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怎麽讓他屈服

劉琦還在琢磨自己忽然想到的那個人與那些事,忽然聽李珙說道:“Muhammad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他的傳人雖然未必比得上他,卻也不是等閑。是以,你覺得,以後應當如何對待大食國?”

“殿下何意?”聽到這番話,庫思老·薩珊一震,雖然表麵上沒甚變化,但心裏已經警惕起來,輕聲說道。

實際上,庫思老·薩珊來到木鹿城下後,心裏警鈴就已經大作。從理論上來說,李珙到城外迎接他是一件正常事情,畢竟他的作為對安西奪取呼羅珊起了不少作用;但仔細想來,卻並非這麽回事。

他庫思老·薩珊不是李珙的部下,可以說他將來要建立的國家是安西的屬國,他是李珙的藩屬,但畢竟不是部下。無論東西方,對非直屬的藩屬都不會在意,李珙過往的表現也證明他不是打破常規的人,可今日卻這樣隆重迎接他,事出反常,他不能不防。

“現下並波悉林已經潰敗至伊斯法罕,據你留下的坐探告知我們的伊斯法罕等地駐守的大食兵人數,以及對潰逃到伊斯法罕等地的大食兵估算,此時並波悉林手裏應當還擁兵萬人上下;若是算上附近的部族兵,還會更多。

這麽多戰兵,大食國西部又已經不大聽從他的命令,他根本養不起。要麽不得不遣散一些士卒,要麽就得奪取一些肥沃土地。

孤不覺得他會遣散士兵,一定是奪取肥沃土地。你以為,並波悉林會帶兵向西,讓西部權貴重新聽從他的命令,還是攻打其他地方?”李珙說道。

“臣讚同殿下的判斷,並波悉林定會出兵再戰奪取肥沃土地養活軍隊。隻是他會如何做,臣不敢斷言。”庫思老·薩珊謹慎地說道。

“你且說來,不必擔心對錯。”

“臣確實不知,也猜不到他會如何做。”

“你就算認為自己未必能猜準,也應該會有所猜測,且說。”

“依臣想來,他大約會出兵進攻印度。”庫思老·薩珊推脫不過,隻能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印度?”

“就是印度。”庫思老·薩珊用肯定的語氣說道:“早在一千多年前,阿契美尼德家族建立的國家就曾經出兵印度,占領印度西部。之後至今一千多年間馬其頓國、大夏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紛紛入侵印度,而且都能一度占領印度部分土地。

既然這些人能侵占印度,並波悉林一定認為自己也能侵占印度。其實據臣所知,當初並波悉林就有進兵印度的方略,隻是因為侵略安西而推遲。現在既然他打不過殿下,很有可能重啟這個方略。”

‘印度這麽容易被侵占?我是不是也應該帶兵進攻印度?據百多年前去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寫的《大唐西域記》記載,印度人崇尚佛教,難道印度諸國國力弱小的原因與南朝一樣,僧人占領田地過多又不繳納稅賦造成的?那為甚他們沒出現類似梁武帝之人?’李珙發散地想著。

不過他很快將自己的思緒收束回來,看向麵前的庫思老·薩珊。

他剛才之所以用天方教為啥完全禁絕吃酒,生硬的將話題轉到現在的大食國,又詢問庫思老·薩珊認為並波悉林會怎麽做,目的很明確:就是使他認為並波悉林會在安西大軍撤走後重新進攻呼羅珊,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兩家合兵繼續進攻大食國,再對大食國進行重創,或者占領邊界一些險要地形。

李珙現在的態度當然是不願繼續打了,不管是出於從安西國整體考慮,還是從他個人角度考慮,最好都不要再打下去了。

但因為他當初沒有將事情想清楚,就告知諸位將領,使得將領們將此事散播開來;再加上他最初的態度也是出兵,在眾將領有意無意的逼迫下無法改變,最終隻能答應出兵。

既然要出兵,為了減少損失,他當然不會一家出兵,繼續拉上昭武九姓國的軍隊不算,他還想讓庫思老·薩珊出兵。

當然,他知道庫思老·薩珊的軍隊這時隻剩下兩三千人,因木鹿城即將被安西軍掏空又難以補充,所以庫思老·薩珊出動兵員可以少,但不能沒有。

可不知庫思老·薩珊是不是猜透了他的想法,竟然沒有按照他給出的思路走,而是提出並波悉林動向的另一種可能。更關鍵的是,李珙對印度並不了解,不知庫思老·薩珊說的是對是錯,也根本無從反駁。

‘這該怎麽辦才好?’李珙在心裏想著,又用眼神看向劉琦,對他示意:‘你趕緊說幾句。’

“薩珊將軍。”劉琦隻能開口道:“將軍認為印度很容易打,並波悉林會攻打印度,可是如此?”

“確實如此。”

“但萬一他不打印度呢?若並波悉林不打印度,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