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無論亂世盛世,都少不了心術不正的徒,像那些打著官方旗號辦差的人,最擅長狐假虎威、借題發揮,那個丁門令的官服隻是淺青色,可鄭鵬也不小看。

大唐除了皇帝的龍袍,衣紫為貴,三品以上著紫色;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那個叫丁門令的人,官服顏色是淺青,這是九品小官的標誌。

一個九品小官,領著四個鮮衣怒馬的士兵,護送十八名容顏出眾的少女,很有可能是與宮裏的事有關,鄭鵬勒令手下不要惹事。

於是,二撥人在樹陰下,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休息。

騎馬是一項劇烈運動,跑了半天,鄭鵬也餓了,休息時正好補充一下體能。

攤得薄薄的炊餅,在餅上放隨身攜帶的鹵肉、酸菜,然後卷成長條狀,一口咬下,炊餅裏有鮮美多汁的鹵肉和開胃的酸菜,好吃又營養,小折疊桌上,還有糕點、酒水和應時水果,簡單的一個休息餐,鄭鵬硬是吃成野外大餐。

阿軍和二名下人沒有坐桌,也沒有酒水,不過他們也有鹵肉混著炊餅吃,一個個吃得滿嘴流油。

鄭鵬幾個吃得爽了,可一旁的丁門令有點眼紅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平日跑累了,喝口水、吃個胡餅嘎嘎香,可鄭鵬一行人,一口餅一口肉,吃得滿嘴流油,微風輕拂,風中傳來誘人的肉香,光是聞到都流口水。

跟在後麵的下人也吃得那麽好,再看看自己,放久了的胡餅又硬又幹,嚼著都不知什麽滋味,清水喝到嘴裏,索然無味,真是越吃越憋悶。

阿福吃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一大塊鹵肉在地上,一旁眼尖的丁門令看到,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看著那塊鮮嫩多汁的鹵肉,心裏有一種想撿起來吃的可恥想法。

鄭鵬一直暗中打量著這支奇怪的隊伍,把丁門令的表情動作盡收眼底,差點忍不住笑了,想了想,吩咐阿壽給那位丁門令送幾個加了鹵肉的炊餅過去。

看到阿壽手裏餅,丁門令明顯是楞了一下,有些吃驚地看著鄭鵬,鄭鵬對他舉起酒杯微微一笑。

感受到鄭鵬的善意,丁門令笑著拱拱手,算是感謝。

很快,阿壽回來,遞給鄭鵬一支精致的盒子,說這時丁門令回送給鄭鵬的禮物。

打開一看,裏麵是一支精致的毛筆,還是一支手工精湛的湖筆,把玩著手裏狼毫,鄭鵬對這位丁門令有點刮目相看。

湖筆的故鄉在浙江湖州的善璉鎮,相傳秦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外衣)”發明了毛筆。後蒙恬曾居湖州善璉改良毛筆,采兔羊之毫,“納穎於管”,製成後人所稱之“湖筆”,湖筆以工藝精湛、質量上乘備受讀書喜愛。

有點意思,沒仗勢欺人,給他送幾個餅,轉頭回贈湖筆,明顯是不占自己的便宜。

“收下。”鄭鵬把筆收好,轉手交給阿福。

本以為兩撥人的交集到此為止,沒想到過了一會,丁門令隻身走過來,對鄭鵬拱拱手:“在下丁橫,謝小郎君的贈餅,讓某吃到如此美味的炊餅。”

鄭鵬忙站起來,笑著還禮道:“某姓鄭名鵬,幾個炊餅換了一支上等的湖筆,應是某謝丁門令才對。”

丁門令哈哈一笑,擺擺手說:“小郎君不必客氣,這些都是別人送的土特產,某是一個粗人,留在手裏也沒用,還不如幾個美味的炊餅實在,哈哈哈。”

