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不是軍令狀的軍令狀

“殿下,雖然我軍收複南城門、控製全城,暫時確保了安全,但處境仍然十分危險。

臣適才派人查看了城中糧倉,得知倉中僅有足夠一萬人吃五日的糧食,而我軍連同充作民伕與輔兵的大食降兵在內足有一萬六七千人,隻夠吃三日的。何況還有此戰俘虜的大食人要供養,三日都不夠。

城中百姓家中或許有些糧食,但也不會多。適才臣下令將本地糧鋪的東家與掌櫃帶到臣身前,詢問得知我軍抵達前,大食軍主將就刻意限製運進城中的糧食,民間運糧也不例外。所以糧鋪中也隻有足夠一萬人吃三天的糧。

糧鋪都隻有這點糧食,百姓家中更不會多。

所以此時最要緊的事,是糧食不夠。”劉琦最後總結。

“俘虜還沒有殺光麽?”聽完中尉的話,李珙沒有首先說糧食問題,而是問起這個。

“並未。殿下,殺死俘虜並不十分容易,又要盡量保證安全,所以一直到將大食軍從南城門逐出時才殺掉一半、三千人,還有三千人左右存活。”

“既然糧食不夠吃,應該全部殺掉。”

“殿下說的是。”劉琦答應一聲,但心裏不以為然。僅僅三千人而已,即使都殺掉也省不出多少口糧,於事無補。

“如今看來,大食人是故意為我軍設了一個套子,或者計中計。不論我軍是否攻陷庫姆城,都能將咱們我軍套住。

這些暫且不多提,現下最要緊的是籌措到足夠糧食。孤適才看過名冊,城中百姓不多,還有很多人在一個月之前被遷到伊斯法罕,此時城中僅有六千多戶、兩萬餘人。

但即使僅僅六千多戶中,若是將他們都殺死也能籌措到一定的糧食,緩解糧食危局。”

“殿下,”劉琦不得不說道:“不提會造成的死傷,即使殺光城中百姓,我軍也隻能緩解一時缺糧之虞,無法緩解一世。

而城外大食軍可以從容從德黑蘭城或伊斯法罕等地運糧食,若與大食軍比拚誰先挨餓,我軍一定勝不過大食人。”

“那你說怎麽辦?”

“臣與張都尉等人都商量過後,認為隻能盡快打破大食軍對城池的圍困,突圍而出甚至奪取大食人的糧食。”劉琦回答。

“殿下,這也是臣的想法。”張興權也說道。

此時他們在城中官衙,屋中除李珙與侍衛外隻有劉琦和張興權這兩名臣下。李珙看了二人一眼,又問道:“你們可已有計策突圍?”

“臣暫時沒有想到。”張興權回答。

“臣想了許多計策,但都沒有十成把握,死傷也會很大,而且未必逃得過大食兵追殺。”劉琦則說道。

“這樣說來,你們都沒有想到計策。”李珙說道:“孤也明白,破敵之策想出來並不容易,也沒有責怪你們的意思。但因此,更應該盡可能多搜集糧食。

或許你們需冥思苦想六日才能想到破敵之策,但偏偏在第五日糧食已經耗盡,將士們不得不餓肚子,即使想到計策也無法再去實行。

更何況,拖延的日子久了,大食將士不免會出現懈怠之意,我軍就有趁機擊破大食軍的可能。拖延的日子越久,大食將士懈怠的可能越大。

所以,孤以為,必須多籌措糧食,即使從百姓手中拿走糧食時會有死傷,也必須全部收攏到軍中。”

“殿下說的有理。”二位臣下一時沒有答話,過了一會兒劉琦才回答一聲。

他很不願意搶奪百姓的糧食。當他發現波斯被大食國納入統治的時間隻有百年左右、百姓尚未對天方教深信不疑之後,他就有了鼓動李珙將波斯也納入安西屬國統治的心思。

未必一定要直轄,或者說最初未必要直轄,可以暫時采取藩屬的形式,讓本地納貢、出兵,以後慢慢加強在波斯的影響力。

這番心思他還沒對李珙說起過,但越來越意動。

既然要將本地納入安西屬國,就不能對百姓屠戮太甚。即使隻殺庫姆城的百姓,消息也早晚會傳到附近,本地許多人會十分驚懼,大軍在時不敢妄動,可一旦大軍離開多半會不再服從命令。而反複派大軍征剿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可李珙的話同樣很有道理。如果他們在此地慘敗,他的一切構想都是胡想亂想,屁用沒有。

所以如果向反駁殿下的話,隻能立刻想出對付大食軍的法子;但劉琦與張興權,以及其他幾位果毅聚在一起,邊休息邊想了好一會兒,也沒有想出結果。

“殿下,臣以為,暫且不征收百姓家中的糧食。城中官倉與糧鋪的糧食加在一起,將士們再省著點兒吃,應該可以吃五六日。

等五六日後,若臣等仍未想出破敵之策,糧食又將近吃光,再征收百姓的糧食不遲。”劉琦又說道。他此時隻能采取拖字訣。

“我隻給你三日時間,若是三日內不能想出破敵之策,必須征收百姓的糧食。不能等到百姓都知道我軍糧食快要吃光時再征收。”李珙又道。

適才劉琦說話時,他仔細觀察二位臣下的表情,注意到劉琦不願強征糧食,雖然他此時還不知為甚;但張興權對此應該沒有抵觸。

由此可見軍中將士未必都如同劉琦這般想;甚至在李珙看來,應該沒幾個人支持劉琦。但中尉的麵子不能不顧,所以他在劉琦折中方案的基礎上又向右推了一點。

“是。”劉琦明白殿下的心思,但也隻能答應;同時在心裏想著:‘看來我必須在三日內,想出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