易,也好在這些年工學院做的足夠好。

“大唐在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往前走,這這條路上,最不能少了的,就是像薛將軍你這樣的人才。”玄世璟說道:“外人雖然都看你在熊津,大權在握,要兵權有兵權,但是尋常人,誰能想到在熊津守著的苦啊。”

玄世璟對薛仁貴這般理解,可是把薛仁貴給感動的不行。

是啊,他在熊津吃的苦,誰看見了?

當初熊津苦寒之地,高句麗還沒滅呢,薛仁貴領著兵,帶著百姓,在高句麗眼皮子底下發展,雖然有水師在一邊兒看著,出不了的什麽大事兒,可是每走一步,那都是戰戰兢兢,好不容喘口氣兒了,大唐跟高句麗又打起來了,那邊還搭上一個百濟,讓大唐更是要全力以赴的應對。

全力以赴了,就要投進去更多的人,消耗更多的糧草,戰線拉的這麽長,跑到人家家門口去打仗,糧草的供應出不得一點兒差錯,怎麽辦?還是薛仁貴在熊津都護府,穩定後方,這才支持著玄世璟把高句麗給滅了。

高句麗沒了,百濟也沒了,戰後的熊津都護府留下了一片焦土,而後便是薛仁貴繼續在熊津收拾爛攤子,原本幾年之間做的努力,打開的局麵,一仗全都給打回去了,畢竟是大唐新拿下來的地方,頭年的收成誰都保證不了,所以熊津這邊的稅款也甭指望,於是薛仁貴就在那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眼見走得差不多了,戰爭又來了,原本治理的安安穩穩的熊津都護府,卻是被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給禍害了,還聯合了新羅和倭國,在熊津的地盤鬧事。

內有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外有新羅虎視眈眈,雖說朝廷派遣了大軍過來,但是薛仁貴也是絲毫不敢懈怠,仗,他要領著打,朝廷的軍隊的後方,他也要給安穩著,朝廷的軍隊在新羅拿下來的城池,還是需要他派遣人手去接管,穩住,不能出亂子,一座城池,打下來容易,但是要守住,變成自己的,難,就如同薛仁貴花費了這麽多年的時間坐鎮熊津,將熊津變成大唐的一樣,耗時耗力。

但是現在呢,在朝中的一些大臣眼中,薛仁貴是出力不討好,所以薛仁貴回了長安之後,在長安待了幾天,空閑出來了,就找過來找玄世璟了。

他能夠找人訴苦,這個人就隻能是玄世璟了。

按照玄世璟的說法,他現在仍舊會在熊津安穩的待著,等過幾年,熊津安穩了,他也就能從這個熱鍋上下來了,省的整天有人盯著他那邊。

就算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薛仁貴從熊津回來,玄世璟也不希望薛仁貴從熊津回來,熊津雖然已經被大唐拿下有十多年的功夫了,但是對於整個中原來說,那裏之前畢竟是“化外之地”,不是說它不發達,野蠻,而是那裏居住的,都是原本三韓半島上的原住民,對大唐的認同較低,這個問題就隻有過個一兩代人才能解決,在沒有徹底的將這隱患消除之前,萬一哪天朝廷對那邊的監管送些了,再加上有人想要在那邊煽風點火自立為王什麽的,那熊津就又要亂起來了。

而薛仁貴若是在熊津,懼於他的威名,整個熊津,絕對無人敢造次。

而且,薛仁貴絕對不會反唐。

“聽君一席話,在下心裏好受多了,多謝公爺了。”薛仁貴拱手說道。

“得了吧,咱倆誰跟誰,當初就是在遼東的時候,陛下禦駕親征,攻打高句麗的時候,咱們兩人在軍營之中認識的,之後這麽多年的交情,我還能不了解你,你也就是委屈了,發發牢騷而已。”玄世璟說道:“至於熊津那邊,現在還是離不開你,這麽多年在那邊,你也不舍得離開熊津吧?”

