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少 第1246章

李二陛下將派遣官員的事情是交給了長孫無忌去做的,他自己也隻是看了看長孫無忌遞上來的折子而已,不過李二陛下對長孫無忌也是十分信任的,覺得長孫無忌辦事,出不了什麽差錯。

但是現在聽了玄世璟的話,將這件事兒放在腦海之中仔細想想,卻又覺得當初輕易決定實在是太過草率,在腦中將適合派遣到台州的官員過了一遍之後,李二陛下想到一個人。

那就是魏征的三子,魏叔琬。

魏征的家風嚴謹恪正,如今魏征的四個兒子都在朝中做官,也有些年頭沒有調動了,這三子魏叔琬性情溫和,但是在處理政事方麵,卻也承襲了魏征的風範,而如今台州需要的,就是一個溫和剛正的官員。

對待百姓溫和,但是對待事情的時候,需要剛正,剛柔並濟之下,才能穩穩妥妥的治理台州。

在李二陛下的思索之下,他心裏已經決定了台州官員要換人了,所以先前那位到台州的官員,估計要調回來了。

畢竟李二陛下心裏合適的人選,總比長孫無忌挑選出來的人要合適的多。

即便是長孫無忌,就敢說沒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麵。

而對於魏叔琬來說,這也是個機會,如今李二陛下對台州的重視不比對長安的重視要少,若是魏叔琬在台州能夠做出一番功績來,如今半死不活的魏家,極有可能因為他,重現往日的輝煌。

能夠獨自治理一州,足以證明魏叔琬的能耐,而台州治理得當,身上也就有了政績,再調回長安的時候,就是魏叔琬飛黃騰達的時候了。

“如此一來,朕打算重新派遣官員前往台州,還有璟兒你說的台州的原本的那些首領,也要各自給官職安撫。”李二陛下說道。

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

玄世璟說的話,李二陛下都聽了進去,覺得玄世璟說的有道理,畢竟大唐朝廷這邊的官員到台州去,不管怎麽有能耐,到了那邊都是初來乍到,對台州形式不了解,對於台州的百姓來說,是陌生的,哪兒有先前的首領來的熟絡,所以原本的那些勢力首領就需要為大唐朝廷所用,幫助大唐的官員在台州穩定人心,逐漸的,朝廷派遣過去的官員在那邊有了威望,有了話語權,而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功勞,往後在台州是繼續做官,還是掛官享福,也就由著他們去了。

畢竟現如今那些個首領年紀也都不小了,即便是年紀最小的成勇,又是習武之人,身強體壯,年紀也都快要奔五了,即便是做了官,又能在官位上做多久,無非就是幾年的功夫,吃著朝廷的俸祿,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輕快寬鬆一些,等到從官位上退下來之後,要麽就繼續留在島上,畢竟是故土,要麽就乘著商人的商船到中原來享福,畢竟中原這邊是一處他們未曾見到過的花花世界。

但是玄世璟知道,若是楊福退休,他一定會來中原的,到了中原之後,肯定會走一趟揚州,畢竟那裏是他的童年記憶,有的時候人就是有這麽一股執念,想要回到自己孩童時期曾經去到過的地方,看到過的風景。

楊福就是屬於那一類人。

李二陛下詢問過關於台州的事情之後,又關心了一番劉仁願和玄世璟在台州的日子,畢竟臣子拿下了那麽一片兒地方,帶回了這麽多財富,作為君王,表示關心也是應該的。

在宣政殿內待了約莫有大半個時辰左右,玄世璟和劉仁願這才離開了宣政殿,而剛剛離開宣政殿的玄世璟,便被東宮的內侍請了過去,說太子殿下在東宮書房等候著他。

玄世璟無奈搖了搖頭,自己這一回來,還真是忙,怎麽說也要將該見的人全都見一遍,這才能停下來,可以想象的到,從太子東宮出去之後還有長安城魏王府的李泰,還有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們,都要挨個兒拜訪。

這回台州弄回來的財富可真是亮瞎了一大群人的眼睛,玄世璟的那些叔伯長輩要說心裏沒點兒想法,玄世璟才不信。

就說程咬金,表麵上憨厚的一漢子,但是心眼兒多的就跟蜂窩煤似的,要麽人家怎麽就那麽長壽呢。

玄世璟現在身上的官職仍舊是東宮的太子詹事,因此光天化日大大方方的去東宮,也沒人敢說什麽,現在太子的位子百分之九十八的概率就是李承乾了,還怕什麽?

