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衝極力凝聚心神,去感悟第一道雲文中蘊含意境,希冀能參悟出甚麽功法。但是那枚字符旋轉不停,淩衝空自靜坐了一夜,卻毫無收獲,連神念都不能探入其中,好在惟庸道人先前也說過,參悟雲文需要機緣遇合,千萬不可強求,不然還會適得其反。

淩衝心思豁達,不以此為敗,忽忽三日過去,依舊毫無收獲。淩衝微感受挫,想來自家無那緣法感悟雲文之中蘊含之大道意境,便轉而繼續修煉星鬥元神劍訣。到了第七日夜晚,他運煉星光已畢,忽發奇想,左右無事,不如拿出那本惟庸道人所譯的陽符經,參研一番。

他將陽符經取出,慢慢翻開。其上滿是符籙圖畫之形,筆走龍蛇,一旁有許多小字注解。太清門符法分為煉神部、祈禳部與煉魔部三部,其中煉神部修持元神,白日飛升。祈禳部則可溝通九天,劾役神魔。煉魔部則時載有諸般伏魔妙法,煉魔防身。太清門弟子中,當年修煉煉神部與煉魔部兩部秘法者最多,前者大多隱居門中,刻苦修行以求正果。後者則足跡遍布天下,除魔衛道,修積外功。

其實三部法門,須得同修同參,方可得窺至高境界,有機會修成純陽,飛升九天仙闕。但萬年前,太清門一場大難,門中自掌教以下,數十位修為高深的長老一夜盡歿,連帶門中許多高深法門絕傳,自此世間再無太清符法高手。

之前惟庸已向淩衝講解煉神部之精要,淩衝將這部陽符經譯本中煉魔部法門重又翻閱一遍,謹記心頭,便開始細細體悟。太清門煉神之法,大抵乃是存思觀想之道,乃是觀想符文,皆以錘煉陽神神魂。煉神之法專一錘煉神魂,當年太清門煉神之道可謂玄門獨得之秘,與魔教中噬魂道煉魂之法並駕齊驅,一正一邪,皆是威力宏大。

太清門中世代相傳共有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供門人弟子日常觀想修煉之用。這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每一枚皆是太清祖師取自雲文符篆,並以無邊法力祭煉,介乎虛實之間,又經曆代長老法力加持,早已是法寶級數,乃是符籙中之法寶,傳說中最強的三枚符寶已然遠超普通法寶級數之法力,乃是太清門老祖隨身至寶,早已脫離這一方世界。

萬年前太清門那一場大難,天罡煉神符亦自散逸無蹤。其實曆代祖師中多有將天罡煉神符祭煉為自家法寶的,留在門中得享供奉之神符不過十幾枚而已,但這十幾枚神符卻一夜之間消散,就此杳無音信。

齊瑤兒所得這本陽符經乃是太清門中正本,本是師長長老賜給看中的內門弟子,其間所載太清符法甚是完整,連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雖非真正法寶,但亦將其圖形符文拓錄了下來,收錄於經中。惟庸老道法力廣大,這本譯經中所涉符籙,皆是自原本符經中直接拓印下來。

淩衝在心頭將太清煉神法法門默思了幾遍,直接翻到記載天罡煉神符的書頁之上,隻見三十六道符文散發無窮光彩,上有氤氳之氣籠蓋,等閑之人絕難窺探其中奧妙。他毫不驚訝,知道此是太清門為了督促門人勤加修行,唯有將太清真氣練至極高境界,方能破出其中禁製,得觀煉神符真體。

太清門中雖以畫符煉神為要,但亦有真氣修煉之法,其真氣法門中正平和,亦為玄門正宗,好在符經中載有修煉之法,惟庸道人亦傳了淩衝。淩衝當即依法修行,他如今已是凝真境大高手,也算一方小巨擘,修煉一門新的真氣上手甚易,不過片刻之間,丹田一熱,一縷極細微的太清真氣起自小腹之中,眨眼間遊遍周天,一頭紮入玄劍靈光幻境。

這縷太清真氣不斷壯大,不過數個時辰已有小指粗細,鑽入玄劍靈光幻境之中,與其中數道散碎劍光相合。那幾道細微劍光得了這股太清真氣滋潤,倏忽化合為一,成為一道新的劍光,這道劍光中正大氣,滿是堂堂之意,甫一生成,便來吸納玄劍幻境中太玄真氣。

