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吳三桂

問過後,李起就是又被帶到了關寧鐵騎營盤外麵一個簡陋的營帳,營帳裏麵有三四十人,都是如李起這般被帶來的潰散小兵。

這時候他們個個無精打采,對前途命運都是一臉的茫然。

李起進到了營帳,找了個地方坐在了地上,心裏已經是在想著以後該怎麽辦了。

現在自己被吳三桂的人帶來審問,等到他確定了京城被攻破的消息後,他就會立即帶兵回撤山海關,到時候也不知道會怎樣處置自己。

是殺,還是放,這些都是全憑天意,偏偏自己毫無能力左右,也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此時的李起和這年代的許多人一樣,都是充滿著無奈。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夜,天空一輪明月高照,四下靜悄悄的一片,除去些許戰馬時不時的響鼻之聲,再無其他。

這時候,關寧鐵騎營盤中軍大帳,一個威武將軍端坐主位,隻見此人身材高大魁梧,劍眉星目,雙眼滾圓犀利,攝人魂魄,一看便不是常人,

不錯,他就是吳三桂!

這個後來投降滿清,被滿清封為平西王,再後來又發動三藩之戰,意圖又要推翻滿清的吳三桂,這時候,他還是大明王朝的遼東總兵,大明王朝的平西伯,世人眼中的忠臣孝子,

隻是不知道現在李起來到了這個時代,他吳三桂的命運又將發生如何變化,且看世事發展吧。

這時候,吳三桂高坐上位,賬下左右肅立著遼東副將楊坤,參將胡守亮,方獻廷,遊擊郭雲龍,夏國相,郭壯圖等一眾關寧鐵騎高層軍官武將,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文士模樣打扮的人站在吳三桂下首,他就是吳三桂最為信任的謀士汪世榮。

他們此時都是在認真聽取一個文吏,匯報關於京城被破,崇禎帝煤山上吊的消息。

那文吏匯報完後,帳中一眾人等都是臉色沉重,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取關於京城,關於崇禎帝的消息了,

消息來源有來自潰散逃兵的,也有來自夜不收探馬親身探險,去那京城得來的,時至今日,這消息已經可以說是坐實了。

“皇上!皇上啊!三桂有負您的旨意,未能及時援救京城,末將百死莫贖啊!”

吳三桂忍不住仰天悲呼,對著京城方向就是不住的磕頭謝罪。

一眾將官也是紛紛納頭跪拜,一個個口道死罪。

“皇上,您對末將恩重如山,可是末將卻不能為您盡孝盡忠,末將如何還有顏麵存於天地間啊!”

吳三桂說著,就是猛地拔出腰間佩劍,便是要橫刀自刎。

“將軍不可!”

一眾將官眼疾手快,趕緊是吳三桂手裏的佩劍奪下,死死的抱住吳三桂,不讓他有機會尋短見。

“你們放開我,你們放開我,君憂臣辱,君辱臣死,如今君王蒙難,這叫我這做臣子的如何有臉再活下去!”

見吳三桂如此說,那謀士汪世榮就是鄭然說道:“將軍,如今皇上蒙難,京城失陷,我大明已經是到了最為危急的關頭,如此時刻,正是如將軍這般人物力挽狂瀾之時,難道將軍你要棄我大明天下於不顧,棄我黎民百姓於不顧嗎?”

“是啊將軍,先生說的有理啊!”

“將軍節哀啊,大明不能沒有將軍啊!”,,,

吳三桂聽的眾人一陣相勸,這才是勉強不再尋死,而後一聲令下,

“通傳三軍,京城失陷,皇上蒙難,全軍縞素!”

吳三桂悲憤的下達了這個命令後,就是因為太過悲傷,昏厥過去。

一眾將官趕緊是將吳三桂扶下去休息,而後不敢怠慢,紛紛是下去傳令了。

所謂一聲令下如山倒,很快這個消息就是被傳達到了所有士兵的耳朵了,盡管這時候已經是夜晚了,可是所有士兵都是忍不住痛哭流涕,一時間,營盤哀哭之聲震天。

這個消息也是很快傳到了李起所在的營帳,李起聽到這個消息,再感受著關寧鐵騎營盤的痛哭流涕之聲,莫名的也是痛哭起來,眼淚猶如斷了線的珠子似得,就是嘩啦啦的流淌,任李起如何控製,都是控製不住。

這個消息我早就是知道,為什麽我還會流淚!

我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我為什麽還會為這個時代的不幸而流淚!

李起心裏這樣想,可是身體卻是絲毫不受控製,淚水更加是越哭越多,惹得身邊許多本不傷感的人也是跟著哭了起來。

然而就在大家痛哭流涕,悲傷不止的時候,那個昏厥過去了的吳三桂,此時正臉色如常的和謀士汪世榮商議著以後的對策。

此時,大帳裏麵隻有吳三桂和汪世榮兩人,麵對著自己的心腹謀士,吳三桂不需要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隻聽吳三桂就是說道:“先生,如今李闖勢大,皇上死了,京城也失陷了,看來大明氣數是真的盡了,改朝換代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依先生看,本將軍該當如何是好?”

汪世榮心中早有盤算,從容回道:“將軍,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今大明已經是破船一艘,沉沒隻在旦夕之間。為將軍計,為家族計,將軍都該投靠新朝,以期保得富貴榮華!”

“可是那李闖能接受本將軍的投降嗎?能重用我嗎?萬一到時候他先接納,後殺降,那本將軍豈不是落得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將軍不必擔心,隻要你手裏牢牢的抓住關寧鐵騎不放手,那李闖就不敢拿你如何!到時新朝一開,將軍自請鎮守一方,成為那諸侯王一般的藩主,豈不美哉!”

“善!”

吳三桂讚同的點點頭,心裏已然是決定了要投靠李闖,以後也弄個王爺,侯爺當當。

“既然如此,那本將軍便派出信使,去向那李闖投誠。”

“不可!”

“哦,先生這又是為何?”

“將軍,我們自己尋去,如何談得最利條件,唯有那李闖主動來招降,方為正道!”

“先生說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