不過有一點倒是讓玄世璟比較介意,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作為李承乾的親娘舅,好像對這個太子外甥並不是很熱切的感覺。

不過現在來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玄世璟也就注意了一番,就由著長孫無忌去了,畢竟這也隻是玄世璟的猜測而已,不出事兒,誰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麽想的。

但是長孫無忌這個人啊,總是讓玄世璟心裏覺得不踏實,或許是他這人太聰明了吧,心思太沉,說的難聽一些就是老奸巨猾,對於李承乾這個儲君,未來的皇帝來說,怕是不是什麽好事。

玄世璟或多或少的對於長孫無忌的心思能夠猜測一二,現在長孫無忌是朝中實實在在的權臣,皇後的兄長,皇帝的肱骨,左膀右臂,雖然長孫皇後多多少少能夠壓製得住自己的這位兄長,李二陛下也是個有手腕的君王,但是想想以後呢?

一旦李承乾繼位,那長孫無忌可是三朝老臣了,權利、威望樣樣在手。

在武德年間,長孫無忌也是入朝為臣的人,雖然官職不是很顯赫,也隻是在秦王府之中做事,但是若真是到了李承乾上位,三朝老臣,他是稱的上的。

玄世璟在前往東宮的路上想到長孫無忌也不是沒有原由,一來是對於太子的態度,二來就是方才在宣政殿說起來,台州的官員是長孫無忌挑選出來派遣過去的,這讓玄世璟心裏一激靈,起了防備。

玄世璟沒有忘記,曆史上李承乾要被廢除太子的位子的時候,長孫無忌也沒有為自己的這位外甥說話,甚至連場麵上的求情話都沒有,後來李二陛下要重新掂量太子的人選的時候,給出了三個人選,一是李恪,二是李泰,李二陛下就在這兩人之間搖擺不定,而李治,是長孫無忌硬生生的給捧到太子的位子上去的。

或許這當中有諸多的理由,比如說李恪身上帶有前隋楊家的血脈,又或者是李泰為人狡詐陰險。

但是自己的兒子李二陛下自己清楚,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他這個當爹的都清楚,李恪雖然是楊妃生的,但是李恪姓李,是他李世民的兒子,楊廣對於李恪來說,也不過是個外公而已,誰家的孩子承接了自己父親的基業會跑去為外公複辟?

至於李泰,他的確說過殺子傳弟的話,但是他為什麽會說出這樣的話?李泰也不是個傻子,對於這一點,玄世璟心中始終是存了疑惑的。

即便是他坐上了皇位,將來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而傳給自己的兒子,這也很正常,沒有別的說法吧?

反而這當中在李二陛下麵前說話最多的,就是長孫無忌,說李泰不好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治好的,也是長孫無忌。

說李恪不合適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泰陰險狡詐不足為信的,詆毀李泰說李泰上位陛下諸子不存的,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麽了解李泰?

先前李泰在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爭奪著皇位,居住在宮中,設立文學館,安安穩穩的修書,長孫無忌是從哪兒看出來,李泰上位之後會殺光他的兄弟的?

在玄世璟的猜測之下,玄世璟自己的看法就是,當時的李恪和李泰都已經成了氣候,與長孫無忌不是很親近,李恪就不用說了,與長孫無忌沒什麽關係,李泰雖然也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但是李泰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不是個可以控製的人。

無論是李恪還是李泰,若是當上了太子,坐上了皇位,長孫無忌都能想到自己的下場,那個時候的長孫無忌在朝中風頭無兩,手握重權,又將是李二陛下的托孤大臣,是朝廷的抵柱之臣,皇帝上位,必然受到這樣一個臣子的節製,即便是不受節製,這樣一個臣子擺在皇帝麵前,皇帝會高興?會滿意?

那個時候長孫無忌若是與皇帝關係不好,皇帝太過強勢,那麽倒黴的,自然就是他這個手握重權的托孤大臣。

無論是什麽時候,李恪都不會與長孫無忌太過親近,而李泰.......李泰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再在這個時候讓長孫無忌去接觸李泰,怎麽看都讓人覺得長孫無忌是帶著別的目的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