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剛知道有人吃鹵肉丟了命,抬著屍首去鬧事時,郭通雄還是很高興的,當他看到那張紅色的懸賞令後,前麵的好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

問題是,郭可棠能出重金懸賞案,自己不能出重金懸賞不破案吧。

細川一臉疑惑地說:“郎君,這事會不會是碰巧了?我們的人,下的隻是嘔吐肚瀉的藥,沒人會下毒藥,這一點小的第一時間確認過了,會不會是碰巧了?”

本意就是給對手下眼藥,又不是什麽大仇,誰會下死手?

人命關天啊。

郭通雄點點頭說:“希望如此,說不定是鄭鵬和郭可棠這對狗男女太囂張,連老天都要他們不好過,,哈哈哈。”

說到後麵,郭通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香玉豬香鹵肉名氣本來就大,再加上那份賞千金的懸賞令一出,事情開始激烈發酵起來,長安的百姓每天都在討論這件事,商討是誰下黑手,又或議論誰最可能得到這筆巨額賞金,一個個說得口沫橫飛,好像諸葛亮再世一般,不少好事之徒被巨金吸引,整天到處暗自調查、打聽,更有一些有偵緝技能的人,四麵八方湧入長安碰運氣。

運氣不好,就當遊覽長安,湊個熱鬧;要是運氣好,時來運轉,拿下這筆懸賞的巨金,絕對是名利雙收,功成名就。

一樁命案和一張懸賞令,讓繁華安定的長安多了不少暗湧,而這份暗湧經過不斷發酵和動蕩,終於鬧上了大唐權力的最高殿堂:朝會。

“諸位臣工,有奏折的,可以上奏折了。”一朝禮儀後,高力士大聲唱道。

話音剛落,禦史台長官禦史中丞李朝隱,搶在其它人前麵,大步走出行列,一邊行禮一邊啟奏:“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李隆基有些意外看了李朝隱一眼,麵不改色地說:“準奏!”

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責任,按理說上朝的大臣,都有上奏折的權利,不過就是啟奏,也有一套默認的秩序,多是先急後緩,先重後輕,先談國事,再訴私怨,像禦史台這種負責監察和彈劾百官這種不討喜的活,通常都是等正事商議得差不多再出列,今天怎麽啦,剛開朝就有“開火”的跡象,還是禦史台的長官、向來以強硬、不畏強權的李朝隱親自出麵。

要知道李朝隱可是出生於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二年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現在已是年近七旬的老叟,特別是這二年,李朝隱的精力明顯不繼,多次請辭回鄉頤養天年,隻是李隆基一直挽留,留在禦史吧,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要站出來,李隆基有點意外。

有二種可能,一是李朝隱堅決請辭,想葉落歸根,二是要出大事。

得到允許,李朝隱大聲啟奏:“皇上,微臣要彈劾京兆尹李峴。”

話音一落,現場一片嘩然,不少人吃驚地看著李朝隱,心裏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出大事。

李峴可不是普通人,正兒八經李唐宗室,唐太宗李世民玄孫,吳王李恪曾孫,信安郡王李禕第三子,朝廷對他的評價是任官有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正氣不阿,年僅二十五歲就擔任京兆尹,即使有李唐宗室的原因,傑出的能力也不可忽視,朝野上下都很看好李峴的前途,就這麽一顆耀眼的政壇新星,還有人彈劾?

第897章.897 元芳,你怎麽看

李隆基心中一動,麵不改色地說:“李卿家,為何要彈劾?”

“皇上”李朝隱朗聲說道:“五天前,長安東市發生命案,天子腳下發生人命關天的大案,京兆尹李峴遲遲沒有破案,以致長安城人心浮動,更有不少閑雜人士也湧入京師,給治安埋下不少隱患,作為主管長安治安的京兆尹,李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朝隱快要致仕的人,平日很少理事,就等著李隆基批準回鄉養老,白玉豬香鹵肉出事後,反響越來越大,那些吃瓜群眾先是議論誰是凶手、誰能拿到天價懸紅的問題,話題說得有些膩了,又把矛頭對準京兆尹,說他能力欠缺、經驗不足,遲遲不能破案,讓長安百姓人心惶惶,說著說著,矛頭最後指向了禦史台,說禦史台的官員沒有起到督促的作用。

說到禦史台,肯定又牽涉到禦史台最大的長官李朝隱,說他人老了,不複年輕時血性,還有人說李朝隱等著致仕,不敢得罪人,特別是京兆尹李峴出自大唐宗室,貴不可言,現在是扮起了縮頭烏龜,就怕晚年不保雲雲。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李朝隱聽到那些讓他倍感受辱的言論後,當場氣得須發俱動,盛怒之下,朝會一開始,就對京兆尹李峴彈劾,仿佛向世人證明:自己還是那個不畏強權、嫉惡如仇的李朝隱。

