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頭痛個屁啊

既然打算蹭熱度,他早就做好了準備。

就在馬裏特在記者會上發表了那通政治正確的言論後,陳夏緊接著也召開了第二次新聞發布會。

並且這次新聞發布會上,陳夏尋得了另一個盟友,瑞士諾華製藥,環孢素的專利擁有廠家。

現在雙方的口水仗已經不僅僅是雙方的學術之爭,反而演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引發了全民討論熱潮。

畢竟藥價貴,看病難不僅僅存在華國,在歐美國家同樣是個大問題,那些保險公司們、社會福利機構、國家醫保局等也頭痛不己。

不同利益集團在幕後都推動著這次全民大討論,都想趁機博得更多民眾的支持。

當然最開心的就是那些新聞記者們,一個個都寫稿拿紅包拿到手軟。

尤其是香江南瓜藤醫藥公司的紅包,那更是以豐厚聞名於媒體圈,所以第二次新聞發布會來的記者更多。

在新聞發布會上,陳夏背後展現出了一隻隻抗排斥藥物的巨大畫板,上麵藥物的名字特別的大,讓人一目了然。

然後陳夏就站在這些畫板麵前,給記者們一個個這些藥品,有什麽作用,有什麽好處,有什麽優點。

“大家可以瞧瞧這隻藥,比如這個嗎替麥考酚酯膠囊,適用於接受同種異體腎髒或肝髒移植的患者中預防器官的排斥反應,與環孢素A或他克莫司和皮質類固醇同時應用,療效非常肯定。”

台上諾華製藥的總裁聽到陳夏提到他們的藥物,也是微笑著點頭。

“就這麽一隻藥物,你們知道香江南瓜藤製藥的研發成本是多少嗎?”

陳夏又拿出一疊厚厚的財務報告出來甩了甩:

“這隻藥物已經有華國之江醫科大學研究了7年,然後由南瓜藤醫藥公司實驗室繼續研究了3年,整整花去差不多8000萬美元才成功。

你們知道馬裏特教授當初跟我說,他想要我們的專利時,給我們的開價是多少嗎?隻有1000萬美元。可是我這個藥光是研發成本就是8000萬美元,這還不算這幾年的通貨折算。

我們不是隻有嗎替麥考酚酯一隻藥,另外還有他克莫司、西羅莫司、依維莫司、兔抗人T—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等等。

這些藥物的研發,總共花費了南瓜藤製藥一共近5億美元,這幾乎就是將公司這些年來所產生的利潤全部都投入進去了。

你們覺得這樣的專利轉讓公平嗎?我們是企業,我們所有的研發資金都是自己的,並沒有政府的支持,也不有花納稅人一分錢,他們說要專利就要專利?

如果換了你們在座各位,你們會答應嗎?馬裏特教授這分明就是一種強盜行為!”

說完,陳夏還激動的揮了揮拳頭。

現場記者的閃光燈哢嚓哢嚓的閃成一片,最後麵的攝像機鏡頭也給了陳夏一個個特寫。

而陳夏背後那一隻隻藥物的名字,也跟隨著這場新聞發布會的報道,傳遞給了全世界的千家萬戶,天然露臉的免費廣告啊。

這下大家都知道了,南瓜藤公司到底發明了什麽藥物,有什麽作用,成本是多少等等。

與其說是新聞發布會,還不如說是一場變相的產品發布會。

瑞士諾華製藥的總裁格恩斯也非常生氣,在陳夏發言結束後他接過了話筒。

“馬裏特教授說我們環孢素生產成本隻要一粒1美元,售價卻要50美元,這種完全就是偷換概念,在誤導民眾。

我們藥物的成本,難道隻有生產成本?就像剛剛陳所說的,他們研發一隻藥物需要8000萬美元,那還是在華國這樣物價和人力成本較低的地區。

像我們瑞士,成本則更高,為了研發環孢素,我們諾華一隻投入了1.5億美元,難道這不是藥物的成本?難道這不應該體現在藥價上?

而且大家注意,我們一開始並不是隻研發一隻環孢素,同時進行的藥物研發多達10隻,總共花費超過了10億美元,最後隻成功了一隻藥物,所以我們真實的研發成本應該是10億美元。

我們想問下馬裏特教授,作為業內著名的醫生,你難道會不知道藥物的成本包括了生產成本、研發成本,還有銷售成本的?為什麽他還敢公開誤導民眾?

所以他不是傻,他就是純粹的壞,是挑起民眾和藥企之間的紛爭,這是不道德的,我們諾華公司也將起訴馬裏特教授侵犯了我們公司的名譽。”

嘩~~~~

現場記者又是一陣**,這是第二家對馬裏特教授提起訴訟的國際藥企了,看來馬裏特這次的麻煩大了。

陳夏和格恩斯相視一笑。

第二天的媒體上,標題都是《藥企研發成本誰承擔?》、《馬裏特教授誤導民眾》、《藥物研發過程大揭秘》、《政府是否應該為研發成本買單?》

好嘛,輿論第三次反轉。

直接把大家都弄得暈乎乎的,似乎南瓜藤製藥和諾華製藥說得也有道理。

而且報道也指出了一點,如果藥企投入巨資研發的藥品,卻要被剝奪專利和利潤,那麽這些藥企將來就不會再有研發新藥的動力。

這樣醫學技術怎麽進步?人類還有那麽多疾病還在危害大家的生命健康,到時疾病在變化,而大家卻沒有最新藥品去克製,吃虧的是誰?

大家是要錢,還是要命?

好嘛,這次輿論的爭議焦點就變成了這個。

那些不管是好心的,還是蹭熱度的,反正又是一大群名人跳了出來,不過這次支持藥企的要多一些。

比如某位美國超級富豪,現在正在承受肺癌的痛苦,對於死亡的恐懼,他甚至在報紙上大聲呼籲:

隻要哪家藥企發明出治療肺癌的特效藥,他願意捐款10億美元給研發成功的藥企。

報紙總編估計已經收了好處,在這則新聞的“編輯評論”裏麵說了這麽一句話:

“你是願意麵對死亡,還是願意付出50美元得到一種救命藥?”

這番言論就是針對馬裏特教授之前所說的50美元是黑心藥的代表,而經過媒體的包裝就變成了50美元是救命藥。

這下,皮球踢到了馬裏特這邊,壓力也到了他肩上,看他怎麽應對了。

到了這個程度,全世界都在關注這次爭論了,一個不好,輸的人可能就要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