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其實這個結果,早在鄭鵬的意料之內,李隆基沒有第一時時間中止這個話題,而是任由這個話題發本酵,很明顯是想敲擊一下自己,看得出李隆基對這次調用火器署炸黑山坳的事,在李隆基心中還是有些不滿。

李隆基對鄭鵬並沒什麽意見,對鄭鵬也很信任,可鄭鵬在黑山坳爆破那麽大的事,事前也沒請示一下,這事不能太慣著鄭鵬。

吩咐完鄭鵬,李隆基當堂表揚了歐陽明和葉若楠,每個人還賞了一隻羊和二匹布。

解決了爭端,也敲打了鄭鵬,李隆基心裏很滿意,視察了一下站在朝堂下麵的臣子,開口問道:“眾卿家,還有事要啟嗎?”

語音剛落,殿外突然有人大聲哭著喊:“皇上,皇上...”

話音一落,隻見一名老太監連滾帶爬從殿外衝進來,一看到李隆基,馬上跪倒在地,大聲哭道:“皇上,裴侍中一刻鍾前吐了一大口血,想見皇後一麵,禦醫說裴侍中藥石無效,大限將至...”

衝進大殿的老太監姓胡,單名一個雲字,奉命在裴府照料重病臥床的裴光庭,李隆基下了命令,要是裴光庭有什麽事,馬上進宮稟報,現在裴光庭已是彌留之際,胡太監也顧不得那什麽多,拿著李隆基禦賜的令牌,衝進了大殿。

也不知裴光庭還能撐多久。

什麽,裴光庭要死了。

胡太監的話,有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一些激動的官員高呼著“天妨英才”的話,甚至有人悲傷得流下了眼淚,而坐在上龍椅上的李隆基更是一臉震驚地站起來,有些失態地說:“今天早朝到此為止,力士,準備散朝吧。”

鄭鵬旁邊正好是崔光書,自己人,趁著朝堂一片混亂時,忍不住小聲問道:“崔叔,沒想到裴侍中這般得人心,那麽多同僚牽掛他的身體。”

不少官員,說到裴光庭時真情流露,有的還大聲哭喊出來,好像死的不是同僚,而是自家老子一樣,不對,自家老子去了,也不知有沒有這麽傷悲。

崔光書對鄭鵬沒有半點隱瞞,小聲地說:“裴連城(裴光庭,字連城)可是一個人物,出自天下無二裴的河東裴氏,不誇張地說,河東裴氏的影響力不在崔氏之下,而裴連城可是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之孫,右衛大將軍裴行儉之子,朝中不知有多少門生故吏。”

“天下無二裴?崔族,這話是不是有些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河東裴氏可是七族五姓都沒進呢。”

“飛騰”崔光書壓低聲音解釋道:“七族五姓隻是某一個時期的代表,實則這個排列是有很多爭議的,例如很多士族都認為清河崔氏應該排在榜首,記得這些話不要在外人麵前亂說,免得讓人取笑。”

鄭鵬是博陵崔氏的女婿,雖說人很精明,才華橫溢,始終是出自旁枝偏房,很多典故和淵源都搞不清楚,崔光書一直疑惑鄭鵬為什麽不去參加科舉,剛開始以為是怕朝中無人舉薦的原因,現在看來,是受到的教育不夠係統,基礎不夠夯實。

覺得剛才說的話有些過份,有可能讓鄭鵬感到不快,崔光書很快岔開話題:“裴連城沉默寡言,不善交遊,但工作嚴謹,受到時人的推崇,特別是他主張的循資格的方式,得到很多官員的擁護,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是循資格的得益者,聽到崔連城大限將至,既為他憂,亦為己愁,生怕哪天會棄之不用吧。”

原來是他,鄭鵬一下子就明白了。

第890章.890 安胖子的美好生活

唐朝初年,吏部都以才能作為選拔官吏的標準,有才能的破格提拔,沒有才能的隻能長期擔任低職小吏,甚至有的人取得做官資格二十年之久也沒有得到任何官職。裴光庭拜相後,進獻《資格循》,提出選用各級官吏,以年資為擢用官吏的條件,不論有無才能,資曆滿後就可升官。?