鄭鵬跟著哈哈一笑,邀請丁橫坐下。

“小郎君,某這次冒昧過來,是想問炊餅包著的肉,是什麽肉,吃起來風味獨特,某走過的地方也不少,可還是第一次吃這種肉。”

丁橫是一介武夫,說話很直,一坐下就道出自己的來意。

“這些是鹵肉,好像隻有魏州有售。”鄭鵬沒點破鹵肉是自己做的。

“鹵肉?”丁橫有些懊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這次辦事,本來可以經過魏州,不過為了趕時間繞過,想不到錯失了這般美味,可惜了。”

看得出,丁橫是一個典型的吃貨,要不然也不會主動跑過來詢問。

鄭鵬好奇地說:“那個,丁門令,護送這麽多美女,這是....”

說完,鄭鵬馬上補充道:“要是不方便透露,就當某沒問過。”

一行五人,護送六輛馬車十八名少女,難得這些少女年齡、身高都相仿,麵容也清秀,鄭鵬還真有些好奇。

丁橫嗬嗬一笑,壓低聲音說:“小郎君,你肯定是猜想,這是皇上選秀女還是宮裏要補充宮女,對吧,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左教坊從下麵些市署選上來的官婢,用作排練曲目所用。”

鄭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教坊從下麵州縣的官奴婢中選人,難怪這些少女要三人坐乘一車,身邊也沒有婢女侍候。

真是選秀,秀女有可能是未來的嬪妃、甚於皇後,路上官員都不敢怠慢,一路好吃好喝供上,行程肯定不會這麽艱辛。

這不,領頭的丁橫吃著幹巴巴的胡餅和清水,那些少女也是三五成群吃著幹糧和清水,沒人抱怨累,也沒人叫苦,原為她們都是官屬奴婢。

對了,鄭鵬這才想起,曆史上那位開創開元盛世、風流多情的唐玄宗李隆基,還有一個讓後人目瞪口呆的身份:梨園祖師爺。

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這裏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係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

《新唐書·禮樂誌》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可知為玄宗時宮廷所設。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鼎足而三。後世遂將戲曲界習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稱為梨園弟子。

明朝皇帝多奇人,有促織天子、木匠皇帝、煉丹狂人,大唐的皇帝相對中規中矩得多,而酷愛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宮廷燕樂中的一種重要形式。至隋稱為法曲)的李隆基,是唐朝皇帝中的一朵奇葩。

這樣看來,丁橫應是左教坊的一名小官吏,奉命為左教坊挑選新人。

從丁橫的說話行事看得出,他是一個爽直、不拘小節的人,鄭鵬笑嘻嘻地說:“出京辦事,這可是一等一的肥差,丁門令可是攤了一個好差事。”

鄭鵬前世是一個小販,最擅長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番話一出,兩人的距離立馬拉近,丁橫有些憤憤不平地說:“屁,那些市令,一個個鬼精,看某沒靠山,就拿一些筆啊、紙啊、墨啊這些不值錢的玩意唬弄,要是某進了尚書省都官,要他們好看。”

要是油水多,就不用吃那些幹巴巴的胡餅了。

鄭鵬也不知怎麽安慰,笑著給他倒了杯酒說:“那些都是勢利眼,不管他,我們這次碰麵,也算是一種緣分,丁門令,某敬你一杯。”

“小郎君真是一個爽快人,某恭敬不如從命,先飲為敬。”丁橫聞到酒香,早就饞了,聞言也不客氣,一飲而盡。

喝完,忍不住嘖了一下,開口叫道:“好酒。”

鄭鵬一向注重品質生活,在吃食方麵從不虧待自己,帶的酒是從郭可棠送的,這可是郭府窖藏上了年份的好酒,比外麵賣的好得多。

兩人天南地北地聊了好久,直到丁橫的手下來催,這才跟鄭鵬告辭上路,臨走時,鄭鵬給丁橫送了一隻鹵豬蹄還有一大包鹵肉,丁橫隻是推了一下,在鄭鵬的堅持下,很高興地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