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

絕大多數百姓還是向著李起說話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意基礎在,使得這一小部分人隻要稍稍對李起表示了一點不滿,便是會被百姓連聲斥責。

那些人自然也是不敢再多說什麽,紛紛收斂,即使是有那頑固不化的,也隻敢在自己家裏發發牢騷,哪裏又敢到外麵去說。

這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起自從起兵以來,對老百姓都是極好,從未聽說李起對老百姓有任何不義之舉。

而這一次李起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鳳陽皇陵痛責崇禎帝的罪過,

這不但沒有對李起的名聲造成絲毫損害,反而使得李起的地位更加鞏固。

離開鳳陽皇陵後,李起便立即馬不停蹄,連南京京城都沒有落腳,直接帶著人馬向那被北京出發。

一路前行,晝夜星馳。

雖然路途也是遙遠,但好在這時候韃子也已經被趕出關外,李自成、張獻忠的勢力也還遠遠沒有觸及到這裏。

所以這一路上李起都是太平無事。

盡管路上也有一些勢力,比如那鄉紳地主武裝,小的山頭勢力等,這些也是有的。

但是在李起這樣的身份麵前,在李起的大軍麵前,試問又有誰敢跳出來。

他們人人爭先恐後,巴結李起都來不及,哪裏敢去做任何阻撓的事情。

對於這些像蒼蠅一樣的人,李起自然也是懶得搭理,連見他們的興趣都沒有,直接便是選擇了無視。

一路順利無比,李起到達北京後,便是選了一個日子登基稱帝。

弘光元年七月初八,李起在這一天,在北京登基稱帝。

正式昭告天下,於今時今日正式改年號為“恒盛”,李起自然便是為“恒盛皇帝”。

本來按照封建禮法製度,新君繼位都需要援用前一任皇帝的年號,直到第二年初,才會正式更改自己的年號。

但是因為李起這一次登基稱帝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弘光皇帝在弘光元年就已經死了。

現在說弘光二年其實也並不準確,不過隻是為了將中間那謀朝篡位的朱常淓區別開來而已。

你讓李起去援用朱常淓的年號,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用弘光的年號,卻又不準確,

所以李起在禮部朝臣的建議下,一登基就用屬於自己的年號,也算是新朝新氣象。

恒盛,連綿不絕謂之“恒”。興旺熾烈謂之“盛”。

二字合二為一,寓意便是王朝將擁有綿綿不絕的繁榮昌盛。

這樣的意義也正是李起需要的,所以對於“恒盛”這個年號,李起也是比較滿意。

有道是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戰爭動亂的年代,更應如此,方可彰顯新朝氣象。

所以李起在登基的這一天,立即下旨昭告天下,免除天下農稅三年,徭役三年。

不但如此,而且所有投身於賊寇的人,不論其罪行大小,自李起登基之日起一年內,隻要向朝廷俯首認罪,朝廷便對其既往不咎,讓其有一個從新做人的機會。

即便是像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首惡,李起也是公然表示隻要他們可以改邪歸正,投靠朝廷,李起也可以不追究他們的罪過。

而與此同時,所有被關押在監牢裏麵的罪犯。除惡意殺人,罪行民憤極大的大罪,其餘人也都是全部被赦免,

出獄,讓他們和家人團聚,從新開始新的生活。

李起的這一封旨意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意義重大,這自是不言而喻。

第一,免除天下農稅三年,徭役三年,這是封建王朝亙古未有的事情,從未聽說,更不要說親身感受。

須知封建王朝靠的就是農稅啊,曆朝曆代他們能夠維持基本的統治,靠的就是收稅和徭役。

可是現在李起竟然一口氣免了農稅和徭役三年,不得不說,這樣的魄力真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有的人可能就要問了,李起為什麽要免去天下的農稅和徭役呢?

難道僅僅是討好百姓嗎。

免除了賦稅和徭役,李起還拿什麽來供養大明的軍隊,拿什麽來維持朝廷的運轉。

難道軍隊和官員都不吃不喝了。

這一點當然李起是心中有數的。

第一,因為天下大亂了二十多年,大明大部分的地方早就是一塌糊塗,許多的省份別說收稅了,不給王朝添麻煩,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現在縱觀整個天下,還能夠正常收稅收的地方,那也就隻剩下江南等少部分地區。

其他的地方,例如京畿,陝西、河南、山東、四川,山西等地方,因為多年的戰亂,早就是民生凋零,人口銳減,赤地千裏也是常見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下,你找誰去收稅。

而像江南那些省份雖然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目前多少還能正常的收些稅。

但是如果免除了戰亂地區,這大半個大明的賦稅,而不免江南之地的稅賦,那又難免落人口實,說李起處事不公。

有道是不患貧而患不均。

要免就都免,要麽就一個都別免,這便是這年頭大多數人的思想。

否則,李起便是又要將江南那些地方推到自己的對立麵,以許多劣紳的德性,他們就有理由來反對李起了。

這是李起考慮的一個因素。

另一點便是因為大明王朝自太祖高皇帝以來,基本上在稅收這個製度上就開始變得僵化。

可以說維持大明帝國財政稅收的主要來源就是農稅。

農稅占了帝國財富稅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餘的商稅茶稅什麽的,這些本該重稅的稅收反倒是少了。

這樣的稅收製度在大明王朝開國之初,自然也是合理的。

畢竟那時候百廢凋零,農業是重中之重,是發展的第一當務之急,也是當時唯一著力發展的產業,

所以農稅自然也是占據朝廷稅賦的絕大比例,這無可厚非。

但是時間在流逝,事事自然也在變化,隨著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繁榮昌盛,天下經濟形勢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