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潮方才的奏對,先用諸葛亮的話為立論,然後分別舉出身建築工的傅說,以及出身漁夫的呂尚的例子,說明求才的艱難。希望天子能重視人才,選拔優秀的讀書人為官。

再用李斯的觀點有些冒險,因為李斯是法家的人物。當初李斯提出,以吏為師,以法為教,如此提倡百姓崇上,以官員為師,以法為教,豎立政府的權威,杜絕異端思想。

這恰恰與儒家觀點,相互背馳。儒家起於私學,更提倡以賢者為師。

不過林延潮將李斯提出百姓以吏為師觀念,改為讓天子以臣為師。朝廷大臣都是讀書人出身,換句話說,也就是天子以讀書人{{m為師。如此將法家的立論用作儒家之用,令人耳目一新,最後還順便讚揚了眼下的太平盛世,以及朝廷上‘賢才濟濟’大臣。

故而天子龍心大悅。

經過提醒天子也不好意思再逮著林延潮一人問,而詢問榜眼蕭良友。

蕭良友平日也是很鎮定之人,但到了君前奏對時,不免有些緊張。盡管如此,但是蕭良有應答十分得體,奏對時井井有條,論點清晰。下麵眾大臣也有不少人為他可惜,若非林延潮此人拿狀元也是有實力的。

到了張懋修時,殿上不少大臣們都聽說,殿試後天子定三鼎甲之日的情況。

當時天子選了林延潮,蕭良友,張懋修三人為三鼎甲,但是最後誰是狀元,榜眼,探花,名次未定。傳聞天子生母李太後有意。讓皇帝將狀元許給張懋修。但是當時張居正卻出麵道,犬子入三鼎甲已是恩典,至於林延潮,蕭良友二人都是當世賢才,犬子不能與二人比肩。

在張居正要求下,張懋修最後被定為第三名探花。最後天子在林延潮和蕭良友間點了林延潮為狀元。

對張懋修。天子自是大大的嘉獎一番,因為張居正另一子張敬修也在二甲之內,自是讚兄弟同榜這等佳話。

張懋修之後就是董嗣成,顧憲成,相較於三鼎甲,這二人禦前奏對,就如同走過場一般了。

君前奏對,也不拘泥形式。

如天子問,愛卿。吃飯沒?今年貴庚?讀書幾年中了進士?

這也是君前奏對,進士們回去,也可與鄉人吹比,當年我與天子禦前奏對,龍心甚悅。

至於問什麽不重要。

到了殿試第六名溫顯時,也是閩人。

朱翊鈞忽然想起之前張居正與他說閩地出奸臣的話,不由有些疑惑,不過他也知道朝堂上大臣對閩官確實有些偏見。

朱翊鈞看向溫顯問道:“朕聽聞以往閩地原本乃是荒蠻之地。土窮民瘠,多蛇蟲漳澤。這一次殿試前十居然有兩位閩地士子。實在難得。“

頓了頓朱翊鈞問道:“溫卿,家土有何珍奇嗎?“

溫顯聽天子說閩地窮鄉僻壤時臉上一紅。天子這麽問,正好戳中了,溫顯讀書人敏感的自尊心。事實上經兩宋,元末戰亂之後,閩地成了修養生息地方。早不是原先荒蠻的地方。

但在中原為四方之中的傳統觀念裏,還是改不了,閩地貧瘠的印象。

隻見溫顯沉思了一會答道:“回稟陛下,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

朱翊鈞笑著道:“溫卿。此出自蘇東坡之詩,朕記得說的是興化府的珍產。“

眾臣聞言皆讚天子博學。

溫顯臉皮一紅答道:“臣雖籍泉府,但少時在興化讀書。“

溫顯將子魚和黃雀舉出來,意思咱們閩地也是有風物的,咱們可不貧瘠。

朱翊鈞看向林延潮問道:“林卿,你以為閩地有何珍奇?“

林延潮不假思索答道:“地瘦栽鬆柏,家貧子讀書。“

但見林延潮此詩句念完,金鑾殿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是動容。

林延潮這兩句詩什麽意思,咱們閩地土地貧瘠,百物難栽,但是能長出百木之首的鬆柏。

而百姓家裏雖窮,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是寒門能出貴子!.

不少朝臣也是感同身受,特別是家貧子讀書這一句話,更是勵誌,道出了千千萬萬個寒門書生,想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天子問道:“好一個家貧子讀書!林卿家,父母可在堂?”

林延潮垂下頭道:“臣自幼失怙恃,乃祖父一手養大。“

天子可以想象,自己雖年幼喪父,但母親健在,除了抱怨張先生約束太嚴,生來錦衣玉食,而眼下這位殿下之臣,卻自小勤奮苦讀,三元及第後方才有了與自己在朝堂上說話的權利,相較之下自己何其幸運。

而這少年經曆貧寒困苦,並沒有失去鬥誌,或者是怨天尤人,待今天三元及第之日,用\\'地瘦栽鬆柏,家貧子讀書\\'的話來感謝困境給自己的磨礪,此德堪為天下讀書人的典範。

天子目光有幾分微紅,朝堂上的大臣,又何曾不因為這句話,想起了自己寒窗之時,頭懸梁錐刻骨,但求一朝聞名天下之時。

他們不由因此牽動了情緒。

而朝堂上從此以後有個\\'家貧子讀書\\'的狀元林延潮,誰再敢言閩地貧瘠。

天子當下肅容道:“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林卿家今日大魁天下,足以告慰先父先母了。朕還要感謝卿之祖父,替朕養育如此賢才。“

說到這裏,天子對台階下張居正道:“朕欲贈林延潮祖父從六品承務郎,卿家以為如何?“

一直沒說話的張居正這時道:“獎狀元郎,乃天子向天下讀書人示勵學之意,臣以為可。“

天子點了點頭道:“中書舍人擬旨。“

“是。“

當下中書舍人在大殿上直接擬旨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後不振也。朕豈吝於褒賜哉……“

聽著聖旨宣讀,林延潮也是驚喜不已,這從六品承務郎乃是散官,有官位沒有職事,不過對於百姓而言,是天大的恩寵。

“臣謝,謝主隆恩。“林延潮當下行三拜五叩之禮。

年輕的天子見林延潮如此高興,不由暢快的一笑,一旁紀事官都是拾筆殿上之事記錄下來。

眾大臣都是心道,此番君前奏對,林延潮僅這一句詩,足以隨著他三元及第的名聲一並名揚天下且青史永載了。(未完待續。)

ps:說這句詩是前人之作的同學,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啦。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