絕不能帶著汙點和遺憾致仕。

話音一落,朝堂又是一陣熱議,李隆基眼裏也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白玉豬香鹵肉的事,李隆基早就收到不良人密報,看過後隻是淡然一笑,隨手扔在一邊,對李隆基來說,這件事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提,也就是跟鄭鵬扯上關係,不良人收到的命令是,與鄭鵬有關的事,事無巨細皆要上報,要不是扯上鄭鵬,那份密報也送不到李隆基的禦案前。

本是一件小事,沒想到李朝隱竟然大張旗鼓地在朝會上說出來,看來事情不小呢。

李隆基腦中思如電轉,不過麵上一點也沒有表露出來,轉而叫道:“京兆尹李峴何在?”

“臣在。”京兆尹李峴麵色有些複雜地站出列。

李隆基瞄了他一眼,開口道:“李卿家,你對李大夫的彈劾,有何感想。”

“回皇上的話,臣誠惶。”李峴有些尷尬地說:“出事當天,就把相關人等全押回京兆府審理,鑒於案情比較複雜,微臣盡派府中精銳,還是沒有突破,一直缺乏有力的物證,案情進展緩慢。”

“案卷呢,派人快馬去取。”李隆基當堂下令。

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李隆基也來了興趣。

李峴抹了一下額上的冷汗,?馬上行禮道:“微臣剛好帶在身上,請皇上的查閱。”

說罷,恭恭敬敬把相關案卷交給高力士,再由高力士轉呈給李隆基,看到李隆基翻閱案卷時,李峴忍不住又擦了一下額上的冷汗。

幾天不破案,坊間的傳言越來越多,還有不少熟悉的官員詢問案情進展,由於進展不順利,猜到會有人對自己發難,李峴多留了一個心眼,這二在都是帶著案卷上朝,正好用得上。

京兆尹主管長安的治安,職能相當於後世首都的市長,是三輔之一,看似威風,實則擔子重、壓力大,主要長安高官雲集,皇親國戚多於牛毛,經常夾在中間受氣,稍有不慎就會被罷官。

大詩人白居易在其《贈友五首》之四一詩中寫到:“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詩中沒有明指是哪十年,從可以查到的資料看,從元和元年至元和十年八月,擔任京兆尹的就有十四人次,“十年十五人”不是虛指。

有唐一代,京兆尹是一個“高危職業”,由於更換的頻率很大,出現很多起複前任京兆尹的情況,多是做不好就撤,換人後感到不如前任,找個由頭又調回。

李隆基看完案卷,麵露不悅地說:“李卿家,此案影響甚大,再加上懸賞令,更是引得全城關注,理應從重從優,為何遲遲不能破案?”

“回皇上的話,微臣已下令全力偵查,相信很快會水落石出,請皇上多寬恕一點時間。”李峴連忙應道。

也不知誰造的謠,說李朝隱“老不中用,準備做縮頭老烏龜”,為了證明自己,親自彈劾自己,事情比李峴想的還要嚴重,隻能能做的,就是多爭取一點時間。

一千兩黃金對別人來說是一筆巨款,對出身高貴的李峴來說,可有可無,問題是這件案已經通了天,想不抓緊都不行。

李朝隱再次發聲:“皇上,此案影響甚大,上至朝廷百官,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熱議此事,再加上很多閑雜人為了巨額懸賞進行,對長安的治安也是一個隱患,老臣竊以為要重視此事,應給李兆尹設立一個限期,務必在限量內破案。”

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李朝隱再次用行動顯示自己“不畏強權”。

“言之有理,李卿家,那就以七日為限,務必有限期內破案。”李隆基當場作出宣判。

七天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李峴聞言猶豫一下,有些無奈地說:“皇上,因為此案影響甚大,剛才李大夫也說了,受到巨額賞金的影響,長安多了很多閑雜人士,給長安的治安帶來很大的壓力,京兆府的任務本來就重,現在要分出更多的人手去應付這種情況,以致查案的人手緊張,就怕查案有影響,微臣懇請刑部能抽調刑偵方麵的好手協助辦案,有刑部的援手,微臣有信心七日內破案。”

皇帝金口一開,這件事就不能勉回,李峴也不敢跟李隆基討價還價,腦中靈光一閃,就把刑部也拖下水,算是變相要點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