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蕭嵩眼前一亮,連忙說道:“冠軍候的話說得太好了,這是皇上的家務事,臣等不好摻和。”

李林甫和蕭嵩一開口,眾人紛紛附和,就是剛才挺太子的大臣,也紛紛表態理應由皇上自行處置家事,就是韓休也是猶豫了一下,最後也是隨了眾流。

李隆基一開始就給整件事定了性,若是小過還可以求求情,現在是李瑛帶人進攻皇宮,還攻進了丹鳳門,性質完全變了,無論出於什麽理由,都是大不敬之罪,誰也救不了李瑛,是殺是留全在李隆基的一念之差,再說大臣內部分裂嚴重,那些挺太子的大臣也就放棄。

現在皇上正在火頭上,弄不好把自己也栽進去,那就得不償失。

李隆基有些讚許地看了鄭鵬一眼,然後緩緩地點點頭說:“從愛卿都這樣認為,朕也不好再說什麽,茲事體大,朕還得回去好好思量一番才行。”

要是外人,李隆基會毫不猶豫叛個淩遲的處決,不過李瑛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也一度是自己最疼愛的人,心頭還是有一點猶豫。

鄭鵬有些目瞪口呆,自己隻是推搪一下,意思是聽李隆基的話,可沒有說家事的意思,李林甫那麽一歪曲,有種被人擺上台利用的感覺,張張嘴想解釋什麽,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

估計就是說也沒有作用。

李林甫這招太損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李隆基不準備放過太子,這個時候說這件事是家事,分明就是要把太子李瑛置於絕境,特別是太子李瑛跟自己還結怨的情況下,要是傳出去,自己肯定招人罵,說不定還要記錄在史冊被世人罵。

鄭鵬心中越想越不甘,眼珠子轉了轉,很快有了主意:“皇上英明,不過太子是大唐儲君,地位非比尋常,一舉一動倍受矚目,若是處置不當,不僅難讓人信服,就是連皇上的聲譽也要受損,微臣等人不知底細,又是外臣,不好置評......”

聽出鄭鵬話中有話,李隆基馬上追問:“愛卿覺得,何人可置評?”

鄭鵬瞄了一旁暗自竊喜的李林甫一眼,很快說道:“微臣覺得,此事非李待郎莫屬,一來李侍郎曾在東宮任職,對太子的行為品行最熟悉,二來李侍郎擔任吏部侍郎一職,此職最擅長就是考評;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侍郎出自大唐宗室,論起輩份還是太子長輩,外臣不好置評的家事,對李侍郎來說並無障礙。”

這個李林甫想自己做好人,讓鄭鵬當壞人,鄭鵬可不上這個當,李林甫把這個問題怎麽踢給自己,自己就怎麽把它踢回給李林甫。

“沒錯”這時崔源適時開啟護犢子的本色,開口附和道:“放在朝野,的確找不到比李侍郎更合適之人,相信李侍郎不會令皇上失望。”

蕭嵩點點頭說:“老臣附議,此事由李侍郎評價最合適。”

李林甫越著爬,蕭嵩就越想拆他的台,免得他威脅自己的地位,現在崔源發話,既可以打壓李林甫,帶能賣崔源一個情,簡直不要太爽。

“李侍郎最合適。”

“同宗同源,知根知底,就是李侍郎了。”

“老臣也同意。”

有人看不習慣李林甫的小人作風,有人給崔源麵子,有人跟隨眾流,紛紛表示附和,李隆基聞言點點頭說:“李愛卿,依你之見,這事應如何處理?”

李林甫心裏快把鄭鵬恨死了,剛才鄭鵬偷看自己時,心時就暗暗叫不好,這件事自己本來摘身事外,可鄭鵬這麽一弄,一下子就置自己於兩難之地,要是說太子的不是,世人會罵自己忘恩負義、背叛舊主;要是替太子說話,肯定又惹武惠妃不快,再說自己這般辛苦經營,不就是為了抱緊武惠妃的大腿嗎?

