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二力法門修行忙

在以前,夢心法師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參禪飲酒,或者是去花店慰問那些可憐女子,讓她們感受佛法廣大,不過年齡大了之後,他就隻剩下參禪飲酒,而彌方死後,他酒也喝得少了。

“師傅啊!苦藥有害健康的。”

“般若湯乃是穿腸的毒藥。”

“師傅,退治到底怎麽辦啊?”

“師傅,你忍心把我帶壞麽?”

“師傅啊!你身上的酒味真的很臭。”

哪怕是安排了不少家務活,但是在生死危機的懸持下,彌勒的求知欲暴表,做事麻利爽快,而且學習時,還常常賣萌勸戒嗜酒的夢心,雖說老和尚無法也不打算戒酒,但總歸當麵時不好過分飲酒,以免喝過了頭,把重要的事情落了。

在夢心的教導之下,彌勒仔細得學習禪宗及淨土宗的佛學,還有佛門一係列的法事儀軌,以及用來對付食人妖鬼及大敵奈落的退治術。

和禪定念經、參悟洞徹,主要於理論學識及日常行事規範的佛學不同,退治術是一種神秘學,主要內容為認知各類超自然的鬼怪,根據它們的習性來對付它們,並且學習如何應用體內神秘的靈力。

所謂靈力者,乃是人類體內的神秘力量,靈魂的體現,與妖怪惡鬼的妖邪之氣相斥,是這片陸地上普通人類麵對各類妖魔鬼怪時,可以依靠的超自然力量。

彌勒跟著夢心師傅,初步啟發出自己體內的靈力,而後一邊向其請教,一邊親自摸索實踐體內靈力的特性。

彌勒身上初步啟發的靈力很是弱小,據夢心師傅所說,靈力是靈魂的體現,與體魄、精神、意誌等方麵息息相關,但最關鍵還要看天賦血脈。

有法師天生靈力強大,隻稍稍肅念,便能淨化妖邪,而有些人的靈力再怎麽鍛煉,也難以寸進,而他就是屬於那種天賦不高的,穿越沒給他帶來什麽天賦加成的好處。

天賦不高不怕,怕得是沒有一丁點兒天賦,連希望都沒有,彌勒對於夢心師傅無意的打擊並不在意,隻是自己摸索研究。

經過一係列的研究探索,彌勒最終結合所學的佛學,重新向夢心提出一個設想,那就是靈力不是看天賦血脈,而是每個人都有靈力,並且都是相等的,而所謂的天賦,是指個人對自身靈力釋放了多少,剩下的靈力則被障礙住了。

所謂王候將相,寧有種乎,販夫走卒、將軍大名其實都是平等的,這種看法在日本來看,是相當驚世駭俗的,夢心和尚也不例外得有點驚訝,追問彌勒,是什麽障礙了人體內的靈力!

“是念。”彌勒提出了設想,自然也想到了答案。

“念?”夢心頂著酒槽鼻,滿臉的訝然。

“是的,念,凡夫俗子,和尚武士,法師巫女,都有念,念柴米油鹽,念正邪神鬼,念權色錢利,此皆念也。”彌勒肯定得點頭。

“那木石無念,為何無有靈力?”夢心眼睛微轉,指著身下的地板,院中的石塔問道,既然念障礙了靈力,那麽沒有念頭的木頭石頭,為何沒有降魔除妖的靈力。

“無念非念,執於無亦是念,所謂無念,乃是要念便念,不念便無,要念容易,難是製念!”彌勒對著夢心搖頭,所謂無念也是一種念頭,真正的無念,是要想怎麽念就怎麽念。

“那要怎麽才能除念?”夢心聽著小家夥一本正經的話,不由含混咕囔了一句‘太複雜了’,但是礙於身份,卻是不好開口詢問,隻能詢問該怎麽消除念頭,從而釋放體內的靈力。

“成佛啊!”彌勒一本正經得單手立在胸前,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而夢心和尚則久久無語,隻拿眼睛盯著他。

“呃,那個,開玩笑的,我覺得,應該行三無漏學。”彌勒在夢心師傅的目光壓力之下,不由得一陣訕訕,把話說了出來,而後又追問了一句:

“師傅,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修行?”

“想都別想,你自己來就好。”夢心一口否決。

所謂三無漏學,乃是指佛門的三項基本行事準則:戒、定、慧,開始就要守戒,這是夢心和尚絕對不肯幹的。

夢心和尚沒有達摩利克斯之劍懸在腦袋上,又有酒蟲作崇,而彌勒卻不行,以實踐的心態,他開始了自己的修行之旅。

佛教戒律繁多,彌勒跟著夢心和尚讀看幾本佛經,知道最多的就是五戒十善,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夢心和尚的法性院裏麵,彌勒也沒多少機會犯戒,因此目前他的表現非常良好,戒律一關很是輕鬆,他也不想給自己找再多的條框限製,因此便直奔向禪定與修慧而去。

所謂禪定,乃是梵語,意思是‘專注於某一對象’,與坐禪同義,淨化專注自己的心念意誌,彌勒認為這一修行是打開人體靈力的主要,因此十分專注。

坐禪的主要目的就是淨念,讓人變得專心,世界各大宗教都有類似的修行,每個門派的叫法與修行都有所不同,彌勒所修行得,便是佛門淨土宗《佛說無量壽經》中的他自二力念佛法門。

何謂他自二力,所謂他力便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產生的佛力,而自力既為自己的信、願和行三種資糧,有三種資糧積累,隻要口念‘阿彌陀佛’,將心念集中在‘阿彌陀佛’上,便能夠獲得佛力的幫助與庇護。

彌勒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修行方法也找好了,但奈何他沒有坐過禪,也不知道禪定是怎樣的感覺,隻能去向夢心師傅請教,奈何夢心也沒有坐過禪定,不過他倒是聽人說過禪定的一些概念。

禪定可以分為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來禪、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舍念清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合稱作四禪八定,也可認為是十二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