薛仁貴苦笑著點了點頭,的確是有點兒像玄世璟說的這樣呢。

若非要讓朝廷諸公放心,薛仁貴也就把家人接到熊津去了,也不至於像以前那樣,聚少離多的。

“所以說啊,你就在熊津,安安穩穩的坐住了,隻要你不反,不管誰在朝中這邊給你上眼藥,我看不過去了,幫你對付著。”玄世璟說道。

整個熊津,高句麗,是玄世璟帶著兵過去滅了的,對於三韓半島上的三個國家,玄世璟打從心裏對他們印象就不佳,他親自滅了高句麗,倒是舒坦了不少,百濟被蘇定方滅了,新羅被程處默和李恪給滅了,大唐好不容易平了東北方向的禍患,拿下了三韓半島,擴張了大唐版圖,若是因為朝臣之間的猜忌,壞了熊津的大事兒,都對不起那些埋骨在熊津的將士的英靈。

“多謝玄公。”薛仁貴拱手應聲道。

玄世璟看著滿臉疲憊的薛仁貴,也是無奈歎息一聲,原本五大三粗的軍營漢子,坐在了那個位置上之後,倒是清減了不少,不知道再這麽幾年下去,薛仁貴是否還有當年初見時候的神勇了。

“好了,看你一臉的疲憊,看樣子是累得不輕,少想些有的沒的,趕緊回去休息吧。”玄世璟說道:“等休息夠了再說,反正離著你離開長安,還得有一段日子呢,不怕沒有坐在一起吃飯的機會。”

薛仁貴點了點頭,他從長安城到東山縣莊子上來,的確有些疲倦了,最主要的是頭天的時候,跟長安城裏的幾個人吃飯喝酒,忙活著應酬才導致如此。

薛仁貴也不願意過多去參加這樣的應酬,隻是朝中這麽多人都琢磨著他,薛仁貴心裏頭摸不準啊,就想在長安多接觸一些人,至少能旁敲側擊或者是直接詢問一二。

到時候要是真有什麽事兒,能有人站出來幫著說說話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在官場上混,人脈還是很重要的。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後有請

薛仁貴每次從熊津回來,都會主動來拜訪玄世璟,一來是要聽聽玄世璟對於熊津那邊的一些看法,當初他在熊津鎮守的時候,一些辦法都是聽玄世璟說起來的,他在那邊照做,倒還真有很大的效果,如今熊津能這麽太平安穩,也是托了玄世璟給出的主意的福。

二來,兩人之間是老早之前的交情了,也是要常來常往。

等薛仁貴再回到熊津的時候,肯定是已經轉過年了,就算是有的大臣在李承乾麵前給薛仁貴上眼藥,李承乾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在熊津大動幹戈,現在大唐的軍隊大部分還留在熊津,就是要以防萬一,防的不是薛仁貴,而是那些想要複國的亂黨,再者就是隔海盯著倭國的島根県,讓那邊能夠安安穩穩的開礦,而後把銀子源源不斷的送到長安來,充實國庫。

台州那邊雖然有金銀礦,但是現在技術能夠開采的數量有限,所以越是往後,出產的量就越來越少,到最後,也就沒了繼續往下開采的價值,沒有先進的技術,再往下挖,肯定是要死人。

正好,這個時候,倭國的銀礦就接上了,至於台州那邊,等過上一段時間,封了礦就是了。

魏叔玉這幾年在台州也是混的風生水起,到了年根的時候,李承乾也是下詔將魏叔玉調回了長安,台州的一幹官員,重新派遣,這幾年,台州那邊的發展,也與大唐接洽了起來,畢竟離著泉州那邊近,商人在海峽之間來來往,極大的增加了台州那邊的繁榮程度,冬天內陸的河運是歇了菜了,但是海運還能走啊,台州那邊的新鮮水果也是通過海運,運到了北方,而後再快馬加鞭的運送到長安,奉入宮中,大唐的開疆拓土,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老爺,太上皇派人過來傳話說讓您到他宅子去一趟,說是太後娘娘要見您。”府上的下人來到玄世璟的書房說道。

“好,我知道了,下去準備吧,我一會兒就出去。”玄世璟說道。

“是。”下人應聲道。

玄世璟起身,將手裏的暖爐放在了桌子上,走到一邊兒的衣架前頭,將掛在衣架上的大氅取了下來,披在了身上。

來到宅子門口的時候,下人已經準備好了馬車,玄世璟上了馬車之後,就朝著書院周圍的宅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