皇上的態度已經很明確,背後還有武惠妃發力,太子李瑛倒台隻是早一些或晚一些的問題,自己一看到鄭鵬就來氣,想給他設個陷阱,沒想到鄭鵬不動聲色把這個陷阱還給自己,真是自己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此時的李林甫恨不得抽自己幾巴。

肚子悔得腸子都青了,李林甫不敢不應李隆基的話,猶豫一下,最後還是咬著牙、硬著頭皮說:“回皇上的話,微臣覺得,錯了就是錯了,太子居儲君之位,理應為天下萬民做一個表率,然而太子卻做了一個極不好行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受到懲罰。”

李瑛已經完了,別說重回輝煌,就是能留下一條性命也成了奢侈,太子一倒,無疑是武惠妃和壽王最得益,這時候更應向武惠妃表忠心才行,要是三心二意肯定不討喜,再說太子“進宮殺賊”的事李林甫也參與其中,還不如一倒就倒到底,為自己加分。

名聲說什麽,為鄭鵬征地時,早就聲名狼藉,多罵幾句也損失,李林甫算是豁出去了。

李隆基聞言,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隻是沉思一下,然後揮揮手,示意眾人退下,他需要時間一個人獨處靜思。

出宮後,跟來的時候一樣,鄭鵬和崔源坐同一輛馬車。

沉默了一會,鄭鵬開口道:“申王倒是灑脫,一開始就說自己是陪皇上的,就坐在哪裏不說話,誰也不得罪。”

崔源點點頭說:“皇上不喜歡幾位王爺參與朝政,申王這樣做倒也合適,再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好開口。”

“大父”鄭鵬突然問道:“皇上在對待太子的問題上明顯有些猶豫,太子會不會......”

“不會!”崔源斬釘截鐵地說:“貓的眼淚落得再多,也改變不了老鼠的命運,皇上若非果敢殺伐,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再說還有武惠妃有背後發力,太子....”

崔源沒有再說話,在右手做了一個割喉的動作。

第960章.960 天牢會麵

“皇上,你有幾個時辰沒用膳了,先用些點心吧。”武惠妃親自捧著一個托盤進來,有些心疼地對李隆基說。

大臣們已經走了大半個時辰,可李隆基還是一個人在禦書房獨坐,誰也不見,也沒有誰敢勸,除了武惠妃。

李隆基看看天色,柔聲地說:“快一更天了,愛妃還沒就寢嗎?”

“發生這麽大的事,皇上還沒睡下,臣妾哪敢先睡。”武惠妃輕輕挨著李隆基坐下,用纖纖玉手拿起一塊點心:“皇上,多少用一些吧,龍體為重。”

李隆基輕輕搖搖頭:“朕沒有胃口。”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李隆基又是心痛又是揪心,哪裏吃得下。

武惠妃有些遲疑地放下點心,一臉自責地說:“都是臣妾不好,要不是在宮中為一兒燒元寶蠟燭,也不會...”

“此事與愛妃無關,這是逆子的一麵之詞。”李隆基麵若寒霜地說。

太子李瑛口口聲聲地說得到急報,說武惠妃在宮中發動政變,看到宮中烽煙四起,情急之下就帶兵趕到宮中救駕,這才帶兵進攻皇宮,可他又偏偏交不出通風報信的杜若貴,又對勾結丹鳳門守將的事語之不詳,李隆基對他的話並不采信。

不成功就說殺賊救駕,要是成功呢,登基大寶?

光是勾結宮門守將,就是死罪一條,沒有自己的親筆旨令擅自帶兵攻打皇宮,又是死罪一條,自認在宮中安插眼線的事還沒計。

看到武惠妃欲言又止的樣子,李隆基歎了一口氣,柔聲地說:“愛妃,這裏沒外人,有什麽話要說的,但說無妨。”

武惠妃猶豫一下,很快小聲地說:“臣妾鬥膽,懇請皇上饒太子一命。”

成大事不僅要有雄心,還要細心,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武惠妃經營多年,身邊有不少能人,女婿楊洄和主動投誠的李林甫也出謀劃策,自然是環環相扣,杜明貴完成了他的“使命”後,第一時間被自己的人清理,此刻連灰都沒留下,就是刑部的頂尖好手也找不到人來對證。

這一點,武惠妃可以說信心十足。

“什麽?愛妃你為太子求情?”李隆基有些意外地說。

武惠妃想當皇後,更想讓兒子壽王入主太子府,為了此事多次懇求李隆基,李隆基以為武惠妃要求自己重重處罰李瑛,好給壽王騰出位置,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是為了李瑛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