《循資格》對於各種官職的任職年限和晉級方式都有嚴格規定,不得逾越,隻要不犯錯誤,都會有升無降。這讓因才能平庸而長期得不到升遷的官員欣喜不已,紛紛稱其為“聖書”,但才俊之士卻無不怨歎。

那些神色劇變的人,不是裴光庭的門生故交,就是受益循資格的人吧。

鄭鵬的目光忍不住瞄向李林甫的位置,隻見李林甫靜靜地站著,不喜也不悲,好像事不關己一樣,不過眼尖的鄭鵬還是捕捉到李林甫臉上一閃而逝的喜悅。

裴光庭一死,裴武氏的顧慮少了大半,以她**不羈的前衛個性,肯定會跟李林甫走得更近,說不定舊情複燃,對李林甫來說,跟武惠妃和高力士都有交情的裴武氏,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這時高力士已宣布散朝,李隆基連衣冠都沒換,在高力士、蕭嵩等人的陪同下,急匆匆向殿外走去,準備見裴光庭最後一麵,也好讓君臣這段緣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快,再快點”李隆基一臉焦急地說:“不用備車了,備馬吧。”

裴光庭大限將至,也不能還能挺多久,李隆基也顧不得儀仗。

“老奴遵旨。”高力士一邊應,一邊大聲吩咐人去備馬。

還沒走出太極殿的大門,又一個中年太監跌捉撞撞地跑進來,邊走邊高聲哭喊道:“天妒英才,裴侍中...卒了。”

話音一落,剛才亂嘈嘈的朝堂一下子靜了下來,就是急著往外走想見裴光庭最後一麵的李隆基也停下了停步,臉上出現悲愴的神色。

“連城啊,你走得太快了。”李隆基突然一臉悲戚地說。

看到李隆基感傷,不少大臣也黯然淚下,鄭鵬跟裴光庭算是泛泛之交,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別人在懷念這位飽受爭議裴光庭時,鄭鵬則在感歎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死,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說法:

帝王和王後死叫崩;

王候死叫薨,唐以後二品以上官職死也可以稱為薨;

大夫死曰卒;

士死為不祿;

平民才叫死。

一輩子,死的時候混個“不祿”也算不枉此生,要是能撈個“卒”或“薨”,那算得上很體麵了。

剛才太監說裴光庭卒了,那是大夫的稱法,鄭鵬心裏有些唏噓:自己又見證了一個傳奇人物的離去。

《資格循》可以說是一個創舉,讓很多看不到晉升希望的官員一個希望,從而讓官場穩定下來,那些資質平凡的官員心裏有了希望,就算才華不出眾,也會用努力來彌補,鄭鵬知道,裴光庭死後,蕭嵩會取消裴光庭創造出來的《資格循》,還會把裴光庭根據《資格循》提撥的官員全部外放,但《資格循》仍然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革新。

就是到了後世,裴光庭所提出的《資格循》,還會被很多地方借用。

歐陽明的責難被鄭鵬化解,朝會也因裴光庭的“卒”而提前散朝,沒有看到裴光庭最後一麵,李隆基也不去了,畢竟貴為皇上,不適合出現在那種場合,在朝堂上感歎幾句,就讓太子李瑛代為吊唁。

鄭鵬也沒去,讓人備了一份帛金,略表心意。

先是去火器署轉了一圈,跟孫大眼、金明羽分別開了會,探討改進的方案和方向,然後馬不停蹄趕到鐵狗嶺,看看開礦的情況。

很多人隻知鄭鵬修路,但沒幾個人知道鄭鵬修的是鐵路,而鐵路需要用到大量的鋼鐵,而這些鋼鐵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鐵路的質量。

別看隻是簡簡單單的兩條鐵軌,裏麵的學問太多了,因為承重大,又要麵對一年四季全天候的天氣,包括重壓下不能變形、拉伸、開裂;寒熱交替,像熱脹冷縮在鐵的可承受能力之內;列車和鐵軌摩擦的高溫不會妨礙行車安全等等。

修路,方彬、金長祿是專家,建橋有老齊和阿財,鄭鵬叮囑過他們,就按圖紙上規劃去做,能解決的,先解決,不能解決的,先繞開它,做能解決的,到時有空再一起想辦法怎麽解決,這樣一來鄭鵬可以集中精神解決鐵方麵的問題。

人多好辦事,人力物力充足,有經驗的老工匠在一旁協助,安祿山的采礦進展得很順利,當鄭鵬趕到鐵狗嶺時,幾百名礦奴正幹得熱火朝天:鐵狗嶺是一個富鐵礦,不用挖礦洞就可以露天開采,露天礦場上,那些礦奴有的挖礦、有的篩選、有的運輸,一個個忙得熱火朝天。

鐵礦石一開采出來,馬上用吊籃運下山,倒在竹排上的竹筐上,竹筐跟著竹排順著小溪順流而下,一直流到望牛墩,可以直接在望牛墩設立的冶煉爐提煉,轉成鐵再使用。