淩衝之前將三十六道守山劍光種子崩散,又將曆年精修的星光之力盡數喂給玄劍幻境,方能修成承乾天柱劍光與破邪劍光兩道種子劍光。承乾劍光化為天柱,定住玄劍幻境乾坤,可謂一身之重,承載社稷,乃是玄劍靈光幻境之根本。破邪劍光隻是一劈之招,卻能破盡群邪,取自先天庚金神劍劍意。如今機緣巧合,終於又修成第三道劍光。

第三道劍光吸納起太玄真氣來亦是不徐不疾,淩衝唯恐生變,將胸前七處大穴中北方玄武星光盡數投入玄劍幻境,供第三道劍光吸納。這一年苦修,玄武星光之力甚是可觀,將將滿足第三道劍光之用。第三道劍光飽吸真氣,其中禁製重重自生,依舊化為八重,成為二階級數的法力。

淩衝心念一動,第三道劍光當即與玄劍幻境中飛舞起來,“這道劍光雖然變化不足,略顯呆板,但卻是堂堂正正,代表劍道正宗之意,中正平和,就叫中平劍罷!”如今淩衝玄劍幻境中已有三道根本劍光種子,各有不凡之處。且這三道根本劍光皆以祭煉到了凝真級數,與他如今道行境界相匹,對敵之時亦可發揮最大威力。

淩衝無疑之間,又修成一道根本劍光種子,甚是開懷,依舊再去修煉太清真氣。太清嫡傳真氣有個分教,喚作太清還真氣,綿綿然汩汩然,與清虛道宗所傳真氣之法,並稱玄門兩大氣宗傳承。太清門一符一氣,皆是玄門正宗嫡傳,也難怪能屹立世間,亦難怪受人紅眼,被人算計,道統險些絕傳。

淩衝又修煉了三日太清還真氣,已相當於胎動境頂峰的真氣修為,將還真氣運於掌心,就在符經之上一抹,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之上氤氳之氣被太清還真氣一衝,當即散開,露出其中符籙真容。

淩衝凝神觀看,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一一呈現眼前。伸手一點,三十六枚符籙大放光華,一一懸浮半空,仙光氤氳之間,沉浮不定。淩衝早得惟庸道人麵授機宜。太清門曆代弟子修煉煉神部法門,欲求天罡煉神符觀想之用,不得自家挑選,而是以神念溝通太清神符,由太清神符自家挑選,非是人擇符,而是符擇人,不看資質、根骨,隻看與哪一枚符文有緣。

太清門中記載,曆代弟子之中,大約七成之輩隻得一二枚神符垂青,又有兩成之輩獨得造化,得了三枚之上神符青眼,但最高也不過同得一十二枚神符。至於餘下一成弟子,並無明確記載,但必定是得了十二枚以上的神符護佑,這一成弟子之中除卻隕落走火之輩,餘下皆成為太清門長老一級的人物。

淩衝別無動作,隻是凝神望著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看看哪一枚神符與自家有緣。三十六枚神符皆有無窮金光縈繞,此是神符吞吐天地靈氣所生之異象。這些神符乃是太清門中前輩觀摩門中供奉的正宗符籙法寶,默默描畫下來,錄於符經之上,所得隻有正宗煉神符符寶三分神韻,卻已然非同小可,曆經多年光陰衝刷,猶有無窮妙用。

三十六道煉神符出世,虛空之中響起微妙道音,無數道花飄落,紛紛灑灑,好看已極。隻是這些皆是幻境,淩衝定力超群,根本不為所動,依舊集中精神望著煉神符。三十六枚煉神符中,忽有兩枚神符大放毫光,慢慢往他頭上落來,淩衝微覺失望,能吸引兩枚神符落下,說明他的資質不過是中人而已,並非甚麽蓋世奇才,看來通靈劍心之道僅對劍術有所裨益,對符籙之術卻是毫無辦法。

