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主家可以隨意,估下人的不能沒一點規矩。

過年鄭鵬擺了二桌,大廳裏一桌,奴隸、護衛在廚房擺一桌,把飯菜備好後,他們一起到廚房裏享用,等人都坐下後,小音很有眼色地給所有人倒上了酒。

倒好酒後,鄭鵬看著還有點不知所措的小音,麵帶笑意地說:“小音,喝酒吧,你不喝,我們就沒法動筷啊。”

元日要喝過年專用飲品:一種叫“屠蘇酒”,另一種叫“椒柏酒”。

椒柏酒指椒酒和柏酒,把川椒和側柏葉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過濾去渣,即成;“屠蘇”是一種中藥劑,由大黃、白術、桔梗、蜀椒、桂辛、烏頭、菝葜等七種藥材混合製成。據說這兩種酒喝了都能驅邪解毒延年益壽。

過年喝這兩種酒有個規矩,不是地位最高的人先喝,而是年齡最小的人先喝,原因據說是“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飲酒”。

小音感激地說:“是,少爺,奴婢這就喝。”

酒有點苦,可心很甜,小音喝完酒,一點也不覺得苦澀,相反,她覺得這是自己喝過最甘最醇的酒。

小音喝完,鄭冰、郭子珪、蘭朵、林薰兒等人依次喝完杯中的屠蘇酒,最後喝酒的是阿軍。

喝完酒,林薰兒轉身端來一個盤:“先吃這個,吃完新的一年都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新端來菜叫“五辛盤”:盤子裏放著五種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看著一片青青綠綠,辣氣衝天,老人說吃“五辛盤”是為發散五髒鬱氣,預防時疫不鬧病。

喝完屠蘇酒,嚐完五辛盤,鄭鵬大手一揮:“好了,喜歡吃什麽、喝什麽自便,今天菜管飽酒管夠,都不用本少爺客氣,更不用替本少爺省。”

李白早就等到這話,聞言一手抄過一醞阿婆清酒,一邊熟練拍開封泥,一邊高興地說:“就等著這句話,都不用勸,某今天一定要來一醉方休。”

市集上的酒,品質一般,李白最饞就是鄭鵬的藏酒,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一個規律:鄭鵬為人隨和,但在吃食方麵挑剔,也舍得花錢,不是好的根本不要,家裏的藏酒,隨便拎一醞都是上等的好酒。

倒完給自己,順手給在場的男士最倒了一碗,拎著酒壇子對蘭朵說:“郡主,要不要來一碗?”

蘭朵擺擺說:“不喝這種酒,我們女生喝葡萄酒。”

自從聽鄭鵬說喝葡萄酒可以美顏後,蘭朵就認準了葡萄酒,別的酒都不碰了。

“也好”李白也不勉強。

等所有人都有了酒後,李白舉起酒碗,麵帶笑容地說:“在座的都不外人,客氣的話不說了,今天是元正,太白敬在座的一杯,祝大家一年更比一年好。”

“幹杯。”

眾人一起站起,相互間碰了碰,然後一飲而盡。

碰完杯,李白一口氣把碗中之物喝到肚子裏,拎起酒壇子正準備倒酒,突然停下問道:“鄭公子,你說酒管夠,我能不能就著壇子喝,這樣喝得更盡興。”

鄭鵬哈哈一笑:“喜歡就行,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夠我去左教坊給你拿。”

李白聞言眼前一亮,高興地說:“就衝這話,這幕僚就是沒月錢也認了。”

說完,舉起酒壇送到嘴邊,一口氣喝了一通,這才把酒壇子放下,用衣袖擦拭嘴角的酒水,一臉舒坦地說:“好酒,痛快。”

林薰兒關切地說:“李公子,空腹喝酒對身子不好,先吃菜。”

“有這等好酒,就是喝死也值”喝了小半壇子酒,李白的臉微微紅了,興致也高了起來,隻見他娓娓而談地說:“喝了酒,就能感應地上萬物,天上宮闕,可以說身在凡塵,神遊天外,太美妙了。”

鄭鵬有些不以為然地說:“不是吧,這也叫好酒?”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

這是唐朝文人描寫喝酒的樣子,所謂“綠蟻”,就是新釀的米酒未過濾時,酒麵上漂浮的一層微綠酒渣,細小如蟻得名,大唐經濟發達,酒文化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有名的酒像郢州富水、烏程若下、河中桑落、袁州宜春、滎陽土窟春、富平石凍春、劍南燒春、河東乾和葡萄、嶺南雲溪博羅、宜城九醞、潯陽湓水、齊地魯酒、郎官清、阿婆清等。

無論哪種酒,由於科技不夠發達,工藝還不夠完善,口感一般,酒的度數也不高,差不多就是後世啤酒的度數,這才有古人筆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氣。

以鄭鵬觀察,市麵多是綠酒,品質最高呈琥珀色的酒“黃酒”,鄭鵬家裏擺放著的,已經是品質最好的黃酒。

在大唐分辯酒的好壞,看顏色就行。

唐朝沒有無菌化車間,釀酒過程中經常有各種微生物混進酒裏,在醞釀的過程中有了變化,酒出來以後呈現綠色,後世的“竹葉青”這個酒名就是從此來,市麵上那些“綠蟻”“綠醅”,其實都說明製酒環境一般,操作不太經心,綠色的酒大都是便宜貨。

如果生產者在製酒過程中比較注重保持酒曲和酒液的純度,那麽酒曲製出來是紅色,而酒液則會呈黃色,最好的呈琥珀色,跟現代的“黃酒”已經比較接近了。

白居易有雲:“世間好物黃醅酒”。

對鄭鵬來說,李白說“喝死了也值”的好酒,其實不值一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白聞言眼前一亮,“啪”的一聲放下酒壇,一臉期盼地說:“鄭公子,你的意思是,你有更好的酒?”

對李白來說,沒什麽比好酒更吸引,當場就焦急地問起來。

第434章.434 個人崇拜

鄭鵬一臉肯定地說:“有,但不是現在。”

“為什麽?”李白有些不解地說。

“簡單”鄭鵬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還在研究。”

唐朝的酒文化太豐富了,有名氣的酒都有幾十種之多,那些自釀的酒更是多不勝數,鄭鵬總結了,大致分為兩個原因:

一是糧食充盈。

大唐地大物博,四海升平加上風調雨順,糧食產量連創新高,從物價就可以看出來,現在是開元盛世,鬥米不過大約在三文錢到五文錢之間浮動,大致豐糧區便宜一些,貧糧區價格高一些,糧食多到喂牲口,朝廷放開限製,放寬民間釀酒。

禁止釀酒多是戰時或糧食欠缺的時候,現在糧食多到倉庫都放不下,放寬管豁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糧食放久了會發黴,釀成酒隻要封密得當,可以放幾十年。

二是巨大的經濟利益。

糧食是鬥米五文錢,可酒的價格很高,鬥酒一百、鬥酒三百甚至鬥酒十千都有,然而,把糧食釀成酒,自古有三斤糧食一斤酒的說法,到了科達發達、工藝完善的後世,2.2斤糧食就能釀出一斤65度的酒,如果換成像大唐那樣的水酒,轉化率更高。

有些地方,一斤糧食能釀出三斤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