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明軍付出巨大死傷後,很快局勢便是逆轉,韃子兵死亡的速度也在急劇增加。

看著一個又一個被長矛刺穿的韃子兵跌落馬下,無主的馬兒不住亂跑,

甚至許多馬兒也是直接就被明軍的長矛洞穿,多爾袞心情急切。

多爾袞心知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戰局將十分不利。

於是多爾袞立即下令全軍繼續衝鋒,打馬狂奔,想要在明軍之中殺出一個對穿,

這樣便可擺脫明軍的糾纏,同時也可繞一圈後,再繞過來,再對明軍一頓衝鋒。

隻要這個計劃順利實施,那麽便是鐵打的明軍,也要崩潰。

“隨本王衝出去。”

多爾袞一聲大吼,當先帶領八旗韃子向著明軍西北方向,衝擊而去。

這瞬間便也是給在這個地方部署的明軍予巨大壓力。

若是韃子的這個計劃得以實施,那麽幾乎這西北角一大片的明軍將無一幸免,這就是戰略。

戰場上,雙方任何一個主帥,任何一個決定,都會決定數之不盡的士兵生死存亡,

所以說一個主帥對於一支大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李定國怎會讓韃子計劃得逞。這時候就是把韃子困在這裏的最好時機。

“傳令全軍,堵住韃子衝鋒,絕不可讓其再成衝鋒之勢。”

李定國一聲令下後,他也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了,隻要能夠把多爾袞困在這裏,那麽韃子整個大軍將群龍無首,

所以這時候李定國也是一馬當先,不顧生死向著多爾袞率領的大隊人馬殺過去。

很快,李定國便是衝到了多爾袞的麵前,和他不過是不過數丈之遠。

“多爾袞,你哪裏逃?”

李定過一聲大喝,對多爾袞怒目圓睜,手中這時候也是換上了一把斬馬大刀。

這把大刀足足五六十斤重,拿在手裏端的是有氣勢。

多爾袞定睛一看,隻見這李定國身上氣勢斐然,一看就非尋常之將。

多爾袞也大喝一聲,“你是何人,可敢報上名來?”

“本帥李定國是也。”

“你就是李定國?”

此時的李定國早已名揚天下。這時候多爾袞見他就在自己眼前,那臉上也是湧現振驚之色。

若是換作此戰之前,也許多爾袞還不一定有勇氣去對戰李定國,但是現在被李起逼到死角上,多爾袞也是再次煥發了新生一般豪氣衝天。

這時候多爾袞絲毫不懼,“李定國,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一聲大喝過後,多爾袞便是打馬向李定國衝殺過去。

“來的正好,受死吧多爾袞。”

李定國反唇相譏,而後便也猛催戰馬,向多爾袞衝去。

就在兩人即將要靠近的那一刹那間,兩人都是同時使出渾身氣力,向著對方猛砍過去。

不過到底是李定國出手快,狠辣,占了先機,比那多爾袞早出手毫秒之間。

多爾袞無奈隻得招架,用大刀去抵擋李定國的斬馬刀。

“鏘”的一聲巨響,濺起火花。

這時不論是誰,兩人都同時感受到一股巨力灌入自己體內,手口發麻,心跳加速。

李定國心中也是驚訝,沒想到這多爾袞養尊處優這麽久,竟然還有如此氣力,竟然能夠擋住自己的這一刀。

而且格擋的時候還同時運力反擊,若不是自己力量強硬,隻怕這一刀就要脫手掉落了。

多爾袞也是驚訝,沒想到李定國竟然如此勇猛。

平心而論,在戰場上他多爾袞真要使出全力去打,還真沒幾個人是他對手。

說時遲,那是快,多爾袞不待李定國反應過來,猛然運力,大刀順勢向李定國砍過去。

李定國身體本能往後仰,勁風貼著李定國的肚子飛過,李定國堪堪躲過這致命的一刀。

而後兩馬交錯,兩人錯開過去。

“殺啊,殺啊,殺韃子啊。”

“飄的博的,別博亞達,”

明軍大喊著口號,不停的向韃子兵砍殺。

韃子嘴裏也是一種鬼叫,不用問也知道定是沒有好話。

憑仗著明軍英勇頑強的抵抗,多爾袞大軍最終還是沒有衝出去。

而後雙方展開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慘烈廝殺。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數不清的人倒下,有明軍的,也有韃子的,很快大地便是被鮮血染的通紅,鮮血也成為滋潤大地的養分。

兩方交戰激烈,都是以命相搏,沒有任何情感和絲毫雜念,隻想讓對方徹底倒下,徹底去死。

然而總體來看,死傷還是明軍要大一些,為什麽?

因為此次多爾袞帶來的這些韃子兵,真韃子有近五萬人,而剩下的蒙古八旗和漢八旗也是非常勇猛,

特別是這些真韃子,也就是滿人旗,身體條件好,每個人都比明軍要高上半個頭,甚至一個頭,身體也要大一圈,力氣非常大,

再加上他們盡管名聲很臭,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彼此也配合默契,

這時候他們憑借著身體的強悍條件,再加上這時候都是被逼上了絕路,隻能放手一搏。

所以他們在對戰的時候非常勇猛,明軍盡管彼此配合默契,並且發揮也很出色,但是依然在傷亡方麵還是付出了慘痛代價。

可以說十個人倒下了,其中竟然有六個是明軍,而隻有四個是韃子。

並且隨著這戰場局勢越拖越久,這種傷亡還在進一步拉大。

不得不說,這些韃子在身體條件方麵所占的優勢真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縱然如此,明軍卻也沒有絲毫退縮,因為這樣的交換比例是可以接受的。

若是放在崇禎年間,這更是大大的喜出望外。

要知道在崇禎年間即便是死上十個一百個明軍,都不一定能換一個韃子兵。

而現在比例能夠控製在六比四到七比三之間,這已經是非常不錯。

須知我們漢家兒郎數之不盡。別說是這樣的交換比例,便是十個換他韃子一個,甚至二十個三十個換他一個,我們也是有多少換多少。

而韃子兵卻是絕對換不起,這就是人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