正微微歎息之間,又有三枚神符微有動作,似乎要往他頭頂落下。淩衝心頭一喜,所得神符越多,日後成就越大。每一枚神符之中,皆含一道煉神法門,三十六枚煉神符乃是太清老祖所留,蘊含太清符術精要,若能全數到手,無疑於得了太清門根本真傳。太清門憑著符籙之術,穩坐玄門第一大派交椅無數年頭,絕非幸至。淩衝若能重現太清傳承,再造一個符籙宗門,與太玄劍派分庭抗禮,亦非不可能。

五枚神符蠢蠢欲動之時,異變忽生。丹田中陰陽之氣忽然又自行動起來,衝破丹田,顯現世間,但見一團黑白之氣繚繞,圓轉不休。這團陰陽真氣淩衝每日修行來的星光皆要過上一手,數年以來,著實壯大了不少,且星宿星光經過陰陽之氣凝練,品質也提升了一大截,淩衝如今能有如此渾厚道基,得益於這道陰陽真氣之功甚多。

隻是一年之前,陰陽之氣雖依舊吞吐星光,凝練真氣,但自身卻並不壯大。在淩衝看來,就如一位富家公子,陡然家道衰落,淪落到乞食度日,但飽食之後,自家憑借手段,又自賺取了萬貫家財,自然不會再去乞食度日。陰陽之氣便是如此,先前饑不擇食,待到自家根基穩固,便瞧不上那些土老帽,又自高貴了起來。

陰陽之氣一出,化為一道黑白旋渦,周流不休,如巨獸張口,一口之間,居然將三十六道天罡煉神符盡數吞下!淩衝嚇了一跳,亦是攔阻不及,這道陰陽之氣仿佛自家有意識一般,常常自作主張,神異非常。若非郭純陽早已瞧過,絕無危險,淩衝早想將之排出體外了。

陰陽之氣一氣吞了三十六枚神符,又在鬥室之中空自旋轉了良久,似乎在尋覓還有甚麽能一口吃下的,淩衝這鬥室之中空無長物,陰陽之氣遊弋了半晌,方才戀戀不舍的返回他丹田之中。

淩衝剛鬆了口氣,誰知陰陽之氣並未沉寂,感應到紫府之中似有甚麽物事十分“美味”,立時衝出丹田,直入紫府。這一路算是駕輕就熟,絲毫無有滯澀。陰陽之氣來至紫府,見了三百餘枚雲文天篆,便如老饕見了美食,色鬼見了美女,根本把控不住,陡然化為一道光華直撲上去!

三百餘道雲文天篆本是安安靜靜,安分守己,隻在紫府之上懸耀不停。這些雲文比之太清三十六神符來的更加蒼茫高遠,乃是傳自上古神魔,質樸粗陋,頗有粗獷之風。陰陽之氣如惡漢追來,三百餘道雲文天篆似是忽然有了自身意識,陡然聚在一處,化為一大團精光,精芒耀目難睜,與陰陽之氣激鬥起來。

淩衝萬沒想到,陰陽之氣居然還會去吞噬雲文天篆,更未想到陰陽之氣自家有所行動也就罷了,畢竟已是熟識的很,雲文天篆居然亦會如有意識,自家也動起手來!一時之間,他的腦筋實在有些不夠用了,陽神麵上現出呆滯之色,隻能仰頭望著二者此來彼去,爭鬥不休。

陰陽之氣自淩衝機緣巧合,以太玄真氣與血河真氣煉就,迭經變化,已甚是通靈,到如今所作所為,皆是有益於淩衝之事,若無這道陰陽之氣,淩衝早已死過幾次了,內心之中他對陰陽之氣甚有眷戀之感。但三百多枚雲文天篆居然會有如此靈性,著實令淩衝不解。

這些雲文乃是上古神魔所創,屬於後天之法,卻能描摹先天大道。但傳承至今,已有許多疏漏,傳說雲文共有五千餘字,但太玄僅得三百,惟庸老道盡數傳了給淩衝,隻指望他從中悟得甚麽精妙道法,至不濟也可計算出每一枚字符蘊含之意,自可通讀太清符經,也算一種道基積累。誰知今日被陰陽之氣引動,居然自家開始反抗了起來。陰陽之氣也無別的甚麽招法,就隻是一刷又一刷,刷來刷去。擦到雲文光華之時,便會扯下一大塊,將之煉化。雲文天篆卻隻是守禦自家,三百餘枚字符齊齊放出金光紫氣,飄搖不定,結成一團,居然能阻擋陰陽之氣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