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 第1312章

雖然身為帝王家,不喜歡自己的臣子抱有這麽大的私心,也希望他們能夠一心為了朝廷著想,但是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人非聖賢,哪兒會有那麽多大公無私的人?

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李二陛下也不怪他們,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隻是東山縣書院的事兒,總要想個辦法解決,畢竟玄世璟創立這書院,說起來,雖然有私心在當中,但是也是為了朝廷,公大於私的,若是連他這個皇帝都不支持,那書院如何能長久?

大唐的朝堂,一代代的傳下去,仍舊是掌控在各個世家手中,想要掣肘世家,就得用寒門官員啊。

坐在這個位子上這麽多年,李二陛下的眼光放的足夠遠,即便有些事情不能在貞觀朝就能完成,但是他可以為自己的下一輩人鋪好路,將能做的,全都做了。

“這樣一來的話,現如今東山縣的書院處境還真是有些尷尬。”長孫皇後若有所思的說道。

不過這種尷尬,最多也就兩年,兩年之後嗎,文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參加大考,然後入朝為官,這邊是樹苗生根,逐漸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

現在書院這顆樹,缺少的就是根,它的根,還在發展延伸之中,兩年之後,便會紮在這片土地上。

至於兵學院,學生們雖然早兩年出來,也讀過書,接受過係統的訓練,跟著李孝恭學習,但是軍中向來是個注重實力的地方,想要熬出頭,實力和運氣缺一不可。

書院的學生或許實力不錯,但是運氣,還要等,等到一個能夠展示他們才能的機會,而這機會,可不是常有的。

但是這個過程是艱難的,而玄世璟在對待書院這方麵,也不是個安分的主兒,說起來,玄世璟也有野心,但是他的野心,是李二陛下樂意看到的。

自玄世璟入朝為官以來,從未在朝中爭名奪利過,而他的底線,李二陛下也大致清楚,家人,還有莊子上的書院。

從玄家為了書院付出這麽多可以窺得一二。

對於玄世璟,李二陛下的心情有些複雜,他看得透玄世璟,卻也看不透玄世璟。

曾經的那個孩子,早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那個聰明可愛的小孩子了,他成了朝廷的官員,成了大唐的晉陽郡公,成了自己的女婿。

“書院的事情不僅僅是璟兒上心,朕也很上心,否則也就不會讓承乾牽扯到書院之中了。”李二陛下說道:“璟兒的意思,朕明白,璟兒希望將來的書院,能夠歸入朝廷之中,但是書院招收尋常人家的孩子的這個規矩,不能壞,希望書院在歸入朝廷之後,仍舊是現如今的書院,隻能壯大,而不能改變其初衷,朕也知道,一旦書院安穩紮根,對於大唐來說有多麽的重要,所以朕也樂得幫襯著他,書院,總歸是朝廷的。”

雖然有些霸道,有些不講理,但是書院隻能歸朝廷,不然若幹年後,書院出來的官員,書院的先生,僅僅是一處書院之中,勢力便是盤根錯節,所以,玄世璟也是為了避免這些事情。

隻要書院歸在朝廷的管轄之下,書院的院長是皇室中人,是太子,甚至是皇帝,那麽書院再怎麽發展,也不會出現什麽禍患。

玄世璟能想到的東西有限,至於百年之後書院如何,玄世璟不可能為他們想到百年之後的事情,世事無常,別說百年之後了,便是兩年之後如何,誰又能料定的到?

第七百九十章:人選

著眼於眼前,一步一步的走,這方是正道,做事最忌好高騖遠。

“那今日璟兒進宮見陛下,也是為了書院的事兒?”長孫皇後問道。

李二陛下點點頭:“嗯,正是,現在東山縣莊子上兵學院的學生們已經進入大唐的各個軍隊之中了,兵學院現如今暫且空了下來,等到明德書院的學生們考試完後,才會有新的學生進入兵學院之中,再此之前,璟兒想在學院之中開設新科,想要著重發展水師,為水師培養人才,這樣一來,兵學院那邊,不管是地麵上的,還是水裏頭的,就都齊全了。”

“這不是好事嗎?陛下又在煩惱什麽?”長孫皇後笑道。

隨著台州那邊不斷的被開拓,不僅僅是李二陛下看清楚了大唐水師的重要性,連長孫皇後在後宮之中,僅僅是憑借著聽聞來的事情,就能判定,將來的水師對大唐是有多麽的重要。

“人選啊,想要教導學生,總得有個先生,有個合格的先生才是,如今水師雖然有不少人才,但是水師那邊,可離不開他們啊,所以,不可能把人調派到書院去教導學生。”李二陛下說道:“璟兒今日進宮來,其實就是來向朕要人來了,朕思索了良久,到底還是想不出有什麽合適的人選能夠擔當此重任。”

第一批學生,不管是學什麽的,對於書院的意義都是非同尋常的,因為要有一個好的開始,才能為後來做表率,李二陛下也明白這一點,所以說在人選方麵,也是考慮到了方方麵麵,但是到現在為止,仍舊沒有找出合適的人來。

大唐的水師現在也在發展,尤其是泉州那邊,幾乎是重新組建水師,哪兒不用人啊,劉仁軌現在在長安,給人家升了官,若是沒有重要的大事,斷然沒有再把人弄到水師去的道理。

劉仁願和劉仁軌都有帶領水師打仗的經驗,但是這兩個人,現在誰都不能動彈。

至於其餘的人,一個蘿卜一個坑,怎麽調動?

劉仁願從揚州水師離開之後,好歹有個沈浩青接任,沈浩青再往下,可就沒有什麽能夠說上名頭的將領了。

現在是坑多蘿卜少啊。

這能怎麽辦?誰也沒招。

一時之間,大殿之中,帝後兩口子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長孫皇後才緩緩開口。

“臣妾倒是有個人選,不知合適不合適。”長孫皇後說道。

“哦?說來給朕聽聽。”李二陛下說道。

“江王李元祥。”長孫皇後說道。

“江王?”李二陛下的眉頭微微皺了皺,隨即陷入了沉思。

江王李元祥,是李二陛下的幼弟,母親楊氏,是高祖皇帝的嬪,不過楊嬪的父親有些來頭,楊嬪的父親是前隋太尉楊素的女兒。

長孫皇後之所以推薦江王李元祥,說起來也是與他是楊素的外孫有關係的。

開皇八年的時候,楊素以行軍元帥的身份率領水軍東下攻滅攻滅陳朝,之後的幾年之內,前隋的水師部隊一直都是掌握在楊素的手中,而楊素本人,在統領水師方麵,也是頗有心得。

楊素有七個兒子,但是女兒,就隻有一個,後來成了高祖皇帝的嬪妃,而當年楊素的女兒未曾出閣的時候,在楊家也是在千恩萬寵的環境下長大的,飽讀詩書,知曉禮儀,而楊素留下來的那些心得手稿,她也都曾認真的研讀過,後來在宮中的生下李元祥的時候,又將這些東西,都悉數交給了李元祥。

甚至當年楊素的一些手稿兵書,在楊嬪過世之後,都還留在李元祥的手中。

這是人家姥爺留給外孫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雖然有這樣一筆財富,幼時也一直在楊嬪的教導下讀書學禮,但是李元祥本人並沒有將這些東西當成一回事。

說起來,李元祥在他自己的封地的名聲也不怎麽好,李元祥已經四為州刺史了,實封千戶,但是與幾個被李二陛下辦了的王爺一樣,都是貪得無厭的性子,本身外表形象也不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