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死地

李起感慨不已,早知道事情會變成現在這個局麵,那孫可望就不打了。

但是感慨歸感慨,現實還是容不得耽誤。

當務之急是現在如何應對?

衝,衝不出去。留,又留不得。

現在自己後勤糧草輜重皆無,留在這裏,那就是等死。

不敢怠慢,為了盡快了解如今的狀況,李起立即命人去統計大軍糧食還能支撐多久。

直到深夜,李起才知道了大概的統計結果。

這一次李起領著命兩萬多人出來,每個人都是攜帶了三天的口糧,現在這三天的口糧已經用去了兩天,最多還能支持一天。

不過好在此戰張獻忠的大西軍士兵損失慘重,他們身上也或多或少都帶了一些糧食。

並且還得到了一些受傷和死去的馬匹。

這些都可以作為食物,李起估算足夠大軍再堅持三天。

然而盡管糧食緊缺,但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水。

水是萬物之源,是生命的源泉,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

而偏偏李起現在最缺的就是水。

每個士兵身上都會隨身攜帶一個水壺,這個水壺足夠他們飲用一天,然後一天之後喝什麽?

現在這裏到處是大山,一下兩下想挖井取水也不現實,找山上的泉眼也難,這一片的黃土高坡,土地都幹裂了,想找泉眼,看著就不大現實。

“這可如何是好?”

李起眉頭緊鎖,劉桃樹,魏千章,魏萬章他們也是憂心不已。

他們知道以李起的性格,一定會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到時候將士們沒吃的,李起也會沒吃的,將士們沒喝的,李起也會沒喝的。

若真是這樣,隻怕這活生生的一個大明皇上,就要在自己麵前餓死渴死了。

真要這樣,那他們如何對得起自己身上的責任。

然而若想要李起吃獨食,開小灶,這也不符合李起的性格,他們連提都不敢提。

“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也就希望蒼天保佑了,也許這時候黃廷顧炎武他們已經聯係上了秦良玉秦老將軍,

算算時間,若是一切順利,他們現在應該已經在攻打成都了,我們很快就可以脫困了。”

這是目前李起唯一能夠想到的脫困方法,李起大大方方的把這個設想說了出來,

為的就是保住大軍的軍心士氣,讓他們不要灰心氣餒,更不要喪失希望。

身邊的將士們一聽,果然那剛才還失望不已的臉上,這時候也是重新有了希望之色。

是啊,好歹還有一點念想在,若是連這點念想都沒有,那隻怕現在就不是商量是不是在這等了,

而是要趁著水源糧食未斷絕之前,直接就和張獻忠拚命,能逃出一個是一個。

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然後張獻忠的大軍依然固守著那些壁壘,不曾看他們調動分毫,可見此時顧炎武黃廷他們還沒有消息傳來。

李起心急如焚,這時候李起都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怎麽好好的一場禦駕親征,竟然演變成現在這樣的局麵。

隨著這一天時間的過去,大軍已經正式宣告斷水了,各人都是口幹舌燥,同時他們臉上的希望之色也是在漸漸消散。

天黑了,士兵們一個個的沮喪的在地上或躺,或坐,或趴,破睡,軍心士氣已經和前幾日有了天差地別。

是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現在大軍沒有水了,沒有水就會渴死,這是一個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現在他們對此卻毫無疑辦法,束手無策。

衝,衝不出去,等,等不起,難道大家就隻能死在這裏。

今夜晚上睡覺還好一點,如果等到明天白天還沒有水,隻怕那時候因為脫水,會有越來越多的士兵昏厥,直至死亡。

恐懼的陰影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氣氛很是壓抑。

他們這樣的情緒變化,很快便是被時刻注意李起動靜的李定國給感受到了。

一無糧草,二無水源,三無輜重,這都在李定國的算計當中,而水源更是被李定國算計到了分毫。

李起的水究竟能夠支持多久時間,這一直就在李定國心中盤算。

現在他已經可以斷定李起這邊已經斷水了,沒有水喝了。

“父皇,官軍已經斷水了,隻要再斷他個一二天,那時候不用我們去攻打,他們自己也渴死了。”

“哈哈哈,,,”

張獻忠一掃昨天那被戰爭攪的煩悶不已的心情,大為高興,仰天得意的哈哈大笑。

“定國啊,此次你立下了大功,若非你提前早有計較,隻怕父皇非但不能取勝,便是活命都難。”

“為父皇分憂是兒臣的本份,兒臣不敢居功。”

李定國立下如此大功,受到張獻忠的親口讚譽,但是卻也不敢得意忘形。

在張獻忠麵前,李定國依然保持著那份敬畏之心,絲毫不敢逾越。

“定國啊。有時候父皇時常在心理想,為什麽你不是我的親生兒子,我那幾個親兒子加在一塊都不如你一根腳指頭,以後把江山交給他們,父皇這心裏真是擔心啊。”

張獻忠一臉感慨模樣,一邊說,眼睛也是一邊時不時的看李定國。

張獻忠這話說的雖然是一副感慨模樣,有感而發,但其實這裏麵卻是暗藏殺機。

別看李定國深得張獻忠的信任和器重,將他視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在打仗方麵,張獻忠自然無比信任李定國,也放心讓他大膽施為。

但是在江山傳承這方麵卻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不論李定國的才能有多麽強,也不論他張獻忠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多麽不堪,這皇位的歸屬卻已是早已注定,不可更改。

說到底,李定國終究還隻是他的義子,臣子,永遠無法和自己的親生兒子相比。

這便是絕大多數人通有的私心在作祟,真要是張獻忠出於公心,不立自己的兒子,反而立李定國為儲君,

那他張獻忠可就是聖人了,而顯然,他張獻忠不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